当前位置: > > > 铁矿石间接还原

更新时间:2024-04-29

快讯播报

铁矿石间接还原快讯

2023-09-27 11:52

2023 年 9 月 26 日,淡水河谷告知,公司已与阿苏港运营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研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圣若昂达巴拉市阿苏港开发巨型枢纽,以直接还原路径生产 HBI(热压块铁)。该巨型枢纽最初将接收淡水河谷提供的铁矿石球团,未来则可能建设一座铁矿石压块厂,它将为巨型枢纽内的直接还原工厂提供原料。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尽力吸引投资者和客户利用港口提供的天然气建设并运营直接还原工厂,该工厂最终有可能转化为以绿氢生产接近零碳排放的 HBI。

2023-08-14 16:29

8月14日据悉,瑞典金属氢气公司(H2 Green Steel)已与力拓及淡水河谷签署协议以采购铁矿石球团,这些球团将用于其位于瑞典的氢基钢厂。力拓将通过加拿大铁矿石公司向H2GS提供高品位直接还原铁矿石球团,并且他们还签署了一份有关购买并转售H2GS公司在炼钢期间生产的部分剩余低碳热压块(HBI)的协议。此外,淡水河谷也将向H2GS位于博登的钢厂提供铁矿球团。

2023-07-14 11:29

近日,淡水河谷宣布与重工业零部件制造商西屋制动(Wabtec Corporation)签署了一项项目协议,投资10亿美元订购西屋制造机车设备,以推进该公司Carajas 铁矿石铁路 (EFC) 脱碳,旨在到2030年将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减少33%。该协议计划包括:开发巴西首条混合动力铁路,为之配备电池供电和柴油电力机车和使用铵作为其他机车柴油替代品的研究。

2023-07-12 11:33

近日,必和必拓与比尔·盖茨支持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 Allonnia 合作研究利用食岩微生物来解决炼钢过程中的排放问题。Allonnia在必和必拓的铁矿石中发现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降低铁矿石中磷和铝的含量,使铁矿石的品位从62% 提高到至少65%。扩大这些微生物的规模可以生产出适合用氢气炼钢的直接还原铁,从而有望实现无碳炼钢。

2023-06-12 14:14

近日,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了关于2023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由攀钢牵头修订的国家标准《铁矿石 钛含量的测定 硫酸铁铵滴定法》,已进入修订程序。

铁矿石间接还原价格行情

点击加载更多

铁矿石间接还原相关资讯

  • 高炉富氧鼓风的作用及现状

    富氧对铁矿石间接还原有利(主要是炉缸煤气中CO浓度提高,鼓风中N2含量降低),间接还原是放热反应,可促进炼铁降低燃料比 富氧有利于提高喷煤比,富氧1%,风口区理论燃烧温度提高45~50℃,允许增加喷煤比20~30kg/t; 富氧有利于提高产量,富氧1%,提高产量4.79% 我国高炉富氧情况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炉富氧率在2.5%~4.0%,富氧率的高低主要是受氧气价格影响,还受到生铁产量、喷煤比高低的的影响。

  • 高炉炼铁与非高炉炼铁技术比较

    煤气发电,能源利用效率小于45%,是工序能耗比高炉高的主要原因 二是高炉炼铁铁矿石有45%以上是间接还原间接还原不需要能量,是放热反应,且反应是在炉内进行 熔融还原是利用多级流化床,实现铁矿石的部分还原,需要一定的外来的能量这样,矿石还原的能量就要高 目前,熔融还原还不能完全摆脱对焦炭的需求,焦化工序的能耗还要计入熔融还原的能耗 高炉流程炼铁能耗有优势。

  •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

    炉喉高度要允许装一批以上的料,以能起到控制炉料和煤气流分布为限 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找力炉身角的大小对炉料下降和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 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

  • 河北敬业集团第一炼铁厂使用神木兰炭(半焦)炼铁实践

    将兰炭与铁矿石混装入高炉,兰炭与高炉中的CO2首先进行碳溶损失反应,减少与大块冶金焦的碳溶损失反应,对大块冶金焦起到保护作用,使大块冶金焦能充分发挥骨架作用,可以减少大块焦的使用量同时,可以提高块状带的间接还原反应,减少直接还原反应,进而降低焦比 在相同温度下冶金焦的反应速度远远低于兰炭,焦丁与矿石混合装入高炉中,可以提高高炉块状带的透气性,可以减少大块冶金焦的碳溶反应,保护大块冶金焦;焦丁的加入使铁矿石部分还原生成的软化熔融的金属铁及溶渣形成多孔体外壳,有利于内部铁矿石的进一步还原

  • 判定铁矿石品位的因素

    原则上希望相的接触面要大,两相间接触的时间要久为了合于这两个要求,对铁矿石就必须考虑下面三个因素:第一,铁矿石的气孔性(porosity)要高;因为气孔性高则表面积大而且表面吸附力大,对于还原性一氧化碳气体的亲和力大,而且接触机遇多,有利于还原反应图二是一个气孔率和还原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气孔率高则还原所需时间短第二,希望铁矿石的粒度(Grainsize)要适中;本来粒度愈小则表面积愈大,应该有利于还原反应,但于由于粒度太小之后,会影响鼓风炉中的通气性,而且也容易被热风(Hotblast)带出,增加炉顶气体(Topgas)中的尘埃量。

  • 王维兴:高炉炼铁与非高炉炼铁的能耗比较

    在高炉内能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所以,目前我国高炉炼铁的能耗可以在410kgce/t左右.在转底炉中被还原的球,大多数是中上层受到煤气加热和还原,而在底部接触煤气就较弱所以,在转底炉中,只能布一层球如果球有布二层以上的现象,在底部的球就几乎接触不到还原气和热量,也就不能被充分还原因此,转底炉的能耗要比高炉高,且球团的质量是不均匀,生产规模也有限制.作为处理含有害物质的尘泥是有利的. 1.2炉料在高炉内有一半左右是进行间接还原,有利于节能 炼铁学理论说明,铁矿石进行直接还原是个吸热反应,进行间接还原是个放热反应。

  • 王维兴:高炉炼铁日常操作技术

    炉顶煤气的压力、温度和成份是表明高炉能源利用率、铁矿石间接还原程度,以及炉顶煤气分布情况如煤气CO2含量各点相差大于3%以上,说明有偏料现象炉顶煤气温度各点相差不大于30-50℃为正常 透气性指数可及时反映出炉料的透气性,煤气流变化,炉况凉热走势透气性指数是风量除以压差的值,表示某个高炉炉料透气性状态。

  • 王维兴:高炉炼铁对原燃料质量的要求和影响

    从表7可看出容积越大的高炉,要求的焦炭质量越高企业有多种容积的高炉,就要给大高炉使用好的焦炭,容积较小的高炉可用质量较差的焦炭不同容积高炉,用不同质量焦炭,是科学的方法对于小于1000m³高炉所用焦炭可以不必过分追求焦炭热性能 要承认捣固焦指标是较高的但因是盲肠气孔,密度大,在高炉内反应性差,发热低、产生CO2少,使铁矿石间接还原度降低。

  • 判定铁矿石品位的因素

    原则上希望相的接触面要大,两相间接触的时间要久为了合于这两个要求,对铁矿石就必须考虑下面三个因素:第一,铁矿石的气孔性(porosity)要高;因为气孔性高则表面积大而且表面吸附力大,对于还原性一氧化碳气体的亲和力大,而且接触机遇多,有利于还原反应图二是一个气孔率和还原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气孔率高则还原所需时间短第二,希望铁矿石的粒度(Grainsize)要适中;本来粒度愈小则表面积愈大,应该有利于还原反应,但于由于粒度太小之后,会影响鼓风炉中的通气性,而且也容易被热风(Hotblast)带出,增加炉顶气体(Topgas)中的尘埃量。

  • 河北敬业集团第一炼铁厂使用兰炭块实践

    加入焦丁或兰炭与铁矿石混装的方式应用于高炉炼铁是可行的,加入焦丁或兰炭后可以提高高炉的透气性和透液性,提高CO的利用率;有效地保护入炉大块焦,减少大块焦炭过早参与碳溶反应,使其充分发挥骨架作用;可以降低焦比、燃料比,减少优质炼焦煤的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配加兰炭的机理 兰炭的反应性很高,碳熔反应起始温度和剧烈反应温度远低于冶金焦,将兰炭与高炉原料混装入炉,兰炭与高炉煤气首先进行熔损反应,对大块冶金焦起到保护作用,使大块冶金焦能充分发挥骨架作用,可以减少大块焦的使用量,进而降低焦比,同时可以提高块状带的间接还原反应,使铁矿石预热还原率提高,减少直接还原反应,有效地保护了大块冶金焦。

  • 神木兰炭(半焦)高炉冶炼试验研究

    用兰炭(半焦)代替小块冶金焦与矿石混合投入高炉中炼铁,开始时兰炭(半焦)的强度比冶金焦差,在投料和炉料下降时产生的粉末会比小块冶金焦多,但是随着物料下降及温度升高,碳溶反应的进行,兰炭(半焦)的强度和冶金焦逐渐接近,兰炭(半焦)与小块冶金焦在高炉中的机械性能接近,不会对高炉冶炼带来不利影响 结论 兰炭(半焦)碳溶反应起始温度和剧烈反应温度远低于冶金焦,用兰炭(半焦)与铁矿石混合装炉炼铁,可以提高块状带的间接还原反应,使铁矿石还原率提高,减少直接还原反应,有效的保护大块冶金焦。

  • 判定铁矿石品位的因素

    原则上希望相的接触面要大,两相间接触的时间要久为了合于这两个要求,对铁矿石就必须考虑下面三个因素:第一,铁矿石的气孔性(porosity)要高;因为气孔性高则表面积大而且表面吸附力大,对于还原性一氧化碳气体的亲和力大,而且接触机遇多,有利于还原反应图二是一个气孔率和还原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气孔率高则还原所需时间短第二,希望铁矿石的粒度(Grainsize)要适中;本来粒度愈小则表面积愈大,应该有利于还原反应,但于由于粒度太小之后,会影响鼓风炉中的通气性,而且也容易被热风(Hotblast)带出,增加炉顶气体(Topgas)中的尘埃量。

  • 直接还原铁部分基础知识

    直接还原铁的特点是碳、硅含量低,成分类似钢,实际上也代替废钢使用于炼钢习惯上把铁矿石在高炉中先还原冶炼成含碳高的生铁而后在炼钢炉内氧化,降低含碳量并精炼成钢,这项传统工艺,称作间接炼钢方法;而把炼制海绵铁的工艺称作直接还原法,或称直接炼铁(钢)法 海绵铁中能氧化发热的元素如硅、碳、锰的含量很少,不能用于转炉炼钢,但适用于电弧炉炼钢这样就形成一个直接还原炉-电炉的钢铁生产新流程。

  • 有害元素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碱金属:碱金属主要有钾和钠钾、钠对高炉的影响不是正比例性质,高炉本身有一定的排碱能力,碱金属在控制范围内对高炉影响不大但是入炉铁矿石碱金属含量太多,超过高炉排碱能力,就会形成碱金属富集,导致高炉中上部炉料碱金属含量大大超过入炉料原始水平铁矿石含有较多的碱金属极易造成软化温度降低,软熔带上移,不利于发展间接还原,造成焦比升高。

  • 非高炉炼铁能耗还要更低

    经分析可得,目前非高炉炼铁工艺的能耗高于高炉炼铁流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非高炉炼铁生产过程要产生大量的高热值煤气,这些热值煤气在回收利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个是非高炉炼铁对于铁矿石还原大多数是直接还原,而高炉炼铁大多数是间接还原

  • 外资参股并购行为对我国钢铁业的影响

    钢铁产业是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产业,这一属性,已从根本上决定了钢铁产业在我国未来10年上演西方百年并购史进程中的相对特殊性(与外资并购对应的是“绿地投资”,即合资、独资新建企业),且这一特殊性已较为充分地体现在2005年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其对外资公司在产权、产量、资金实力等方面做出了严格限制:境外钢铁企业必须具备钢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年产量必须达到1000万吨以上。即目前仅有约15家外资企业具备进入中国钢铁市场的基本资格。 当前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受国际跨国并购浪潮的影响和我国加入WTO近5年来的深层次演进,大多数国内钢铁企业在缺乏合作成功率较高的国际战略联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已开始直接面对合作成功率较低的国际并购,难度是有的。故此,有必要明确国内钢铁企业尤其是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有效参与跨国并购游戏的战略基点,做到以我为主、寻求互补。 一、关于市场结构 客观上讲,目前国内钢铁业产业集中度低(中国前8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比例2004年为30%,比2001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而同期欧盟为53.3%,日本为55.5%,美国为39.3%,韩国为82.0%,法国的阿赛洛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所有的钢铁生产)、产能相对过剩(含落后产能近1亿吨,有近56%的钢铁由中小企业生产)、高附加值钢材品种自给率较低(2004年高档板材占国内进口钢材的86%左右)、超越资源和环境约束来实现循环经济任务艰巨、钢铁股票市值普遍被低估,加之我国工业化现处阶段对钢材消费强度呈稳定上升趋势的市场热态(包括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机电和造船业的发展等对钢材需求呈刚性,预计钢铁消费增速将长期处于年增长10%以内的水平),正是外资进入的较佳时机。 外资公司综合运用资本、技术、管理优势,通过参股我国国内重点钢铁企业(从另外角度可以理解为迅速“吃掉”直接或间接的国际竞争对手),将会使其在平等地享用东道国现有及潜在“资源禀赋”、成功绕开贸易保护壁垒、避免“反倾销”限制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及相关产品市场份额占有范围明显扩大,由此引起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可形成垄断势力,但对行业总量影响是不确定的)。这在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形成市场势力的横向兼并中的作用尤为明显(纵向并购可以节约市场交换和签订合同的成本、减少中间环节的营业税,有反竞争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超越外资公司所在母国(投资国)的“资源禀赋”,利用东道国的“资源禀赋”来帮助目标企业在市场顾客和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分散经营。由此扩展管理技能。通过与以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合作,寻求市场协同作用。这包括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规模经济和削减重复操作)和收入(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 具体讲,外资公司通过采取具有长远利益的并购行为,在筹资环节,取得较为充足的现金流、过剩的负债能力以及争取贷款所必需的较大数额存量资产;在采购环节,实施策略性的渠道控制;在销售环节,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区域市场或垄断市场的霸主地位;在新产品开发环节,能够快速而经济地进入产品差异化明显的“紫牛”市场新领域(“紫牛”是指那些具有极大吸引力和差异化的市场机会,它的同类词是创新和独一无二);在利润核算环节,获得目标公司既有的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环经济圈等区域性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 以上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对国内钢铁及相关行业市场结构带来重要变化。用“微笑曲线”来描述(加工制造环节位于曲线的底端,利润最薄弱。由加工制造环节向两边移动,左边的零件、材料、设计和研发,右边的销售、传播、网络和品牌等环节实现的附加价值都要比制造环节多),此举将传导到与钢铁产业紧密相关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上,带来市场要素配置的高效化和产业链网络价值总量的增加。同时也为外资公司由处于行业利润率低端的制造业步入利润率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工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工业结构升级为前提)打开边际产业转移的上升通道。 二、关于产业发展 受钢铁新政指引,外资并购行为将带来比以往更多的现代钢铁制造高新技术(如直接熔融还原铁、生产管理自动化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等),这有利于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用钢等产品,今后可考虑主要由国外提供),推动国内钢铁企业向特、精、高的方向发展,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向低成本、高效益、生态型企业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并购的着眼点如若主要是针对国内钢铁市场,那将无助于持续提升我国钢铁及其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我国钢铁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即外资公司在考虑边际产业转移时,受东道国“资源禀赋”特性限制,较难实现预期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东道国利益和其全球利益的有机统一。事实上,受国内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以及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我国已不可能成为钢铁出口大国;目前钢铁产品2%左右的世界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极其有限,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优化钢铁产业、产品结构。 分析外资参股国内钢铁企业的动因,通常有以下两种理论可供借鉴、判断: 一是信号理论。外资公司在参股并购过程中,采取的支付方式(现金收购或股票换股),对并购后的新公司绩效有着重要影响。经济学上的信号理论认为,支付方式的选择揭示了目标公司未来投资机会或现金流量。对于拟参股投资我国钢铁企业尤其是特大型钢铁企业运营的外资公司来讲,选择现金收购方式参股,而非股票换股(股票支付具有延迟纳税功能),这表明外资公司拟参股的目标企业现有资产可以产生较大的现金流量(增加资产从而相应增加折旧),同时也表明其更有信心和能力充分利用目标公司所拥有的(或兼并所形成的)投资机会,在国内钢铁高端产品市场斩获丰厚的产品差异化利润。更确切、概要地讲,采取现金方式收购,反映了外资公司对于所参股并购的目标公司的未来资产赢利性拥有排他性的、秘密的信息(如可通过采取转移定价等举措,将所在合资公司创造的大量财富汇回投资国)。这一判断,也可以从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用大量外汇实施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后,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都建成一条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钢铁产品质量、成本和部分经济技术指标目前处于国际中上游水平的实际情况来得到侧面的印证。 二是投资的Q理论。Q值是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价值之比。Q理论认为,并购事实上是由公司间技术水平的差异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股市低迷,也可能降低Q值,引发并购)。国内钢铁企业出于接受“技术外溢”(全球现有钢铁行业的新技术均是由外国发明人来命名的)提升产业结构、形成“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的考虑,比较欢迎外资公司这种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直接投资(所谓“以市场换技术”)。但是,当合作的一方为接触到对方伙伴提供的现代钢铁制造技术感到欣喜时(如新一代钢铁材料制造技术),不应忘记合作的成功是有条件的。即为降低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可能,外资公司往往将保护性条款写入合同,把关键技术严格隔离出来,同意相互交换有价值的钢铁制造技术与技能,但要求合作伙伴就此必须作出有效承诺。 对此,我们要正视企业技术创新强度与行业集中度之间存在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让中国前十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在2010年和2020年前分别达到50%、70%),稳步提高科技投入(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用于技术研究上的投入占不到年销售额的2%)。更要正视在多年来实施的所谓“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中,存在“从存量技术到技术创新之间的逻辑断层”的重大缺陷。国内钢铁企业在与外资公司并购谈判时,一定要在坚持自主创新成长战略的前提下,坚持“应用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规划一代”原则,着眼于我国能源、交通、汽车、轻工、机电、建筑等国家支柱产业对高性能、高难度“优、特”钢铁产品的发展需求,用国际上通用、规范的合同方式有效锁定外资拥有的先进制造技术,尽量规避并购后的钢铁制造技术仍滞留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增值链条中低水平层次情形的发生。要改进引进方式,逐步改变我国多年来基本以成套引进硬件设备为主,对软件技术及消化、吸收和创新缺乏重视和统一管理的局面,避免出现钢铁产业“外大内空”的危机(即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换言之,国内钢铁企业尤其是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要避免将境内外资合作企业在国内加工生产的“本土化”,混淆于内资企业已经掌控核心自主研发技术的“国产化”,进而忽视对自身自主创新直至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序培育。 三、关于跨国公司法人治理 跨国并购带来增量外资流入,有利于国有钢铁企业实施股权多元化,改进公司治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决策效率低等问题。但是,对于具有战略产业地位的我国钢铁产业中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来讲,却又肩负着一个如何发挥国有经济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的历史重任。这是因为国有钢铁老企业承载着几十年、几代人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组织能力(有些则属于“民族自主知识产权”范畴),以及丰富的廉价原料(大多拥有自有矿山甚至稀有金属矿山)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资源。 从现有的跨国公司组织边界的研究文献来看,跨国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一个扩展的公司治理边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具体指:跨国公司日趋紧密的一体化,导致了母子公司界限的模糊化(在跨国公司构建的多级所有制结构里,其独立的子公司“控制公司”和非独立的子公司“受控公司”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使得国际法律体系在确定跨国公司责任时面临种种冲突,其结果是更多地依靠公众舆论和公司社会信誉作为促进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承担其全球各子公司责任的驱动力量。 外资公司参股国内钢铁企业后,目标公司变成外资公司的参股子公司(受控公司),由此拓展了外资公司自身在全球范围的法人治理边界。这种并购后形成的受控公司,虽然在东道国进行运营(我国法律对其组织架构、权利和义务关系都有相应的限定),但其同时受控于国外母公司的事实又意味着这一受控公司具有某种“国外”性质。即跨国公司通过将特定工作的责任分属不同单位的网络体系,让其为整个跨国公司体系行使着某些职能;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中的技术与管理技巧和知识积累可以通过受控公司在并购后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中发挥作用(外资公司作为第二股东已足以发挥重要决策影响作用)。 不难推断,在我国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尚不完备、市场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不健全、公司出资人尚未真正地完全到位及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规范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按照新近修订的《公司法》对新组建合资公司的法人治理开展有效运作,合理界定并购后新建公司的治理边界,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确实是个新课题,也大有可为。此外,借鉴美国上世纪30年代制定的《反托拉斯法》、设立外国投资委员会等做法,健全我国对外资并购和垄断的法律法规制度,对跨国并购开展系统的评估和审查,也显得尤为必要。 四、关于公司员工解雇 并购与解雇的关系,目前业内人士较为倾向于所有权变更对劳动力的需求有着直接的负作用(友好和敌意并购均是如此)。这与近些年国有企业精干主体、分离辅助过程中减员不增效或难以增效颇有相近之处。 相对于国内钢铁企业而言,跨国公司组织边界的扩展和演变,导致了利益相关者(股东、目标公司员工、高层管理者、市场用户、被引进外资政绩主导的相关政府和监管部门等)边界的扩大。这在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1996年至今已有10年)、最大的钢铁消费国、最大的钢铁净进口国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等“四个世界第一”现实背景下,尤显突出。为了利用不断变化的比较优势,建立有竞争力的价值链结构,外资公司在并购后对合资公司生产区位进行持续调整和再配置应属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在我国目前正在构建和谐与节约型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目标公司监管部门(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尚未构建以及企业非主营业务等存续问题缺乏更低成本托管处理办法等现实情况下,并购、整合过程中对目标公司原有相对臃肿机构、层级的削减,将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员工造成不利影响,由此与目标公司工会组织(我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基层组织)就劳资关系开展更加务实的公司级协商(谈判)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虽然外资公司有着根据东道国的体制、法律和惯例调整自身政策的丰富经验,但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最大限度、稳妥地同目标公司核心员工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且视目标公司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在我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26家建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支付由于减员带来的相对昂贵的改革成本,安抚员工情绪资本,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让目标公司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以公平的价格购买国有资产,然后再让这个完全自主的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合资谈判”。此外,外资参股公司还要认真面对其它利益相关者(如目标公司内的党组织等)提出的要求,以及外资公司与目标公司两者间内部培植多年的企业文化整合要求等等。 。

  • 炼铁系统节能的主要措施

  • 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能耗呈上升态势

    生矿配比<10%,对于焦比无大的影响提高熟料率的机理是要增加高炉内铁矿石间接还原,因为间接还原是个放热反应,同时熟料可以大幅度提高高炉炼铁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五是提高入炉料的强度和优化粒度组成 精料技术是高炉炼铁的基础入炉料强度提高,可减少在运输、贮存和冶炼过炉料柱的透气性,可以实现高炉顺行、高产、低耗。

  • 炼铁新工艺前景及最低碳耗潜能

    其一是碳与热风或者富氧气流结合的燃烧反应,剩下的是碳还原铁矿石和捕获矿石中氧的还原反应对于硅、锰等夹杂物的还原,因数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2、仅供还原所需的理论最低碳消耗   与一步法工艺相反,对于维氏体在两步法工艺中100%间接还原时,CO首先与维氏体接触,所需要的CO数量为1370Nm3/1000kg.Fe这个数量的CO需要760kg碳在风口前燃烧三种氧化物反应生成的C02的数量是602Nm3,得出CO利用系数44%,即56%的CO没有被利用。

  • 2003年我国炉料结构质量指标情况

    近年来,我国高炉炼铁提高了球团矿和块矿使用的比例全国有45座高炉使用块矿配比在10%以上,其中1000立方米容积以上高炉有19座海鑫1080立方米高炉配块矿27.2%为最高,宝钢4063立方米高炉配块矿达到20.7%现在,炼铁企业已不再追求高熟料比这个炼铁指标冶炼界认为,高炉炼铁使用熟料主要是提高入炉料的间接还原度,以降低炼铁能耗因为铁矿石直接还原是吸热反应,间接还原是放热反应。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