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玉米期货上涨的逻辑

更新时间:2024-04-23

快讯播报

玉米期货上涨的逻辑快讯

2024-04-23 15:09

4月2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407开盘价2404元,收盘价2415元,涨3元,最高2424元,最低价2400元,结算价2414元,总成交量376184手,持仓705625手。 大连玉米期货c2407合约收盘上涨,增仓6944手。

2024-04-19 15:05

4月1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407开盘价2407元,收盘价2414元,涨6元,最高2419元,最低价2398元,结算价2407元,总成交量396479手,持仓669081手。 大连玉米期货c2407合约收盘上涨,增仓63591手。

2024-04-18 15:12

4月1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405开盘价2385元,收盘价2378元,涨1元,最高2392元,最低价2375元,结算价2382元,总成交量206653手,持仓356616手。 大连玉米期货c2405合约收盘上涨,减仓63637手。

2024-04-10 15:29

4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405开盘价2415元,收盘价2417元,涨3元,最高2423元,最低价2412元,结算价2417元,总成交量274168手,持仓575309手。 大连玉米期货c2405合约收盘上涨,减仓35098手。

2024-04-08 08:40

一、昨日市场回顾 东北:清明假期期间,基层粮源继续减少,自然干粮陆续上市。需求方面,深加工企业维持收购,陆续上调干、潮粮价格,产地贸易商建库意愿较强,市场价格稳中偏强运行,贸易商多存低价惜售心态。 华北: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呈现稳中偏弱运行态势,幅度有限,价格重心偏离程度非常小。市场供应方面气氛相对平稳,下游企业库存相对充足,门前到货车辆尚可,根据到货调整价格,收购谨慎,部分报价趋弱。 销区:昨日销区玉米市场价格主流稳定,局部上涨。受节前期货价格上涨提振,北港价格小幅上涨,贸易商看涨情绪不高。下游饲料企业对后市看涨心态偏弱,随用随采,刚需采购为主,关注期货走势及替代谷物情况。 二、今日市场提示 东北基层粮源减少,贸易商建库意愿较强,华北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量尚可,供需相对平稳,销区下游观望情绪较强,预计玉米价格以稳为主,局部震荡调整。

玉米期货上涨的逻辑价格行情

玉米期货上涨的逻辑相关资讯

  • 【21世纪经济报道】豆粕价格冲高回落,今年春节前猪价或现“旺季不旺”

    上述负责人表示,据专家测算,2021年全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约为4.5亿吨,豆粕用量在饲料中的占比为15.3% 具体到生猪养殖行业,华融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依传统的饲料配方,饲料中豆粕和玉米占比分别为20%和65%左右,这两年由于豆粕、玉米价格上涨,部分饲料调整了原料组成而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约占6成 从逻辑上看,豆粕价格下降首先要影响饲料价格,进而才可能影响生猪价格。

  • 玉米回调买入思路不变

    进入10月中下旬,随着新作上量高峰临近,季节性卖压是否会导致玉米价格展开新一轮下跌?笔者从宏观逻辑、产业逻辑和供需逻辑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国庆节假期,国内外玉米市场走势小幅分化在俄乌冲突担忧加剧和全球新作玉米减产的支撑下,CBOT玉米期货较节前小幅上涨国内玉米随着新作上量逐步增多,现货价格主线稳定,但局部报价先扬后抑、稳中走弱 宏观逻辑 今年年初,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全球粮食危机担忧加剧。

  • 【格林大华期货玉米上涨主升浪基本完成,进入高位区间震荡

    受访人:格林大华期货玉米生猪分析师 张晓君 玉米上涨主升浪基本完成,时间换空间,进入高位区间震荡宏观逻辑,后疫情时代下,全球农产品强势不改产业逻辑,产业从被动去库存、主动去库存,到当前的主动建库阶段,有望在今年进入被动建库周期供求逻辑,20/21年度进口叠加替代完全可以弥补供求缺口,然而渠道建库意愿强烈,有多少渠道库存真正能够进入流通环节,是判断供求关系的关键所在然而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供需错配导致玉米小麦价差大幅扩大,带动小麦拍卖成交火爆,替代规模跃升为供求逻辑中的第一矛盾。

  • 铁矿石跌破千元关口 农产品多品种创阶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豆一继续刷新历史新高之外,豆二、菜粕、豆粕、豆油、棕油、玉米玉米淀粉等盘中也都创出了近几年的新高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隔夜市场全线上涨,其中美豆涨逾3%,逼近13美元,创近六年半以来新高除了阿根廷工人罢工之外,目前市场炒作的主导逻辑仍在天气上,分析师普遍认为,如果现在至明年2月初巴西中部和北部没有足够降雨,农产品市场“下跌即买”的心态不会改变,并预测在南美洲缺乏足够降雨的情况下,明年1月市场上涨速度将加快。

  • 玉米静候抛压释放

    整体来看,玉米现货价格春节后上涨了80—100元/吨但期货盘面玉米价格基本以振荡为主,只是修复了前期的高升水政策方面,这段时间农业农村部连续出台保障运输的政策;国家也提前向市场投放了玉米拍卖,缓解了玉米价格上涨压力 第二轮,玉米现货冲高回落,市场交易逻辑从疫情转向复产复工2月中旬开始,市场关注点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转移到复产复工,玉米现货价格在玉米市场复产复工的预期下冲高回落。

  • 玉米静候抛压释放

    中长期来看,生猪养殖稳定恢复,利好玉米后市价格本文我们分析下近期的行情走势以及背后的交易逻辑 由疫情转向复工现货回落 春节过后玉米市场大致经历了两轮行情:第一轮,销区缺粮,带动国内玉米现货上涨期货振荡,盘面高升水修复春节放假前国内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疫情进展迅速,造成了春节假期延长,全国各地采取了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使得玉米销区出现了饲用粮缺口,进而带动了港口、产区的玉米现货价格上涨

  • 【盘点】大宗商品一周热点回顾(06.8-06.17)

    笔者认为,钢厂复产高峰期已经过去,而钢材整体库存较去年同期仍是大幅下降的,很显然,螺纹钢供需格局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拐点,将推动螺纹钢期货价格走出一波强劲上涨的行情全文链接 双粕涨停暴露商品投资“金洼地” 四大逻辑重塑农产品牛市 6月13日国内商品再掀涨势狂潮,农产品全面爆发,菜粕封于涨停,豆粕触及涨停,玉米淀粉收高逾2%。

  • 投行:大宗商品拐点难现

    5月份,一度“热得发烫”的大宗商品价格急转直下,输入性通胀压力的担忧迅即转换成了“拐点论”。然而在“长袖善舞”的各大投行看来,大宗商品行情的中国故事并没有结束,包括摩根大通、渣打等投行依然坚定看好大宗商品市场,背后的逻辑仍是不变的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大宗商品价格究竟会何去何从?由于库存高企,在经历2008年为高价库存埋单后,国内企业会否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不变的中国故事 5月份第三周,大宗商品市场尽管跌幅放缓,但价格行情依然跌宕起伏,跟踪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在本周微幅反弹了0.9%,收于341.56点,而就在上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个跟踪19种大宗商品的综合指数还接近371点,一度创下2008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连续回调,一方面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美元的反弹使得商品价格走弱,而另一方面,日本地震对高端产品的生产链造成了负面影响,全球制造业的扩张步伐也有所放缓,使得市场开始担心大宗商品的需求。此外,包括巴西、中国等经济体持续加息、经济增长放缓也是大宗商品价格回调的重要因素。 不过李晶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商品市场整体的基本面并没有任何改变,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仍会刺激商品价格走高。“以石油能源消费来看,中国和日本目前经济总量差不多,虽然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是日本的四倍,但人口是日本的10倍,因此人均消费量要比日本低得多,如果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仅仅赶上韩国的水平,这就意味着中国对能源等的人均消费一定会提高。”李晶认为。 这样的中国需求故事其实并不新鲜。此前,渣打银行驻上海分析师朱慧在上海铜铝峰会上也指出,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受到宏观等因素影响,但从长期基本面来看,当前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超级周期”。朱慧说,在渣打银行收集到的历史数据中,大宗商品出现过两次快速上涨的“超级周期”,一次是1800年到1900年伴随着美国经济起飞的时期,另一次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成长期,其背后共同推动因素都是经济发展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商品需求的暴增。 在渣打银行看来,目前大宗商品市场正处于第三轮“超级周期”,其支撑因素就是包括中国等经济体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需求依然是一个非常容易讲的故事。”国内一机构的分析师告诉记者,整个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印度事实上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原材料的新增需求会保持强劲。 短期震荡概率加大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投行更多看好中长期趋势,但短期内市场很可能继续震荡,这有利于缓解国内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并减弱市场的通胀预期。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实际上,当前决定大宗商品价格主要是两大因素,一是美元市场的表现,二是中国经济的走势。从中国经济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已处于主动减速阶段,经济增长放缓是大势所趋。在范剑平看来,今年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控制通胀,市场的进程大致会呈现出宏观政策收紧使经济平稳回落,从而推动价格总水平稳定趋降的“三部曲”,目前处于经济平稳回落的时期,收紧效应还会继续显现。 麦格理银行的分析师则指出,事实上,短期内大宗商品仍面临两大不利因素,一方面是企业去库存的压力,由于当前企业库存较高,加上大宗商品连续回调,企业在一些商品的消费淡季去库存的动力较强。而另一方面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不确定性,由于经济增长继续减速,投资者的情绪难以带动市场价格大幅上扬。 朱慧则预计,由于上半年持续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得民营企业获得资金面临一定压力,到下半年,随着调控的节奏降低,中小企业资金受到政策的压力会相应减轻,与此同时,主要行业在经历个2-3月持续的去库存后,重建库存很可能三季度才会重新到来。 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主要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已不大,不过受制于政策的调控、投机资金的集体行动以及债务危机带来的外汇市场波动,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的概率已明显增加。 高价库存何去何从? 值得注意的是,与投行热讲“中国故事”不同,国内企业的现状似乎并不很配合。据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介绍,新湖期货在对国内包括玉米、油脂等产业调研中发现,由于多数企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信心较为悲观,较多企业实际上产能恢复意愿并不强,市场表现出大宗商品的终端库存大幅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即使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企业更多仍被动式在增产能。 不少市场人士开始担心,在库存高企的背景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调整,市场会否再现2008年大规模存货减值、企业为高价库存埋单的现象?在2008年,由于在金融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暴跌,企业的高价库存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众多企业不得不为高价囤积的库存埋单,2008年第四季度一度成为业绩最差的季度之一。 宏源证券的分析认为,与2008年相比,当前大规模的存货减值可能难以出现,但企业可能不得不为消化高价库存埋单。“2008年存货减值源于价格的大起大落,预计本次商品价格回落在可承受范围内,可资借鉴的是2010年4、5月份,包括油、铜的价格回落,整个A股扣除金融的毛利率从2009年的20.5%下滑到2010年半年报的19.8%。” 一些专家指出,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加大,当前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金融市场,增强金融中介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避免企业频频为高价库存埋单创造有利条件。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已滞后于市场需求,“比如说期货市场,目前上市品种除了股指期货一个金融品种外,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国外投资者无法参与,期货市场参与的代表性不够,所形成的价格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就有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与国外金融机构强大的号召力相比,国内金融中介的定价影响力、资产配置水平以及研发实力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尽管‘中国因素’是商品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国内机构不仅没有实力向国际市场讲述中国故事,也难以向国内企业提供中国外市场的真实状况。”业内人士指出。 。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