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华北生铁行业价格

更新时间:2024-05-03

快讯播报

华北生铁行业价格快讯

2024-04-30 10:11

4月30日华北地区铸造生铁价格稳,Z18武安3580元/吨,临汾3600元/吨。

2024-04-30 10:11

4月30日华北地区炼钢生铁价格稳,唐山3050元/吨,武安3270元/吨,临汾3350元/吨。

2024-04-29 10:26

4月29日华北地区铸造生铁价格稳,Z18武安3580元/吨,临汾3600元/吨。

2024-04-29 10:25

4月29日华北地区炼钢生铁价格稳,唐山3050元/吨,武安3270元/吨,临汾3350元/吨。

2024-04-28 10:16

4月28日华北地区铸造生铁价格稳,Z18武安3580元/吨,临汾3600元/吨。

华北生铁行业价格价格行情

点击加载更多

华北生铁行业价格相关资讯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延续下行走势(3.15-3.22)

    市场方面,周内期钢、钢材、废钢震荡上行,传导至生铁行业,商家心态受到提振,生铁价格降后企稳,整体出货有所好转供需方面,山西本地在产铁厂较少,近期多数停产企业无复产计划,生铁供应维持低位水平,仍以周边资源流入为主,但下游需求暂无明显释放,多以谨慎观望为主因此预计下周华北生铁市场稳中整理为主 华中地区:本周华中地区生铁价格弱势下行,成交冷清目前河南地区炼钢生铁L8-L10报价318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100元/吨;铸造生铁Z18价格报价337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80元/吨;球墨铸铁Q10报价330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150元/吨。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宽幅下调(3.8-3.15)

    市场方面,期钢、钢材、废钢降幅扩大,传导至生铁行业,商家心态不乐观,带动价格混乱走低,成交重心不断下移供需方面,山西本地在产铁厂较少,但周边低价资源流入,本地铁厂出货受阻,厂内库存持续累库,叠加下游需求有限,生铁供应压力有所上升目前原材料成本仍有下行空间,加之生铁市场供强需弱格局短期内难有改善,因此预计下周华北生铁市场弱势下行为主 华中地区:本周华中地区生铁价格弱势下行,成交冷清目前河南地区炼钢生铁L8-L10报价328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80元/吨;铸造生铁Z18价格报价345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110元/吨;球墨铸铁Q10报价345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100元/吨。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趋弱运行(3.1-3.8)

    市场方面,期钢、钢材、废钢市场弱势下行,传导至生铁行业,商家心态普遍不乐观,整体交投情绪低迷,市场低价资源频出,带动生铁价格一路下行目前来看,生铁市场短期内供强需弱格局难有改善,加之焦炭仍有提降意向,因此预计下周华东市场生铁价格仍将弱势运行为主 华北地区:本周华北地区生铁市场窄幅下调,现现临汾铸造生铁Z18报价3660元/吨,较上周降30元/吨,武安球墨铸铁Q10报价3580元/吨,较上周降70元/吨,临汾球铁报价3610元/吨,较上周降50元/吨,唐山地区炼钢生铁L8-10报价3100元/吨,较上周降50元/吨,以上均为含税价格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稳中上行(6.2-6.9)

    市场方面,本周华北生铁市场拉涨止跌,生铁企业上调50-100元/吨的挂牌价格,虽实际成交价涨幅不大,但生铁行业已企稳止跌主要因下游铸造企业厂内原料库存尚可,采购仍以刚需为主成本方面,本周铁矿石价格坚挺,期货不断探新高,带动现货价格上扬;废钢因供给短缺,部分钢厂提涨废钢价格以促收货虽生铁需求不佳局面短期难改,但受成本及钢市影响,预计下周华北生铁市场或稳中偏强运行 华中地区:本周华中市场生铁价格稳中偏强调整,成交一般。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趋强调整(12.9-12.16)

    本周在宏观利好影响下,黑色系期现货市场震荡上行,但生铁行业目前面临的仍旧是供强需弱不平衡的问题叠加高成本、低利润,在临近春节假期,生铁企业不愿进一步扩大亏损空间,多数挺价意愿较强,个别铁厂年前为回笼资金,以一单一议为主综合来看,预计下周华北地区生铁市场价格或将稳中偏强运行 华南地区:本周华南生铁市场价格小幅上调,现广东球铁Q10报3770元/吨,铸造生铁Z18报3740元/吨,炼钢生铁L8报3260元/吨。

  • Mysteel快讯:本周华北地区生铁市场谨慎观望为主

    本周华北地区新增一家生铁企业停产检修,预计元月复产生铁厂内库存为10.2万吨,较上周增加1.73万吨综合来看,预计下周华北生铁市场或震荡偏强运行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点击查看 。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价格趋强调整(11.11-11.18)

    本周在宏观情绪利好、废钢和铁矿价格上行带动下,生铁企业为稳固市场信心,多次上调出厂挂牌价格,刺激市场需求据了解,此次生铁市场“拉涨止跌”确实刺激出一部分滞后需求,实际成交价格窄幅上行,但仍旧为刚性需求,日成交在千吨以内,尚未出现大单当前山西疫情反复,运输受限,焦炭企业因利润倒挂,开启提涨模式,叠加铁矿、废钢价格上涨对生铁行业均起到了支撑作用,预计下周华北生铁市场或将窄幅上涨为主。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偏强整理(9.23-9.30)

    市场方面,因炼焦煤价格上涨带动焦炭企业提涨100元/吨,生铁企业生产成本支撑进一步增加,叠加临近国庆假期,节前补库需求增加,华北地区生铁价格开始上涨,涨幅维持在0-70元/吨此外,9月19日太原印发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晋城发布2022-2023年秋冬重点行业企业差异化应急管控,两个文件均明确表明10月份冶、铸行业限产及错峰生产要求,这将导致山西生铁市场阶段性供需双弱的局面综合来看,预计节后华北地区生铁市场或将窄幅震荡为主。

  • 钢材保持现状还是蓄力待发

    在邱怡宏看来,钢厂利润恶化,行业需要重新调整供需结构目前问题的核心还是需求端太弱,目前能立竿见影的缓解供需矛盾的办法就是钢厂限产随着5月生铁产量刷新纪录高位,市场开始期待迎来供给端政策落地 记者注意到,钢材价格下行,利润收缩进而打压焦炭价格,焦化企业作为黑色系产业链中弱势的一环,只能被动接受降焦炭价格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今年焦企利润的峰值出现在4月下旬,在焦企提涨六轮后,钢厂利润低,宏观环境和疫情影响下焦炭出现较大幅度回调,5月上旬焦企利润走弱速度加快,5月11日华北、华东地区主流钢厂甚至对焦炭采购价提降200元/吨,钢厂对焦炭采购偏谨慎,钢厂累库压力也是逐渐传导至焦炭端,使得焦炭供应逐渐趋于宽松,焦煤价格的走弱也使得焦炭成本端支撑减弱,但下调幅度不及焦炭市场情绪转弱更明显,焦企吨焦利润于5月下旬逐步降至盈亏平衡线之下。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弱势下行(5.6-5.13)

    本周,华北地区运力好转,铁厂原料库存得到补充,但因需求弱,厂内成品材库存增加,叠加焦炭二轮提降落地,生铁市场价格下调幅度较大,且暗降或可议空间加大,但仍未见成交好转据Mysteel调研样本铸造企业中,4月份,50%的样本企业出现营收同比减少情况,60%样本企业营业总成本同比增加,主要原因在与行业需求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导致企业产销不畅等等据了解,铸造企业表示5月份接单情况并无明显改善,这也将直接导致生铁需求仍可能继续减少可能。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宽幅下跌(11.5-11.12)

    市场方面,国内钢市震荡下行,市场情绪低迷,传导至生铁行业顺势下行,终端商家谨慎观望为主,市场整体成交较为清淡,实际成交一单一议为主生产方面,广东地区因未完成能耗压减任务,预计后期广东地区铁厂面临限产检修,生铁供应或将有所收缩综合来看,预计下周华南地区生铁价格或将震荡偏弱运行 华北地区:本周华北市场生铁价格宽幅下跌,成交欠佳截止发稿,武安地区球墨铸铁Q10报4700元/吨,较上周五降150元/吨;临汾地区铸造生铁Z18报4600元/吨,环比下降200元/吨;临汾炼钢生铁L8报4100元/吨,环比下降250元/吨,均为现款含税。

  • Mysteel周报:全国生铁市场价格弱势运行(10.29-11.5)

    以上均为现款含税自10月以来,国内钢市震荡下行,市场情绪低迷,传导至生铁行业顺势下行,下游采购低迷,市场整体成交较为清淡,实际成交一单一议为主生产方面,华南地区个别铁厂因受限产影响,高炉虽全开但未满产,产量有所下降鉴于当前市场供需双弱,外围市场生铁价格迅速下滑挤压华南市场,预计下周华南地区生铁价格或将震荡偏弱运行 华北地区:本周华北市场生铁价格震荡下行,交投清淡截止发稿,武安地区球墨铸铁Q10报4830元/吨,较上周五下降100元/吨;临汾地区铸造生铁Z18报4800元/吨,持稳;临汾炼钢生铁L8报4350元/吨,持稳,唐山地区炼铁L8报4250元/吨,较上周五下降50元/吨。

  • Mysteel:生铁市场2020年上半年回顾及下半年展望

    再看汽车相关数据,1-6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约81万辆,净增长超过15万辆机械方面,国内合叉、淮柴等大型企业,订单目前均较饱和而下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很可能随着疫苗研发成功等利好因素而再进一步恢复,因此,目前业内对下半年的预期均向好那么,铸造行业生铁的需求基本不会差 4、综合以上要素,笔者认为下半年的生铁市场或将存有力支撑,大幅下行的可能性比较有限,而由于华东、华北、华南等供需存一定错配现象,故预计价格或将呈局部分化走势,资源南方偏紧,价格会更加坚挺,而华东资源宽松区域价格则将窄幅波动运行。

  • 汇总丨各地钢市2019年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

    截止2020年1月9日,我网分地区的钢材品种年报已经陆续出炉,后续还将不断新增,敬请关注收藏具体内容请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建筑钢材:江苏省(苏南、苏北)、浙江省(杭州、甬台温)、江西省(南昌)、安徽省(安徽皖北)、山东省(日照、济南、青岛)、广西、广东省(珠海、深圳、惠州)、海南省、华南地区、湖北省(武汉)、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山西省、东北区域、内蒙古(包头)、吉林省、辽宁省(大连)、新疆、宁夏、陕西省(西安)、河北省(邯郸)、京津冀地区、河南省、福建省 ◎中厚板:山东省、广东省、贵州省(贵阳)、、河南省(郑州)、京津冀地区、湖北省、江苏省 ◎热轧板卷:全国、江苏省、江西省(南昌)、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昆明)、重庆、河南省(郑州)、京津冀地区、湖北省、内蒙古 ◎优特钢:江苏省、山东、浙江、福建 ◎带钢: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宁波)、京津冀地区、 ◎钢坯:河北省(唐山) ◎型钢:海南省、河北省(唐山)、京津冀地区 ◎废钢:江苏省、西南地区、内蒙古、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上海省、安徽省 ◎碳结板:全国 ◎热轧带钢:广东省 ◎型材:广东省、湖北省(武汉)、河南省(郑州)、东北地区 ◎硬线:四川省(成都) ◎工业线材:浙江省(海盐) ◎拉丝材:上海 ◎冷镦钢:重庆 ◎热轧管坯:江苏省、山东省 ◎生铁:全国 ◎板材:浙江省、湖南省、西南地区、陕西省(西安)、甘肃省(兰州) ◎涂镀:全国、山东省 ◎冷镀:陕西省(西安)、湖北省(武汉)、辽宁省(沈阳)、重庆、福建省 ◎镀锌板卷:华南地区、华北地区 ◎冷轧板卷:上海、华南地区、江苏、京津冀地区 ◎无缝管:湖北省(武汉)、山东省(临沂)、江苏省(江阴)、上海 ◎钢管:安徽省、河南省、福建省、山西省(太原)、东北地区、广东省、广西、浙江省 ◎模具钢:全国 ◎钢铁行业:泰国、韩国 ◎钢厂:山东省、福建省 ◎电炉:全国 ◎宏观:福建省、京津冀地区 ◎价格回顾:福建省 。

  • Mysteel参考丨生铁市场艰难前行 后市堪忧

    四、区域价差拉大 行业竞争激烈 值得欣慰的是,铁厂数量在环保治理下产能过剩的部分几乎被完全消除,毕竟从最高位的7000万/年的产能降至目前2300万/年的产能,妥妥被压缩掉了近5000万吨,使得明显的产能过剩时代消逝,铁厂已基本能保持利润,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图4:铸造生铁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以5月以来的报价为例,铸铁华东报3150-3200元/吨,华北报3220-3270元/吨,华南报3100-3230元/吨,南北价差在50-70元/吨,考虑到运距不同导致的价格差异在情理之中,但实际成交价却远不止该价差,如华东地区,实际成交仅3000-3050元/吨,低于报价100-150元/吨,华北实际成交3000元/吨,低于报价220-270元/吨,表明铁厂间为留住客户实际暗地让利情况非常频繁,且让利幅度呈扩大化趋势,证实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 宏观环境支撑大宗商品 焦炭中期上涨行情值得期待

    而焦炭行业供需面能够保持平衡发展,将对后期焦炭价格运行提供较好环境   三、下游钢材产量增长刺激焦炭消费   焦炭的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钢铁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华北、华东以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钢铁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这两个地区的生铁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64%,占据了焦炭消费的66%以上。

  • 简析七月份国内生铁市场走势

    所有这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内钢铁行业的整体走势 3、从业内看,由于受到以上国际、国内大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6月份以后国内钢市就一直在走弱滑跌由于不堪承受价格的持续下跌,到目前有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中、小钢铁企业已经是半停产或停产从7月份开始,由于奥运临近,华北地区将有一批矿山、冶金企业停产,既而会影响到相关原料和生铁的市场需求 所以笔者以为,如果7月份焦炭价格不再像6月份那样出现大幅上调,或整个钢市出现特殊利好救市政策出台,那对7月份的国内生铁走势不必抱过高的希望,其最终结果或将是继续延续6月份的疲软低迷走势。

  • 9月份宏观经济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一、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逼近趋热警戒线 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6698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4317亿元,增长16.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135亿元,增长28.9%.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8%. 7月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5.6%,继6月超过4%之后,创十年新高.其中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15.4%,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从月环比上涨0.9%. 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243.6亿美元,该数据高于市场的预期中值225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34.2%,进口同比增长26.9%; 7月份,生产资料价格稳中小幅上扬.环比上扬了0.3%,同比上扬了1.9%;与2000年基期相比上涨了21.03%.分析人士认为,7月拉动中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稳步上涨的主要是有色金属类和能源类产品,而化工产品以及建材产品的市场价格呈稳中小幅攀升走势,钢材和汽车产品价格还出现小幅回落. 7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G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将小幅回落.分析师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与上半年经济走势呈现明显反差,主要原因估计有二:年初以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会较早为企业采购经理所预见;去年以来市场供不应求的产品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在严格控制有关产品出口增长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出口增长将逐步回落.综合来看,PMI指数的变化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将小幅回落.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和市场变化角度看,也存在这种可能,对此需要密切观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为113.3点,与上月持平,再度逼近“趋热”警戒线.在预警指数的10项构成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货币供应M2等7项指标处于“安全的绿灯区”;有2项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业生产指数处于“值得警惕的黄灯区”;而财政收入已连续三月处于“明显过热的红灯区”. 中国人民银行21日晚间宣布,2007年8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由于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由过去的9%-10%提高至11%-12%,因此,三季度GDP将同比增长11.4%.同时,二季度GDP增长11.9%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过热,因为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明显提高.此外,当前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央行在新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度发出了“防止价格全面上涨”的预警,强调“当前物价上涨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通胀风险趋于上升.报告指出,“目前,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染问题.”从此次报告对通胀的表态来看,央行不仅发出了近年来最具冲击力的措辞——“防止价格全面上涨”,并且也首次将本次物价上涨明确定性为“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不是猪肉供应不足单单可以解释的.报告认为,当前有四大因素加大了通胀风险:一是粮食、肉类等食品价格短期内易涨难落.二是能源资源价格也存在上涨压力.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四是通胀预期增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撰文指出,当前我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率仍然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上.文章指出,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这次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的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有望保持继续高速平稳增长的趋势,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均将趋于稳定,全年CPI涨幅估计在4%左右.今年下半年要高度重视资金流动性过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预计,下一步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有效控制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发挥财政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实行稳定偏紧的货币政策;重视用玉米生产乙醇能力的扩张,对粮食产区进行补贴,执行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等.他认为,全年物价估计在4%左右.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表示,将在7月1日起取消553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取消或降低这类产品出口退税,并将综合运用税收、收费基金等政策促进节能降耗,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析报告预计,中国短期内贸易顺差规模不太可能减少,顺差将可能伴随工业化过程而长期存在.按目前发展趋势,今年全年贸易顺差将达2,500-3,000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认为,加息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利率政策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物价状况,还要考虑未来的物价走势,”,“加息表明了政府的一种负责任的姿态,那就是对物价上涨决不会放任不管,这有利于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在货币政策屡屡“亮剑”的背景下,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还是没有扭转,甚至有所加剧,并且物价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加大调控力度.“连续加息,体现了央行保持币值稳定,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决心,体现了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的取向.” 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哈继铭:此次加息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加息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国内货币信贷数据显示流动性过剩以及经济偏热问题不减,而且食品通胀高企使得实际利率显着为负.央行之所以没有在上周末所有宏观经济数据未公布完毕之际即刻宣布加息,而延至本周,可能是基于上周美国次按问题引发全球金融调整,给未来的全球经济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央行要静观其变,而本周央行最终有勇气宣布加息,亦印证我们的观点,美国次按问题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总之,小幅加息对于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的影响均有限.展望未来,年内还有可能小幅上调利率,但中国不会大幅加息.此外,鉴于人民币升值可以帮助抵御输入型通胀和减缓贸易磨擦,因此,人民币升值步伐仍将加快.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风险仍然存在,目前监控的600种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就是肉少点.“真正的通货膨胀应当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在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应当说是大体平衡,应当看到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抑制全面的物价上涨.” 高盛证券分析员认为,加息尽管有助内地经济降温,却仍不足以遏止通胀.利率调整对中资银行的净息差,实质影响亦不大,因活期存贷款项的利率并未改变.今年下半年内地仍有进一步加息的机会,宏观经济过热、信贷收缩等,仍将困扰中资银行股短期走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表示,下半年我国资产价格仍然可能保持上涨态势.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1.3%.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预计,未来三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会在高位运行,我国秋粮收成以及国际粮价变动,将是9月以后CPI变动的重要参考因素,今年我国CPI的年均值可能维持在4%左右.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失控,而政府对通胀的判断以及措施落后于形势.估计CPI通胀会在明年年中达到6﹒5%,如果气候不作美或石油、材料进一步涨价,甚至可能冲上8%. 银河证券表示,7月份CPI涨幅明显较高,全年CPI涨幅预测可能在3.8%至4%之间,而下半年的涨幅关键要看今年秋粮的价格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一直在不断加大,原因与我国目前食品价格一直居高密不可分.因为粮食产品价格一旦高企,则禽蛋肉的价格势必水涨船高,从而带动整个CPI过快上涨.因此,下半年和全年的CPI与秋粮收成紧密相连,然而,今年秋粮价格情况如何现在还不好判断,这与今年的天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关. 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今年CPI有可能在3%以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谈到通货膨胀问题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上涨引起的.我们分析今年1—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8.6%,占到整个物价上涨的80%左右,非食品价格上涨只占到20%.也就是说,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整个物价的上涨.人民银行将继续关注物价上涨的情况,及时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今年1—7月的物价指数已经到了3.5%,从央行的分析来看,7月当月的物价指数已经到了5.6%,即使现在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今年的物价指数也还有可能在3%以上.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认为,从数据看,7月份的出口依旧快速增长,应该与近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进出口税收政策调整有关,企业抢关出口依旧明显,而进口的增幅也明显加快,这与进口关税的下调有关.由于贸易政策调整,进口增速较上月有较大提高,估计下半年出口会因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增速会逐渐回落,估计会保持在21-24%左右,进口的增幅料会呈增长态势. 新华时评指出,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CPI同比上涨5.6%,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国务院13日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落实保证市场供应的各项政策,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以严格的问责制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政策.副食品市场供应,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当前某些产品出现供求偏紧、价格上涨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天相投顾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表示,7月CPI升势与6月份一样,仍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拉动,非食品部门的价格仍然相对稳定.“物价全面上涨有其可能性,但这要取决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能够传递到非食品价格,显然现在还不好确定.”目前的这种上涨仍能在政府控制之中.在这种温和上涨通道中,政府可以根据物价走势掌握主动:如果物价进一步大幅上行,则出台有力调控,如果一旦出现紧缩,还可适时推动电力、石油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他还说,“物价上涨不可怕,关键是居民收入的上涨速度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上涨.”他认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应该通过小幅加息,来避免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形过于严重,同时建立有力的预警机制.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认为,这次升息,这是中国因近期通胀高企而不得不为之,而并非想完全收紧宏观经济,因而对股市仅有短期的负面影响.王庆在报告中提到,预期中国今年至少还要升息一次,可能会在第四季,因央行将抑制通胀预期视为首要任务.而中国敢于在此时升息,则显示出监管层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实际经济的影响很小.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宏观调控主要是"对症下药".如果整体经济不存在通胀,加息幅度不应当太大.加息解决不了食品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应当增加供给,比如通过增加人民币升值速度,让农产品进口更便宜,这对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人民币升值这种方式也是可控的.此外,贸易顺差过大,外部需求比较强,通过加息也是解决不了的.最终,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食品通胀压力、贸易顺差扩大、流动性过剩,这些最终都会归结到人民币问题上.预期下半年调控的主要手段会归结于人民币升值上. 分析认为,本次加息是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首先,加息,有利于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上调贷款利率会增加贷款需求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助于减少贷款需求.其次,加息,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利率政策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物价状况,还要考虑未来的物价走势.加息央行如此密度频繁加息,是在更加明确地通过货币政策传递紧缩信号,也表明了政府的一种负责任的姿态,那就是对物价上涨决不会放任不管,这有利于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 分析认为,央行这次采取的是非对称加息,即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高于贷款利率的提高幅度.具体说来,这种“非对称加息”可能有三大意图.其一,算上5月19日那次加息,两次不对称加息使存贷款利差缩小了0.18个百分点,这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其二,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频频出手,此前央行已三次上调贷款利率.此次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有利于不过多增加企业的利息负担,对经济不致造成高强度的“降温”.其三,最近不断蔓延的美国“次贷危机”,其重要原因是:随着美国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还贷负担不断加重.由此带来的启发是,货币政策应有更好的前瞻性,要防止利率过高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有利于不过于加重“房贷族”的还贷负担. 分析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将央行从对冲成本困局中解脱出来.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用来购汇进行海外投资,不仅可以引导资本流出,改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对于央行来说,冲外汇占款的成本压力也可大大减轻,为央行提高升息频率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预计央行还会根据通胀形势继续有升息举措. 分析认为,本轮物价上涨主要由猪肉和鲜菜等拉动,5.6%的增长率可能已经超过了官方的“警戒线”.总体上看,我国CPI增长已出现明显加速势头,全年的CPI增长可能维持在4%左右.不过,专家也指出,与1992年到1995年期间的上一次经济高增长期相比,当前我国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不必担心物价上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太大损害. 分析认为,本轮CPI上涨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仍将继续上涨,但处于可控范围.第一,当前的CPI上涨是前期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压力再次释放的结果.第二,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涨势将持续较长时间.第三,食品价格带动PPI中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第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政府很可能运用价格手段,上调资源产品价格.第五,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稳中有升,需求对CPI上涨的拉动力在增强.第六,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第七,货币投放过快使潜在的通胀压力在加大.第八,通胀压力笼罩全球,国际传导恐使中国难以独善其身.第九,到目前为止,本轮CPI上涨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处于可控范围. 分析认为,7月CPI增长5.6%并非超出市场预料,但在“通胀”预期之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骤将放缓.目前来看,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上涨,如果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把握不好,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将更快上涨.食品带动的CPI走高是“结构性”通胀,在三季度之后,CPI将有所回落,届时各类改革措施将会跟进.中国的“结构性”通胀不可小视,食品价格在中国比较特殊,不能等同于其他西方经济体,经验显示在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会引起下游食品加工业以及其他多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可以预见,“物价”上涨压力减缓之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才会要继续推进.据悉,今年宏观调控部门所定的资源性价格改革内容包括,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分析认为,“高增长低通胀”日益成为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的主要趋势.首先,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市场从供求基本平衡向相对过剩转变,这成为决定未来经济“高增长与低通胀”组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从中长期来看,在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所带动的投资快速增长条件下,中国经济将会在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维持一个相对低的物价增长水平,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胀.最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有利于我国价格总水平长期处于低位.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这将会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态势. 二、钢铁出口强劲惹多国发难国家或将加速政策调控 8月9日,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势头.但与此同时,随着钢铁出口的大幅增加,我国钢铁企业今后或将遭遇到更多的贸易磨擦,国际反倾销大棒随时可能高悬在众多钢铁企业头上. 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钢材出口594万吨,同比增长66%,环比6月份下降42万吨.1~7月份累计出口钢材3970万吨,同比增长92.2%. 虽然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持续大幅度增加,但这种情况在下半年或将难以乐观. 第三次中美钢铁非正式对话已结束,虽然双方就中美钢铁贸易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但会谈结果现在看来不是很乐观,美方表示,我国相关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将继续下去. 副秘书长张锦钢称美国的裁定毫无根据 美国继续发难欧盟旧事重提 除了美国的发难,欧盟也来“凑热闹”. 据了解,欧洲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AG)发言人表示,一些欧洲钢铁企业已经要求欧盟委员会针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铁启动反倾销程序. 目前,欧洲委员会决定,从8月28日开始对从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进口的硅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 中国硅铁反倾销税率35.5%,但指定的几个厂家的税率略低于这个水平;俄罗斯25.5%,有两家略低;埃及除两家外,所有厂家的反倾销税率为25.5%;哈萨克斯坦为33.9%. 市场人士预计,由于欧洲用户争抢订货,反倾销税可能导致硅铁进口价格上升.自欧洲铁合金协会向欧委会提出指控后,硅铁价格就逐步攀升.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我国出口硅铁97.4万吨,同比增长36.86%,其中出口到欧盟的比利时有5.3万吨,同比增长97%;出口法国2.3万吨,同比增长239%;出口意大利3.5万吨,同比增长9.4%. 贸易商们认为,对中国的硅铁产品征税与欧盟硅铁供应不足的现状脱节.早前,在此事件的影响下,欧盟硅铁的价格已从6月份的800~830欧元/吨,快速上涨至935~960欧元/吨.“预计终裁结果将会维持原判.在初裁中,中国企业的税率比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的都要高,这将大大降低我国硅铁产品的竞争力,国内企业不得不大幅压缩产能,直接的后果是,欧盟市场将被其他国家的同行夺走.”一家冶金企业的老总忧心忡忡地说. 此外,从商务部获悉,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立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无缝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期待反倾销安全预警机制 对于中国钢铁出口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纠纷,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钢铁贸易中发生争端和不同意见,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倡导并坚持通过双边的协商、对话、交流,合理解决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同时,我们也不放弃以法律手段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此,业内人士提出建议,希望国内能建立一个权威的反倾销安全预警机制,让所有涉及出口的企业都有一个准确的消息获知渠道. 对于如何解决钢铁贸易纠纷,中钢协表示,中国始终在坚持这样的原则:钢铁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适量出口.为此,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宏观调控的措施.中钢协认为,这些政策措施的效应将在今年下半年会有明显反映,届时,我国的钢铁产品出口增幅将大幅下降. 而记者从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了解到,该企业已建立起可持续通商原则,强调以市场及最终用户的需求为驱动,不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将产品出口比例保持在适量区间内. 对于中国钢铁出口,中钢协的立场“坚定”,有关负责人一直对外表示,钢材大量出口不符合钢铁产业政策趋向,国家继续控制钢材出口,出口量应保持在钢铁总量的10%以内,但仅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10%,达到了13%. 7月份的钢材出口强劲之势出人意料,这可能促使国家加速出台抑制钢材出口的新调控措施.尽管对于10%这一指标合适与否仍然存在争议.但这一指标从某种程度上是亮出了中国钢材出口的底线,既是对国际市场的承诺,也是对钢材出口量的一种暗示性认可.国家还会有一个观察期.但7月份的出口量足应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国家可能会高度关注下一步的变化,甚至不排除研究新的应对措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日前分析,受宏观调控、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抑制出口等因素影响,今年全年尤其是后几个月钢材消费将减弱. 初步分析,制约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增长有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一是钢铁行业的产销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日益加剧.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以后,前五个月粗钢净出口同比增量占了国内粗钢生产增量的54%,国际贸易摩擦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是宏观调控.今年国家继续实行货币、金融双稳健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也将面临多项抑制因素,如4-6月国家四次出台限制钢材出口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关税、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等“组合拳”,而这些政策效应将在今年集中显现.受此影响,今年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将有所减弱,预计粗钢消费量将降至13%左右. 三是铁矿石价格上涨明显,钢铁企业成本上升较快,1-4月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同比上涨15.6%,而1-5月份国内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25%. 四是节能降耗已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之首,必然要受到下半年陆续出台的针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措施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钢铁产量增幅将下降.今年是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20吨以下转炉、电炉的最后一年,国家将采取严厉措施淘汰这些落后产能. 以上几大因素对钢材消费的影响将主要在今年的后几个月体现出来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在最近召开的“2007年钢铁行业投资分析会”上表示,国内钢材的出口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是因为国际市场存在的刚性需求,出口退税等政策调控的不利因素是可以消化的.如果现在过度抑制钢铁出口,很可能会给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机会,等到竞争对手赶上来,我国钢铁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就失去了. 三、节能减排严峻形势紧逼钢铁工业淘汰落后加快步伐 国家发改委认为,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将在近期重点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同时,在年初已安排113亿元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又增加10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 据悉,下半年,有关部门将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平板玻璃和钢铁(第二批)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分解到相关地区和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对电力、钢铁行业“上大压小”要求和其他政策规定,确定时限要求,确保完成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此前,中钢协消息称,高耗能行业利润成倍增长,这一现象值得关注.预期下半年国家可能出台一系列针对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调控政策,以及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下半年高耗能行业、资源性行业和部分出口型行业利润将受到一定影响.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后炼铁高炉要按期淘汰,禁止转产铁合金;同时要举一反三,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禁止落后生产设备转产. 通知指出,目前我国高炉铁合金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为逃避淘汰将3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盲目转产铁合金.由于这些高炉多达300多座,如全部转产可增加铁合金生产能力1000多万吨,将进一步加剧铁合金产能过剩的矛盾. 此外,一些地区以铁合金项目的名义盲目新建或改建了一批镍铬生铁高炉,有些地区还准备新建.这些镍铬生铁高炉装备比较落后,“三废”排放严重超标,热能利用效率低.同时由于该种高炉本质上就是炼铁高炉,以铁合金项目而不是炼铁项目要求建设实际上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国家发改委表示,上述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将加剧铁合金产能过剩矛盾,严重冲击铁合金企业生产,影响落后炼铁高炉的淘汰进度,不利于钢铁行业和铁合金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 通知要求,各地落后炼铁高炉要按期淘汰,禁止转产铁合金,淘汰以炉体及风机、烧结、烟囱等设备设施拆除和生产场地平整为标准;对新建、拟建铁合金高炉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和备案,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现有300立方米以下的镍铬生铁高炉按照炼铁高炉的要求限期淘汰,新建镍铬生铁高炉应严格按炼铁项目进行管理. 此外,对改变用途冶炼生铁的,按照炼铁高炉要求重新进行审核.其中,属于2005年8月以后建设的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定,应予以停产;属于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应予以淘汰.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对淘汰的落后高炉转产铁合金的情况以及在建铁合金高炉项目认真进行清理,并将处理结果于9月底前报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 通知还表示,各地区要“举一反三”,关注其他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情况,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禁止落后生产设备转产. 山西钢铁企业到2010年由370多家减至60家左右 近日,山西省政府公布了《山西省冶金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钢铁企业由370多家减少到60家左右. 根据该规划,“十一五”期间该省冶金工业将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2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通过产能置换,企业联合重组,建设一批符合国家准入条件的钢铁项目,使全省钢铁企业由目前的370多家减少为60家左右,形成若干个5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优特钢生产基地,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基本实现铁、钢、材综合配套. 同时,山西省将优化钢种结构,加大钢种结构的调整,发展硅钢、新型建筑结构钢、优质合结钢、汽车用钢等品种. 四川下半年将重点淘汰349户落后产能. 27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2007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方案》,规划下半年重点淘汰的349户企业落后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焦化、铁合金等7个高耗能行业,预计实现节能148万吨标准煤,对下半年工业节能目标的贡献率为53.8%,对全年目标的贡献率为33.9%.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月1日至9月10日期间,协助各市(州)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和确定淘汰进度;9月11日至10月30日期间为第二阶段,指导和督促各市(州)政府在9月30日以前完成工艺设备淘汰,10月30日以前完成企业关闭或整合关闭工作. 山东焦炭要淘汰430万吨落后产能 28日,山东省在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现场会提出,从明年开始到2010年,山东焦炭要淘汰落后产能430万吨,全省焦炭产能控制在3000万吨左右;重点发展2—3户销售收入过50亿元、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培育1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吨焦耗洗精煤低于1.33吨,耗新水低于3.5吨. 目前山东省焦化行业突出存在着“三低一重”的问题.一是工艺装备水平低,全省将淘汰的高度低于4.3米的小焦炉还有64座,占山东全部焦炉的43%;二是资源利用率低,部分企业产品开发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生产集中度低;四是污染比较严重. 记者从“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的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已经为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任务列出具体时间表. 按照到“十一五”期末,央企要确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总体目标,结合中央企业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2007至2009年钢铁业节能减排分解目标是: 2009年,钢铁行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企业的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3%. 四、钢铁业重组浪潮汹涌民营钢企急谋资本突围 近日,钢铁业的并购消息频传,不仅有宝邯共建、宝钢与包钢的战略合作,宝钢收购八一钢铁,还有武钢战略重组昆钢的重大事件,同时还传出武钢推进与攀钢战略合作的消息. 日前,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我国钢铁行业的跨地区合并重组,应该形成以鞍钢—本钢为核心的东北钢铁工业基地、以首钢—唐钢为核心的华北钢铁基地、以宝钢—马钢为核心的华东钢铁基地和以武钢—攀钢为核心的中西南钢铁工业基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中国钢铁领域跨区域并购浪潮开始蔓延,这种并购浪潮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 据统计,全球炼钢产能在未来三年内的增量合计大约为1亿吨.国内的粗钢产量的增速在2005年达到顶峰之后,已经开始逐渐回落,预计未来供给增速将不断减缓.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将不断改善.未来钢材出口的趋势不可扭转,钢材的出口将进一步改善国内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性的钢铁并购已经展开.钢铁并购将改变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的充分竞争格局,最终将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有利于钢铁行业提高对上游以及下游企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钢铁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将大大提高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 评级机构惠誉发表评论称,中国政府应鼓励更多市场化的行业并购重组,以便更好地利用目前钢价的上升周期;该机构认为,如果中国钢铁行业不进行更多市场化的收购和整合,大多钢企可能仍将以国内市场为主,并且暴露於国际钢铁业的景气周期和波动之中.而对于钢铁行业整合,中国钢铁企业似乎更倾向於战略联盟,而不是并购,这对于改善仍然高度分散化的产业结构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们现在与一家美国资本达成了初步协议,计划明年初在美国上市.”江苏一家不愿透露身份的民营钢铁企业的许姓厂长告诉记者,他们企业与美国的这家公司签定了对赌协议,如果到期不能完成协议所规定的盈利目标,对方将成为他们公司的大股东. 许厂长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现在中国的众多民营钢铁企业都在寻求资本的运营,“数量至少30%以上,只是许多企业由于自身原因,没找到合适的对象.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华北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由于开放得较迟,意识相对落后,西部的钢铁企业在寻求外资合作方面也比较落后,资本运营基本上没有”. 许厂长的话并不乏事实印证. 8月20日,刚刚在香港上市的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的复星国际宣布,其与海南钢铁订立合资经营合同,总投资15亿元,成立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从事海内外开采及加工铁矿石等业务.这也是该公司上市后的第一笔收购.目前复星系已经参控股南钢、宁钢、建龙钢铁等诸多企业,有媒体甚至称,复星要把它的钢铁业打造成为“中国的米塔尔”. “吸引外资是纯粹的企业行为,国家有钢铁产业政策,对吸引外资有相关的审批制度,民营钢铁企业吸引外资也都需要通过审批.”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无论是国有钢铁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将在公平的竞争舞台上进行竞争. 重组浪潮来袭 对中国众多民营钢铁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国家的钢铁产业政策和国内钢铁业的重组浪潮. 今年以来,国内钢铁龙头老大宝钢集团掀起了一阵阵的并购整合潮.宝钢先后与新疆的八一钢铁、河北的邯郸钢铁及内蒙古的包头钢铁达成并购、重组、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这只不过是宝钢并购中国钢铁企业的开始,国家发改委对宝钢的积极支持,加上宝钢迅速发展规模的需要,今后的并购举动应该会更频繁. 另一大钢铁巨头武钢集团也不甘人后.8月1日刚刚并购了云南昆明钢铁,不日将并购攀钢集团的消息也流传甚久.武钢股份董秘赵浩表示,收购昆钢是该公司的扩张战略之一,未来还将并购更多公司,获取矿石来源并拓展东南亚市场,目前双方的合并还在集团层面,对上市公司还没有影响.但分析人士指出,这块资产不排除在未来装入上市公司. “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的联合重组在下半年将有实质突破.”前不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向媒体表示. 罗冰生认为,2006年全国产钢超过4亿吨,高居世界第一位,有钢铁生产企业760多家,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21家,没有世界级钢铁企业,因此,从增强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考虑,应该组建几个年产量近亿吨的跨地区钢铁集团. 很明显,在中国钢铁企业的重组规划中,众多民营企业将处于被淘汰的地位. 30%以上民企或被淘汰 “虽然现在民营钢铁企业活得还不错,但3-5年之后,至少有30%以上的企业将被淘汰.”许厂长预测说,剩下70%的企业将会苦苦支撑,其中真正能剩下的,或许还会是30%. 许厂长表示,近年来,由于国际上对粗钢的生产要求不断变严,再加上国内外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中国许多民营钢铁企业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但是这种企业的规模很小,技术工艺水平根本达不到环保要求,只要国家的产业政策落到实处,这些企业所能等待的,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同样,在政策上,国家有关方面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将不再实行单一的行政措施.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制定了产能退出机制初步方案,将采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推动落后产能淘汰. 据悉,山东、湖南等省份已陆续开始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政府设立政府补偿资金,用来支持关停并转被淘汰企业.(大山Mysteel.com资讯部) 。

  • 五月钢市风云再起,钢厂应对举措成为焦点

    此外铁合金等炉料价格也有明显涨幅钢坯价格也大幅度上涨,截至目前,华北地区普碳方坯价格达到3300元/吨,低合金方坯价格升至3380元/吨,累计比4月底价格上涨了200元/吨左右预计下一步废钢、生铁、铁精粉以及二级冶金焦价格仍将呈现上涨走势 二、国家对低端钢铁产品的出口控制力度逐渐增强,6月份后期钢市走势存有变数 1、在4月中旬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针对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贸易顺差以及钢铁、煤炭等行业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等问题,会议强调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

  • 2006年1-9月份全国钢铁产量情况分析

    New Page 1 生产总量:1~9月份,全国产钢30844万吨,同比增长18.45%,同比增加粗钢产量4803万吨。其中,重点统计单位产钢24445万吨,同比增长15.63%,增加粗钢产量3305万吨。其他企业生产6399万吨,同比增长30.59%,增加产量1499万吨;生产生铁29746万吨,同比增长20.83%,同比增加生铁产量5128万吨。其中重点统计单位生产22180万吨,同比增长20.09%,增加生铁产量3710万吨。其他企业生产7566万吨,同比增长23.07%,增加产量1418万吨;生产钢材33903万吨,同比增长23.66%,同比增加钢材产量6487万吨。其中重点统计单位生产22270万吨,同比增长18.05%,同比增加钢材产量3404万吨。其他企业生产11634万吨,同比增长36.04%,同比增加产量3082吨;生产铁原矿40582万吨,同比增长37.67%,同比增加生铁产量11 105万吨。 评述:总量分析可见,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钢、铁、材、矿的产量持续较快增长,9月当月日产量分别达到121万吨、1 17万吨、134吨和177万吨;日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万吨、20万吨、25吨和54万吨。 月度走势表明,9月份钢、矿产量环比分别减少54万吨和65万吨,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增加19万吨和112万吨。按照1~9月份平均月产量,考虑最新日产水平,预测2006年全国钢、铁、材、矿的产量将分别达到4.16亿吨、4亿吨、4.5亿吨、5.6亿吨。从各产量增长速度看:今年以来粗钢定基增长了21.19%,生铁定基增长20.26%,钢材定基增长24.47%,铁原矿定基增长90.12%。增长速度表明,今年以来行业规模扩张速度依然十分迅猛,特别是自产矿量的几乎成倍增长,特别枪眼。从产量比重看:全国重点统计单位钢、铁、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9.25%、74.56%、65.69%,其它企业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75%、25.44%、34.31%。从增量因素看:相对数方面,重点企业钢、铁、材产量的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45%、20.83%、23.66%;而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其它企业增长幅度却分别高达30.59%、23.07%、36.04%,分别比国有重点企业增长12.14、2.24、12.38个百分点;从增量的绝对数看,钢、铁、材产量国有分别比民企多2.82、1.93和0.91倍。由此可见,今年以来全国钢、铁、材产量的较快增长,主要是重点国企和民企共同推动的作用,而大型国企在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尤其注目。 产量比重:在全国30844万吨粗钢产量中:华北地区生产10993万吨(占全国总量35.64%)、东北3428万吨(占全国总量11.11%)、西北1588万吨(占5.15%)、西南1898万吨(占6.15%)、华东9728万吨(占31.54%)、中南32lO万吨(占10.4l%)。在33903万吨钢材中:华北地区生产10785万吨(占全国总量31.81%)、东北3540万吨(占全国总量10.44%)、西北1660万吨(占4.9%)、西南1 884万吨(占5.56%)、中南3875万吨(占11.43%)、华东12158万吨(占35.86%)。 评述:产量比重可见,1~9月份华北和华东两大地区合计产钢20721万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67.18%;生产钢材22943万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67.67%;西南、西北两地合计产钢3486万吨,占生产总量的11.30%;生产钢材3544万吨,占生产总量的10.45%,地区比重可见,东西部地区之间粗钢和钢材产量有4.94和5.47倍的差距,显示出全国钢铁产业合理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相当突出。 品种结构:1~9月份,全国热轧薄板增长速度最快,共生产382.66万吨,同比增长62.1%。其余依次是:冷轧薄板92l万吨,同比增长54.8%;镀层板(带)937.96万吨,同比增长45.7%;冷轧薄宽钢带891.96万吨,同比增长42.7%;热轧薄宽钢带1124.19万吨,增长35.9%;大型型钢670.26 万吨,增长35.8%;特厚板225.18万吨,增长35.8%;中/小、型型钢1840.28万吨,增长31.2%;无缝钢管1079.46万吨,增长30%;电工钢板(带)244.3万吨,增长29.8%;棒材2738.89万吨,增长25.6%;焊接钢管1.550.17万吨,增长24.8%;涂层板(带)168.03万吨,增长24.4%;中板1751.65万吨,增长24%;其他钢材625.63万吨,增长23.5%;冷轧窄钢带353.11万吨,增长22.6%;厚钢板950.67万吨,增长20.4%;盘条(线材)5257.59万吨,增长19.7%;中厚宽钢带3244万吨,增长19.5%;钢筋6130.47万吨,增长18.3%;热轧窄钢带2573.3万吨,增长10.1%;铁道用钢材242.77万吨,增长6.2%。 评述:品种结构情况可见,尽管今年以来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但截止9月末,全国仍然没有产量同比减少的钢材品种。特别是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层板(带)、冷轧薄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特厚板、大型型钢等产量的大幅增长,说明今年以来品种钢材的增长速度十分强劲,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产量:粗钢产量方面: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是荣程联合,生产220.35万吨,同比增长161.33%。其余依次是:水钢219.61万吨,同比增长62.87%;冷钢138.13万吨,同比增长52.76%;永钢209.84万吨,同比增长51.59%;长治161.05万吨,增长46.74%;通钢323.2万吨,增长46.1%;昆钢348.8l万吨,增长43.63%;营口中板177.5万吨,增长42.39%;西宁特钢57.22万吨,增长42.16%;新兴铸管136.9万吨,增长39.2%;常州中天189万吨,增长38.52%;龙门180.73万吨,增长37.49%;泰钢143.1万吨,增长31.48%。另外,天钢、韶钢、鞍本、沙钢、马钢、莱钢、武钢、广钢、首钢等也有1—29%的增幅。 到9月末,粗钢产量下降的企业有:东北特钢降低13.75%、苏钢降低9.67%、石钢降低5.57%、滦河降低3.92%、锡钢降低3.82%、贵特钢降低2.62%。 生铁产量方面:前9个月,全国生铁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是天钢生产221.32万吨,同比增长127.63%。其余依次是:荣程242.87万吨,增长93%;水钢210.13万吨,增长74.32%;长治159.77万吨,增长64.56%;德龙128.2万吨,增长64.11%:永钢187.64万吨,增长55.87%;通钢306.46万吨,增长51.07%;冷钢134.6万吨,增长45.4%;韶钢309.94万吨,增长43.13%;常州中天101.93万吨,增长42.96%;营口中板174.45万吨,增长42.69%:泰钢122.8l万吨,增长42.4%;安阳493.84万吨,增长37.99%;昆钢335.18万吨,增长36.96%;莱钢730.43万吨,增长35.87%;天钢管53.27万吨,增长32.02%;龙门165.5万吨,增长30.5%。沙钢、唐钢、济钢、宝钢、马钢、武钢、包钢、国丰等,也有1~29%左右的增幅。 到9月末生铁产量下降的企业有:滦河降低5.03%、太钢降低1.63%、首钢降低0.93%。钢材产量方面:1~9月份,钢材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是荣程联合,生产149.34万吨,同比增长151.75%。其余依次是:常州中天173.72万吨,同比增长105.46%;建龙377.27万吨,增长99.33%:沙钢808.25万吨,增长50.99%;冷钢83.9l万吨,增长48.62%;西宁特钢49.44万吨,增长46.06%:龙门174.47万吨,增长45.99%;通钢316.77万吨,增长41.9l%;柳钢409.75万吨,增长40.69%;太钢425.83万吨,增长40.64%;莱钢738.36万吨,增长40.07%;永钢243万吨,增长37.43%;济钢758.12万吨,增长35.51%;潍钢117.27万吨,增长35.23%;滦河66.04万吨,增长32.2l%。另外,韶钢、鞍本、安阳、华菱、马钢、首钢、唐钢、包钢、宝钢、武钢、南钢等也有1~39%左右的增幅。 截止9月末,钢材产量下降的企业有:东北特钢降低15.57%、贵阳特钢降低11.36%、锡兴降低4.85%、新冶钢1.93%、海鑫降低0.08%。 评述:企业产量分析可见,1~9月份,全国钢、铁、材产量大幅甚至成倍增长的前三名企业分别是:粗钢,荣程联合增长161.33%、水钢增长62.87%、冷钢增长52.76%;生铁,天钢增长127.63%、荣程联合增长93%、水钢增长74.32%;钢材,荣程联合增长151.75%、宇晋增长105.86%、常州中天增长105.46%。钢、铁、材产量增长速度分析表明:今年以来产量增长最快的多为民营企业,特别是钢材产量增幅前五名,全部都是民营企业,而产量同比降低的大都为国有或特钢企业。 依据今年前9个月来产量增长势头结合新增产能预计,至少在今年10月份前,全国钢、铁、材的产量还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但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运行,后期产量增长速度还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缩量。因为,毕竟限产保价是稳定后势市场运行最明智的选择。 。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