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首钢京唐带钢价格

更新时间:2024-04-18

快讯播报

首钢京唐带钢价格快讯

2024-04-18 16:46

4月18日成都热轧带钢价格午后涨10,2.5mm参考报价3830;3.5mm参考报价3830。(单位:元/吨)

2024-04-18 15:27

4月18日唐山355带钢市场价格午后涨20-30,现货主流3710-3720元/吨,市场远期较现货资源基本持平。

2024-04-18 11:29

4月18日山西带钢出厂价格涨50,主流钢厂685-790宽带报3770,440-605窄带报3770。(元/吨)

2024-04-18 11:23

4月18日成都热轧带钢价格涨30,2.5mm参考报价3820;3.5mm参考报价3820。(单位:元/吨)

2024-04-18 11:18

4月18日胜芳镀锌带钢价格涨40,管料净边报4130-4190,型钢报4070-4100。(元/吨)

首钢京唐带钢价格价格行情

首钢京唐带钢价格相关资讯

  • Mysteel日报:山东板卷价格宽幅下跌 市场情绪低迷

    5.首钢京唐首钢京唐计划于11月25日对一条2250mm热轧生产线做检修,为期9天,总影响产量约在12万吨左右 【明日预测】全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目前来看难度不大,整体供应情况基本稳定,叠加需求动力不足,整体库存数据去化不明显,市场信心不再综合预计,山东板卷价格短期仍弱势运行 【会议推送】 会议一:2022 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 会议地点:上海宝山德尔塔酒店-二楼大宴会厅(上海市宝山区双庆路220号) 涉及品种:热轧板卷、中厚板、带钢等 参会费用:11 月 30 日(含)之前付款会员:人民币 3200 元/人;非会员:人民币 3500 元/人 会议时间:2021年12 月 16-19 日 【样本说明】 1、价格均为我的钢铁网当日最后一次网价; 。

  • Mysteel日报:山东板卷价格宽幅下跌 市场谨慎悲观

    5.首钢京唐首钢京唐计划于11月25日对一条2250mm热轧生产线做检修,为期9天,总影响产量约在12万吨左右 【明日预测】供暖季限产逐步落地,整体供应情况基本稳定,市场心态方面仍有期待,后期主要关注需求恢复力度,但目前来看,山东板卷价格仍弱势运行 【会议推送】 会议一:2022 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 会议地点:上海宝山德尔塔酒店-二楼大宴会厅(上海市宝山区双庆路220号) 涉及品种:热轧板卷、中厚板、带钢等 参会费用:11 月 30 日(含)之前付款会员:人民币 3200 元/人;非会员:人民币 3500 元/人 会议时间:2021年12 月 16-19 日 【样本说明】 1、价格均为我的钢铁网当日最后一次网价; 。

  • 首钢京唐热轧部狠抓精细化管理努力薄规格产品

    7月份以来,首钢京唐热轧作业部狠抓精细化管理,努力增加价格相对高的薄规格产品产量截止到8月上旬,热轧两条生产线累计生产薄规格产品120527.34吨 薄规格产品不仅代表了钢铁企业的轧钢技术水平,而且市场售价比厚规格产品高出很多,但生产难度较大,生产过程极易发生堆钢、甩尾等故障,带钢表面容易出现中浪、边浪等质量缺陷,因此对管理和工艺、设备要求很高。

  • 对河北钢铁产业重组的再认识

    2005年11月19日,河北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同意组建新唐钢集团的批复,业内关注已久的河北钢铁产业重组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河北省国资委将所持有的宣钢、承钢的全部国有资产整体划入唐钢进行整合,组建新唐钢集团(沿用“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新组建的唐钢集团2010年综合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质精品板材基地、忧质结构钢生产基地和钒钛制品基地。 作为全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钢铁产业重组己研讨了多年,为什么到现在才进入实质性阶段?重组的方式是否合理?下一步的重组对象是谁?整合过程中还有哪些障碍?重组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再认识。 一、河北钢铁产业重组历程的简单回顾 河北钢铁工业是整个中国钢铁工业的一个缩影。近10年来,在投资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河北钢铁工业发展很快。1999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2002年突破2000万吨,20004年突破5000万吨,2005年突破7000万吨,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0%。在生产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唐钢、邯钢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各自投资100多亿元,基本上完成了对现有系统的革新改造,实现了技术装备大型化、工艺流程连续化、过程控股自动化,扁平材比重已达到国际钢铁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全行业实现利润140亿元,成为河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是,河北钢铁工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并没有根本转变。截止到2004年底,全省共有202家钢铁企业,其中民营企业的钢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比重达57%。钢铁产业的结构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较弱,这与第一产钢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二是缺少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在稳定产品与原燃材料市场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三是大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消耗高、污染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四是铁矿、焦炭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电力及运输紧张,瓶颈制约凸显,对企业生产和发展构成影响。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对河北钢铁产业进行重组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从“九五”初期开始,河北省就着手制定钢铁产业重组规划。1995年12月,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实施加快大型支柱性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意见》对钢铁产业联合重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原河北省冶金工业厅组织了多次可行性论证,1999年5月19日,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组建河北钢铁集团的初步方案》。2000年4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重组工作进入了快车道。2000年5月18日,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复,将省内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化钢铁集团限责任公司、承德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分别称为唐钢、宣钢、承钢、石钢、邢钢)等5家企业的全部国有资产合并,由河北省国资委做出资人,设立国有独资的“河北唐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随后,河北省“大集团办”正式批准了集团组建方案和公司章程,省委组织部下达了人事任免通知。不过,受种种原因影响,“河北唐钢集团”并没有挂牌成立。2001年6月,在国家经贸委上海宝钢集团联合重组经验座谈会之后,河北省又提出将原省政府已经批复成立的河北唐钢集团与邯郸钢铁集团进行合并,组建一个集团。经过一年多的研讨论证,2002年9月,河北省经贸委向省政府提交了组建方案。但此时,省内各层面对联合重组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方案也不了了之。2003年,已批复的河北唐钢集团撤销。 2004年底,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钢铁企业整合,培育钢铁龙头,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努力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调整思路。随后,河北省国资委提出了以唐钢、邯钢为核心企业,北部吸收宣钢、承钢,南部吸收石钢、邢钢,组建南北两个钢铁集团的建议。2005年初,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了《河北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方案》,其总体目标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遵循钢铁工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装备大型化、规模经济化、产业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工艺连续化,产品系列化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226”工程,即:构筑两大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建设两大基地(曹妃甸精品板材、承德钒钛制品基地);打造六大产品系列(板带材、优质钢棒材、管材、型材、钢筋和钢材深加工产品系列),使全省钢铁工业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月9日,唐钢、邯钢、宣钢、承钢4家企业的董事长联名上书省政府,提出共同组建一个钢铁集团的方案。至此,省内上下就联合重组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11月,省政府正式批复,由唐钢联合宣钢、承钢共同组建新唐钢集团,并为进一步联合重组做好准备。 与2000年省政府批复的原“河北唐钢集团”组建方案相比,此次由河北北部三家省属企业共同组建的新唐钢集团有两点明显的进步: 第一,管理层次更为简化,整合更为彻底。原“河北唐钢集团”的组织设计是在唐钢、宣钢、承钢三个集团之上再设立一个控股公司型、以资产经营为主的控股集团,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管理层次。从控制力角度来看,这种联合重组的整合效果可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次新唐钢集团则不同,在实现产权、股权整合,将宣钢、承钢的全部国有资产划入唐钢之后,由集团公司组织,逐步对唐钢、承钢进行辅业改制,对宣钢进行股份制改造,然后将现唐钢、宣钢、承钢集团撤销,沿用“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成立新唐钢集团。唐钢股份、宣钢股份、承德钒钛成为新集团的子公司。与其相并列的还有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实业公司、财务公司、技术中心、国际贸易公司等。集团公司共设八家子公司,在保持各子公司独立经营的基础上,对资金平衡、产品定价、大宗原燃材料采购、技术开发、国际贸易等业务进行统一协调与平衡。 第二,集团公司拥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原“河北唐钢集团”是以资产经营为主。生产经营权仍集中在各个成员企业手中,各成员企业领导人的人事任免权与集团高管一样,仍由省委、省政府统一管理。与此相反,新唐钢集团除集团公司的高管人员由省政府统一任免、管理外,各子公司的领导均由集团公司任免、委派或向子公司股东大会提出人事建议,省委、省政府对其实行备案管理。 新唐钢集团的成立为河北钢铁工业联合重组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在此之前,辽宁省的鞍钢、本钢集团也进行了整合重组。相对而言,由于鞍、本两家企业分属中央和辽宁省管辖,而唐钢、宣钢、承钢同为河北省属企业,后者的整合难度可能更小,进展更快。 二、河北钢铁产业重组过程中的焦点综述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北钢铁产业在重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其中,必然存在一些思想上的碰撞或争议,综合来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组整合方案:是组建一个集团还是组建南北两个集团 “九五”末期,河北省重点钢铁企业主要是六家省属企业。原河北省冶金厅提出了南部以邯钢为核心,吸收石钢、邢钢,北部以唐钢为核心吸收宣钢、承钢组建两个集团的方案。主要理由是,两个集团核心企业各是一家大型企业,优势比较明显,易于集团内部协调,便于操作。但受转轨时期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上工艺不配套,当时宣钢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时期,北部集团实力较弱,唐钢、承钢对此提出了异议。此外,当时国务院主管领导又提出了由邯钢联合河南安阳钢铁公司及山东等地的企业进行跨地区重组的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由唐钢牵头,联合宣、承、石、邢四家企业组建“河北唐钢集团的方案”。但由于对新集团的财政优惠政策、宣钢扶持政策等一直没妥善解决,这个集团一直没有挂牌。 从2001年开始,又提出了全省组建一个集团的方案。但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理由是:唐钢、邯钢两家企业规模相当,地域跨度很大,集团核心的形成有一定的困难,难于协调操作,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集团内部具体的管理和运行将会遇到很多阻力。此外,唐钢、邯钢同处发展时期,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又无大的区别,摆布不好会受影响。总体来讲,在当时组建一个集团的方案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应该说,河北省内组建一个集团或南、北两个集团都有一定的理由。但从2004年开始,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首先是国家对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冲击,随后是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但对企业触动最大的是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国内钢材市场形势突变。据统计,2005年9月,河北钢铁行业月度利润同比降幅达17.3%,初步估算全省将减少利润40亿左右[1]。除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条件外,资源与物流条件、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已成为影响获利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技术,最大范围对省内的钢铁资源进入彻底整合,成为提高河北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此外,石钢、邢钢已相继完成企业改制工作,国有产权比重只有20%左右,邯钢整合这两家企业不会形成控制力,组建南部集团已失去意义。 从这些因素来看,河北钢铁产业整合为一个集团更为现实与合理。 2.企业改制与产业重组的关系:先改制还是先重组 对企业改制与产业重组的关系,河北钢铁业内向来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制度问题是影响企业效率的根本症结所在,不解决这一问题,其他任何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找到国有企业的出路,因此,国有企业不进行彻底改制,重组没有实质意义。相反,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在现实环境中,河北钢铁行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包括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缺少龙头企业、过度竞争,企业改制并不能解决这些迫切的问题,相反,产权过度分散反而会使这些矛盾更加激化。因此,应首先进行产业重组,然后再对新集团进行整体改制。 在对企业改制与产业重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各企业对重组工作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2000年组建“河北唐钢集团”时,有的企业明确提出了先改制、后进入集团的要求,2004年提出组建南北两个集团时也有这种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邢钢、石钢先后进行了企业改制工作。“改制派”认为,“先改制,后重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业组织效率,但将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产业重组成本会更低。孰优孰劣?河北省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做了两种选择。 3.企业自愿和政府意志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自愿 提到产业重组,提到组建集团,许多人往往会想到“拉郎配”和“政府干预”。的确,这种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初非常普遍。但政府干预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在河北钢铁工业重组过程中,政府部门一直在强调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不能靠行政命令,也不能搞会上同意,会下报怨。这种观点得到了一部分企业的赞同。但是,也有一些同志认为,省内骨干钢铁企业都是国有独资企业,政府或国资委是企业真正的“老板”,企业领导人不过是“打工仔”,处置企业的资产,老板不说话,让打工仔决定,显然有点说不过去。此外,短缺时代没有真正结束,钢材走俏,各家日子都非常好过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再为自己找一个婆婆。因此,搞产业重组,政府必须敢做敢为,不能都听企业的。这次新唐钢集团的组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产业重组过程中的一种无奈:四家企业的董事长提出了愿望,政府就顺水推舟送了个人情。 从河北钢铁产业重组过程中可以看出,没有绝对过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重组。应该说,中国钢铁工业重组时代刚刚来临,河北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顺应了这种变动趋势。 4.产业重组另一半:对民营企业如何进行重组 河北民营钢铁企业总产量占全省钢产量一半以上,并在唐山、邯郸等地呈“产业集群”状态发展。王天义、张建忠[2]2002年对其成因和发展前景进行过研究分析。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的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十分相似,装备水平普遍较低,以生产窄带钢、焊管、连铸钢坯及棒线长材为主,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差。但是,由于其运营机制比较灵活,企业效益较好,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些企业大多没有成长后劲。 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对民营钢铁企业进行整合难度更大。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装备水平太差,基本在国家产业政策淘汰标准之下,设备残值没有变现能力,按产业政策进行技术改造又没有资金来源,总体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针对这种状况,《河北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增长方案》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按照“先整合后改造,积极扶持、壮大、发展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思想,在三个层面上引导和推动全省钢铁企业以现有优势企业为依托,以资产和专业化分工为纽带,通过互相持股、参股等形式进行重组整合。新唐钢集团组建方案也提出,在完成内部整合和改组改制的基础上,适时整合地方民营钢铁企业,结合首钢搬迁,推动华北地区钢铁企业重组。据了解,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在唐山市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唐钢正在以总产能不增加为前提,对唐山境内部分民营企业整合做准备工作。到2010年,河北省内202家钢铁企业将整合为40家左右,全省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将占全省总量75%以上。 三、组建新唐钢集团的积极意义 组建新唐钢集团是河北钢铁产业重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仅对整合省内钢铁资源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将对华北钢铁产业组织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组建新唐钢集团顺应了国内外钢铁产业组织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钢铁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张。对各企业在建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未来两年内,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的企业约有15—20家。“千万吨大钢”将成为国内钢铁企业的主流规模。3—5家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将成为左右产品及原材料市场的主导力量。2003年,宝钢就提出了“坐三、看四、想五”的发展思路,2004年又提出了进入“世界三强”的目标;2005年,“鞍本集团”组建方案正式出台,总体规模在3500万吨以上;武钢于2005年1月兼并了湖北鄂城钢厂,总体规模达到1700万吨/年,继上海宝钢之后,再次实现了中央企业对地方企业的兼并。同时武钢还积极谋划在广西防城港建设新的大钢,这样其最终规划也在3000万吨以上。此外,国际钢铁巨头或产业集团开始介入中国钢铁产业重组。2005年1月14日,米塔尔集团签订了收购中国钢铁企业的“第一单”,湖南华菱集团成为米塔尔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平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种种迹象表明,国际钢铁集团已将目光转向国内众多钢铁企业,使之成为其国际化布局的棋子。 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格局已被打破,“十大钢”的概念是上个世纪的提法,原唐钢、邯钢的行业位次都在下滑。如不尽快进行整合,仍然单打独斗,不仅难以进入由宝钢、鞍钢、武钢等组成的“第一梯队”,而且有被国内外大企业兼并、收购的可能,这样很可能出现“钢铁第一大省”没有自己龙头企业的局面。 2.新唐钢集团具有明显的整合优势 资源优势是河北钢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河北省最重要的钢铁资源是唐山地区的冀东铁矿和承德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如果不加快产业重组步伐,在大集团的统一控制下进行规模开采和利用,而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把这些资源的控制权转让出去,成为其他企业的原材料基地,河北钢铁工业做大做强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整合首先是对资源的整合。 现有在建项目投产后,新唐钢集团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年。“十一五”末,生产规模有望达到3000万吨/年,成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先期组建集团的三家国有企业的产品即有分工又有互补优势,不仅可以形成品种齐全的板材和长材系列,而且涵盖钒钛、不锈钢等领域,集团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由于实行统一的国内外市场营销战略,在原材料采购、产品定价等环节的谈判地位和市场影响力更具优势,避免受制于其他企业;集团公司实行统一的技术与产品开发战略,可以使企业的创新风险与开发成本大幅度降低。 新唐钢集团按母子公司体制建立。集团公司为投资决策中心,各子公司为利润中心,子公司下属生产单位为成本控制中心。三个中心各司其职,协调运作,最终实现河北钢铁产业由集群化发展向集团化经营方式的转变,完成省内产业整合任务。 3.组建新唐钢集团是控制河北境内新一轮无序扩张的重要举措 在相对成熟的产业组织结构中,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市场组织功能,这是区别于普通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标志。通过不同的联接纽带,企业集团可以把众多的大、中、小企业松紧而有度地联系在一起,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分成不同的层次,形成一种既相对稳定,又富有弹性和活力的有序市场结构。在不过分排斥竞争、干扰市场价格信号的同时,通过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频率和交易成本,并减少了过度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此外,企业集团灵活的产权机制和技术导向作用,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进产业升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的执行者和引路人。随着国内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大型企业集团将逐步取代行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成为市场秩序的自发管理者[3]。 冶金行业主管部门撤消后,各级政府缺乏有效的手段对钢铁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统一协调与平衡,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使这一矛盾更为突出。这是近年来河北钢铁工业散乱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主要原因,唐山、邯郸地区情况尤为突出。要想解决这一矛盾,靠行政手段是不行的,应主要依靠大型企业集团的市场组织功能来规范和引导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各企业都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如不加快集团组建后内部整合进程,各企业新的发展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后,必将形成新一轮无序扩张。因此,新集团组建工作应尽快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对民营钢铁企业重组整合的步伐也要加快。 4.新唐钢集团的组建对华北地区产业重组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华北地区是国内钢材生产加工和消费相对集中的地区,但产业集中度较低,除唐钢外,较大的企业主要有首钢、包钢、邯钢、太钢不锈等,与华东地区、东北地区相比,缺少像宝钢、鞍钢那样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领头企业。首钢搬迁,与唐钢合资建设曹妃甸大钢,至少需要5—10年时间才能形成规模优势,因此,华北地区行业重组的难度较大。新唐钢集团的组建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从现有生产规模、资源和物流条件等因素考虑,新唐钢集团在3—5年内,将成为继上海宝钢集团和辽宁鞍本集团之后又一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集团,不仅成为河北省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的主要推动者,也必将成为华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织者。最近,北京市与河北省、首钢与唐钢的高层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借助首钢搬迁和曹妃甸合资钢铁项目,全面推进本地区的联合重组工作。新唐钢集团的组建可以说是先行一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在此基础上,把首钢、邯钢结合进来,就可以形成一个总体规模达到6000万吨的大型集团。这对稳定华北地区钢铁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对于河北钢铁产业现状与重组进程,大多数业内人士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达成共识: 第一,钢铁产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二,冀东铁矿、承德钒钛磁铁矿是河北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所在,不能轻易失去控制权;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在推进产业重组,稳定市场秩序方面可以发挥更重要作用; 第四,要积极发展、壮大新唐钢集团,使其能够在3—5家国内龙头钢铁集团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五,曹妃甸是河北钢铁乃至全省经济的桥头堡。 组建新唐钢集团仅仅是河北钢铁产业重组的起点,后面的工作还非常艰巨。为了加快新唐钢集团的整合步伐,最大限度提高整合收益,并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结构调整与产业重组进程,河北省政府应在相关政策上予以强力支持: 1.鉴于新唐钢集团在地区重组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河北省政府对其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对集团内国家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可用于集团发展。同时,授予集团公司投融资权力,自主决定企业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建设及对外投资活动。 2.全力支持首钢、唐钢合资建设曹妃甸钢铁项目,在此基础上与首钢总公司积极合作,全面推进华北地区钢铁工业结构升级进程。在河北地方钢铁企业重组过程中,新唐钢集团也要发挥更大作用。 3.产业重组与企业改制工作统筹安排。新唐钢集团挂牌后,要对企业改制工作进行整体考虑,加快唐钢、承钢分离辅助工作,并及早对宣钢进行股份制改造。必要时可以引进强有力的战略投资者,把改制与技术引进、结构调整等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尽快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4.在进一步提高唐钢股份、承德钒钛两个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的同时,在完成集团组建、内部整合后,可以整体考虑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问题,集中力量支持各子公司关键结构调整项目。 5.考虑到新唐钢集团繁重的技术改造任务和曹妃甸投资需求,借鉴四川省政府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中支持攀钢集团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唐钢集团予以重点支持。 6.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出发,保护并合理使用境内铁矿及其他资源。河北北部地区已探明贮量在2000万吨以上的矿山由新唐钢集团统一规划管理,并规模开采、利用。 。

  • 改写河北钢铁形象的一年

    New Page 1 以生产与效益基本同步增长的7000万吨钢、曹妃甸905万吨精品板材基地建设开工、邯钢460万吨精品钢材项目获国家批准和由唐钢整合宣钢、承钢将形成2000万吨级新唐钢集团的4件大事为转折点,河北省将从2006年开始由钢铁大省向建设钢铁强省推进。 2005年,河北钢铁工业在市场全面进入下行通道运行的情况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纵观全年,河北钢铁工业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与新变化。 一、2005年河北钢铁产业的主要特点 1.钢铁产量增长速度放缓,产量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 2005年1~11月份,河北钢产量达到6758.6万吨,增长29.3%;生铁6201.44万吨,增长27.26%;钢材5864.96万吨,增长32.34%。增幅分别高出全国钢、生铁、钢材增长平均水平3.79、-2.17、7.75个百分点。钢、铁、材产量仍居全国各省份第一位,但钢、生铁、钢材产量增速比2005年6月底增幅分别降低7.79、5.79、5.29个百分点,分别比9月底增幅降低5.37、2.47、1.02个百分点。按11月份产量水平预计,2005年河北钢产量将达到7380万吨、生铁6790万吨、钢材6430万吨,将分别增长30.82%、28.5%、36.87%;唐山钢铁集团钢产量已跃上1000万吨级台阶。 2.经济效益增幅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1~11月份,全省钢铁行业销售收人完成2961.24亿元,同比增长37.93%,占全省工业总额30.99%;实现利税257.37亿元,增长27.5%,占全省工业总额25.7%;实现利润149.48亿元,增长29.35%,占全省工业总额25.58%。尽管2005年4月份以后,市场价格全面下跌,整个河北钢铁工业2005年1~1 1月利润增幅仍高达29.35%,高于全国钢铁行业同期增幅3.9%的水平25.45个百分点。这表明河北钢铁工业效益质量在稳步提高。但由于受市场价格影响,2005年下半年以来,河北钢铁工业效益增幅呈逐月回落态势。如按11月份利润水平预测,全年全省钢铁行业完成销售收入将达3215亿元,实现利税271亿元,利润将达到156亿元,将分别增长35.03%、14.83%、11.43%左右。 3.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板带比大幅提高 据调查统计,2005年1~11月,河北28家重点钢铁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80.77亿元,同比增长140.96%;新产品产值率达9.7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3个百分点;板、带产量达2330.40万吨,同比增长65.0%,板带比达到58.35%,同比提高11.6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板带材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河北原已形成优势的建筑用钢材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经对28家重点钢铁企业统计分析,2005年6月以来,钢筋产量大体上一直保持在5%~6%左右的增幅,其产量占全省钢材总量比重大体上一直保持在13%以上;线材产量大体上一直保持在10%~12%的增幅,其产量占全省钢材总量比重大体上一直保持在11%以上。钢筋、线材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如图所示)。 以上情况说明,在我国目前及以后钢材市场需求中,既要注意按照市场需求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板带材产量,又要注意根据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化的趋势,保持河北已形成的建筑用钢材产量的优势。应该说,2005年河北钢铁工业效益增幅水平好于全国钢铁行业效益增幅水平,与河北钢铁工业按照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有直接关系。 4.指导思想明确,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指导下,从《河北钢铁工业“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草案)》到《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方案》,都明确提出了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来推动产品结构、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指导思想,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视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2005年以来,全省钢铁产业整合在两个层面上运作进入高峰期。 第一层面是以国有钢铁企业为主的整合。2005年10月22日,唐钢(占49%/股份)与首钢(占51%股份)共同出资在唐山曹妃甸工业区正式组建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1月9日,河北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宣钢、承钢全部国有股划归唐钢进行整合,组建新唐钢集团。 第二个层面是以民营钢铁企业为主整合。从2005年5月份开始,首先在钢铁企业比较集中的唐山地区加大了企业整合力度,由唐山丰南小集地区6家企业整合为瑞丰钢铁有限公司;还有唐山滦县、滦南、丰润等跨县区的4家钢铁企业进行整合方案已经批准;迁安、玉田、遵化、古冶区等县区也基本完成了本区域钢铁企业整合方案;到目前为止,唐山市钢铁企业已由去年的57家减至35家。其次在邯郸武安市提出了由文丰、普阳、东山、新金等12家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为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引的整合方案,已基本办完审批手续。 5.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1~11月,河北省钢铁行业完成投资260.12亿元,增长30.2%,高于上年同期11.6个百分点。唐钢130万吨冷轧带钢及表面涂镀层工程,邯钢酸洗镀锌厂彩涂线,石钢四轧厂汽车专用高级棒材生产线,宣钢1800立方米高炉工程,承钢5#和2#180平方米烧结机、1260立方米高炉、1#和12#100吨转炉工程,邢钢四线材项目,津西100万吨H型钢项目,国丰200万吨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以及曹妃甸大钢等重点工程,或陆续建成投产,或正在进行建设,使这些企业工艺装备结构日趋大型化;与此同时,曹妃甸项目和邯钢新区建设,也将使河北省钢铁工业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2005年,河北省钢铁连铸比达100%,连续4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省内14家参与全国对标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好于上年,并好于全国重点企业平均水平。到2005年,产能在1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达到23家,其中1000万吨级企业1家(唐钢)、700万吨级企业1家(邯钢)、400万吨级企业1家(国丰)、300万吨级企业2家(宣钢、津西)、200万吨级企业4家(承钢、邢钢、石钢、港陆)、100多万吨级企业14家(纵横、普阳、敬业、唐山建龙、文丰、新金、邢台德龙、新兴铸管、滦河、前进、澳森、宝业、松汀、燕钢),前10名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省总量51.62%。 6.民营钢铁企业异军突起,所占比重已超过国有钢铁企业 2000年时,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钢产量仅为180万吨,到2005年年底,钢产量将达到4500多万吨,占全省钢产量61.59%左右,完成销售收入将占全省钢铁工业总额72%,实现利税将占全省钢铁工业总额66%,实现利润占全省钢铁工业总额70%;年产100万吨级以上民营企业达列16家,其中400万吨级企业1家,300万吨级企业1家,200万吨级企业1家,100万吨级企业13家。 二、对河北钢铁工业发晨路径的几点思考 1.2005年是河北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折年 可以说,2005年,以生产与效益基本同步增长的7000万吨钢、曹妃甸大钢905万吨精品板材基地建设开工、邯钢460万吨精品钢材项目获国家批准和由唐钢整合宣钢、承钢将形成2000万吨级新唐钢集团的4件大事为转折点,河北省将从2006年开始由钢铁大省向建没钢铁强省推进。河北钢铁工业在2005年形成的新格局,也有利于优化全国钢铁工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提高全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 2.河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关于发展河北钢铁工业的战略决策效果开始显现 在经历了国家首先把河北钢铁工业作为宏观调控重点和2004年钢材市场大起大落以及2005年4月份之后钢材市场价格全面进入下行通道的严峻考验之后,河北钢产量在2005年突破7000万吨,且保持了生产、效益同步增长。 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对钢铁行业重点进行宏观调控中,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作出一系列关于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河北钢铁工业的指示。2004年6月出台了《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指导意见》,2005年3月省政府审定通过了《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方案(上报稿)》;同时,由专家论证了《河北省钢铁工业“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草案)》;2005年10月,河北省委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更加明确提出“按照高端、精品、专业化、深加工方向,全面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建设钢铁强省”……事实证明,2005年,河北省在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工艺技术装备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2006年向钢铁强省目标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全面提升河北钢铁工业整体素质的新格局。 3.河北钢铁产业结构应乘势登高端 当前,我国钢铁产量供大于求局面已经形成,必须进行新一轮战略调整,钢铁产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7个方面: 一是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发展而导致产能过剩,落后产能能否尽快予以淘汰。 二是近几年钢铁工业发展快与上游产业如铁矿石和煤、电、油、运发展慢而形成的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缓解矛盾的关键是能否合理控制钢铁工业生产规模。 三是目前钢铁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在于钢铁行业增长快,而下游产业增速相对较慢。 四是“十五”期间钢铁产业由于投资过于集中而形成的产能将在2006、2007两年集中释放,无疑将会使2005年已开始形成的供大于求局面“雪上加霜”;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能否进行有效限产并有效淘汰落后。 五是目前我国钢铁产能一方面过剩,另一方面却又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国内缺口的高端钢材品种,暴露出我国钢铁行业内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 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应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关键在于能否依靠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运作机制有效限产和协调价格。 七是我国钢产量从2002年到2005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1~11月增速高达25.5%左右,但全国钢铁行业效益1~11月仅增长3.9%,由此表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仍主要表现为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进行粗放式增长,这与集约化增长方式的目标形成了矛盾。 如何破解这七大问题,直接关系到钢铁产业全面优化升级和持续、较快、健康发展。这七大问题也构成对河北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的挑战,也促使河北钢铁产业在2006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重组联合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建设曹妃甸项目和邯钢新区为龙头,带动全省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装备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在“高端、精品、专业化、深加工方向”上获得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发展。 三、预测2006年总体趋势 1.2006年国家宏观调控将会继续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分类指导”的方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可达到9%,这都有利于钢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局年,从国家和各省、市、区目前已形成的开工项目分析,刚性投资规模已经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化进程加快,着力扩大内需,以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京津冀都市圈”和“滨海新区”建设,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圈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都需要大量钢材予以支撑,2006年及以后一个时期,钢铁工业仍将有发展空间。 3.由于产量供大于求,上游资源和煤、电、油、运紧张逐步缓解,价格回落,同时,下游产业增长趋缓而使需求拉动力减弱,钢材市场价格已不具备反弹基础,由此也决定了2006年钢材市场总体走势的主要特征是钢材价格会在经济整体增长的态势上保持在低位运行并小幅波动;由于有产能集中释放、淘汰落后产能、钢材进出口和国际钢铁形势情况变化、限产和协调价格的有效措施能否到位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应防范2006年钢材市场出现意想不到的波动;钢材贸易的暴利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由于国家经济增长和钢铁行业发展的大形势,决定了赢利空间仍然存在。 4.从2006年开始,钢铁工业发展将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中进入一个战略性调整阶段。笔者对近20年来河北钢铁工业生产经营的数据分析表明,钢铁工业的高峰期大体上分别发生在1985、1989、1993、1996、2001年,从2001年到2005年,又是景气高峰期,大体上表现为4年一次。而未来的钢铁工业调整期将有可能较以前短。这次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将是解决产能过剩;所需解决的突出矛盾是总量增长速度与上下游产业发展速度相适应、相协调和钢铁产业自身的结构性矛盾;调整的特点和走向是: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将以重组联合、全面优化升级、拉长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供应链和资金链为主线进行战略性调整,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化、规模化、集约化之路;中小型企业将以淘汰落后、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发展特色为主线进行适应性调整,走“专、精、特、优”之路。这一阶段,钢铁工业发展速度将会明显放缓,将由过去超常发展进入平稳较快的理性发展阶段。(中国冶金报) 。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