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江苏不锈钢卷带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24

快讯播报

江苏不锈钢卷带分类快讯

2024-02-18 17:10

不锈钢无缝管-日评】2月18日无锡市场不锈钢焊管价格主稳运行。价格方面,304Ф108*4江苏班德瑞16150元/吨,稳;无锡新瑞祥15100元/吨,稳;无锡鸿蒙14700元/吨,稳;316LФ108*4江苏班德瑞30350元/吨,稳;无锡鸿蒙26700元/吨,稳。大多管厂已经开工两天,但成交一般,刚需为主,比价议价环节较少,老客户线上订购居多。温州市场不锈钢焊管价格主稳运行。价格方面,304Ф108*4浙江万华14600/吨,稳;富田15800元/吨,稳;浙江宏远14500元/吨,稳;316LФ108*4浙江万华26600元/吨,稳;富田27300元/吨,稳;浙江宏远26500元/吨,稳。据市场反馈,氛围依旧冷清,开业的氛围未能动市场,成交多集中在304,库存足够支撑目前的订单。明日预测:主流厂家表示价格暂不调整,期货价格与目前相差不大,预计明日不锈钢焊管价格主稳运行。

2023-12-29 11:13

不锈钢无缝管-午评】12 月29日不锈钢无缝管价格主稳个涨。价格方面,温州及无锡区域无缝管:304Ф108*4温州力源15500元/吨,稳;浙江中五20800元/吨,稳;江苏班德瑞17500元/吨,稳;山东浙安15900元/吨,稳;316LФ108*4温州力源25900元/吨,涨200元/吨;浙江新方圆26600元/吨,稳;浙江中五33000元/吨,稳;浙江正业29500元/吨,稳。上午温州部分商家上调316L的价格,幅度在100-300元/吨左右,市场随涨价的动下,成交有所转好,询单开始逐渐增多,订单成交量上升,预计明日不锈钢无缝管价格主稳个涨为主。

2023-12-19 17:05

不锈钢焊管-日评】 12月19日不锈钢焊管价格主稳运行。价格方面,温州及无锡区域焊管304Ф108*4无锡新瑞祥14500元/吨,稳;无锡鸿蒙14000元/吨,涨100元/吨;浙江万华13600元/吨,稳;富田15600元/吨;316LФ108*4无锡鸿蒙25300元/吨;浙江宏远25100元/吨,稳;江苏班德瑞30350元/吨,稳。据市场信息反馈,在板材价格上涨的动下,部分商户有探涨动作,涨幅在100元/吨左右。询单在涨价刺激下有所回暖,但多数下游还是观望为主,采购意愿较低,成交多还是以刚需采购为主。目前管企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考虑到原料端价格有上涨趋势,预计明日焊管市场价格稳中个涨概率较大。

2023-11-06 17:02

板——淄博市场晚评】 11月6日淄博市场不锈钢现货价格部分下跌,其中201冷轧早晚市持稳;304冷热轧早晚市价格平稳运行;430价格持稳;QN系早市持稳,晚市跌100元/吨。11月6日不锈钢期货盘面窄幅震荡运行,早间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价格持稳为主。11月6日,本周江苏无锡市场德龙钢厂304不锈钢五尺热轧开盘14500,较上周持平,返利待定。(单位:元/吨)下午成交一般,多为零星散单,刚需为主。价格方面,北港新材料等304民营热轧价格14150,平;宏旺等民营冷轧毛基14450,平。(单位:元/吨)

2023-11-03 17:07

板——淄博市场晚评】 11月3日淄博市场不锈钢现货价格平稳运行。11月3日不锈钢期货盘面窄幅震荡运行并仍维持强势,虽盘面飘红但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成交一般,早晚间商家价格维持稳定,11月3日,上周(10.23-10.27)江苏无锡市场德龙钢厂304不锈钢冷轧四五尺开盘14800,返利300,最终四五尺结算价均为14500(完整提货);304不锈钢热轧五尺开盘14500,返利270,最终结算价为14230。(单位:元/吨)价格方面,北港新材料等304民营热轧价格14150,平;宏旺等民营冷轧毛基14450,平。(单位:元/吨)

江苏不锈钢卷带分类相关资讯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 中钢协关于发布第十九届(2019~2020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严格评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审核,决定发布第十九届(2019~2020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281项,其中一等成果43项、二等成果69项、三等成果169项,具体成果名单见附件 希望各会员单位加强交流、学习,促进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 彩色涂层钢板技术与发展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彩涂板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彩涂板的分类方法,典型工艺流程、涂敷方式以及近年来世界有关彩涂板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 关键词:彩色涂层板;发展;新技术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理念已渗透进钢铁产业,以往黑色、粗旷的钢板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色彩艳丽、功能实用的彩涂钢板应运而生。 彩色涂层钢板是将一种有机涂层涂敷于钢材表面,它具有外表美观、色彩艳丽、强度高、耐蚀性好、加工成型方便等优点,而且还可以使用户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彩涂板也叫有机涂层板或预涂钢板,它是以金属材(冷轧板、热镀锌板、镀铝板、高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等)为基材,在表面涂敷或层压各种有机涂料或塑料薄膜而成。由于它是在冶金工厂完成表面涂层的材,可供用户直接加工成产品,所以也称预涂材。 2.彩涂行业的发展情况 2.1国外彩涂钢板的发展 1935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条连续涂层钢板线,近20年来彩涂板生产业以建筑工业为突破口得到了迅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能力超过1800万吨,尤其是欧美和日本发展较快,在全世界400多条生产线中,美国约占50%,生产能力超过400万吨,而且品种齐全。日本白1958年建成了第一条喷淋式涂层生产线后,至今已有50余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近300万吨。美国、日本、欧洲三个地区合计年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4%。 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比利时、瑞典.挪威、芬兰、巴西和东欧一些国家也相继兴建了一批生产线。 2.2国内彩涂钢板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就开始着有机涂层材,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直至1987年武汉钢铁公司引进我国第一条正规预涂材生产线正式运转,宣告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预涂金属材工业。紧接着广州彩色钢厂(1986年、5万吨)、北京钢门窗厂(1988年、3万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1989年,2 2.7万吨)以及西南铝业公司(1993年,2万吨)等引进的预涂金属材相继投产,形成第一次预涂金属材工业发展高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预涂金属材业的第二次大发展,这次业主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他们采用国产的年产量2万吨左右的中型生产线建厂,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此阶段新建生产线数量超过50条。1998年以来,国有民营、外资相继投资建设彩涂板生产线,其中不乏装备水平高、产品质量优、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线,冶金系统产量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2002至2005年期间,我国迎来了彩涂钢板上业的第三次大发展。此间一批大型现代化彩涂板生产线相继投产,宝钢2#生产线,鞍钢两条生产线,首钢彩涂钢板生产线,本钢生产线,邯钢生产线,唐钢生产线,马钢生产线等,武钢2#生产线设计年产21万吨,机组运行速度为180m/min,是全国最快生产线,超过100m/min的生产线有10余条。随着一大批大型新建机组的投产,全国彩涂钢板生产进入高速增长期。 3.彩涂板的分类 彩涂板兼有有机聚合物与钢板两者的优点,既有有机聚合物的良好着色性、成型性、耐蚀性、装饰性、又有钢板的高强度和易加工性,能很容易地进行冲裁、弯曲、深冲、焊接等加工。这就使有机涂层钢板制成的产品具有优良的实用性、装饰性、加工性、耐久性。 目前彩涂板的品种繁多,大约超过600种,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因为众多的品种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区分的标准,同时各厂家都有其独特的设备、工艺,产品种类繁多。现只按一般习惯分类。 (1)按使用基板分类;通常用于有机涂层钢板的基板有:冷轧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合金化板、镀锌铝板、电镀锌合金板、电镀锌板、镀铬板、铝板等。 (2)按加工工艺分类:按涂覆方法不同,有辊涂法、喷涂法、粉末法、复膜法、印刷法等制得的有机涂层钢板。 按涂覆次数不同,有一涂二烘、二涂二烘、三涂三烘、四涂四烘等不同工艺涂覆制得的有机涂层钢板。 按压花或印花加工分:还可细分为木纹板、大理石纹、养皮纹、水泥砂浆纹等涂层钢板。 (3)按涂料种类分类:通常按用于制作有机涂层的涂料分类,有聚氯乙烯涂层钢板、聚酯涂层钢板、丙烯酸涂层钢板、氟碳涂层钢板、硅聚酯涂层钢板等。 (4)按涂层性能分类:按有机涂层性能特点分,有高耐候涂层板、耐高温涂层板、自熄涂层板、灭菌涂层板、不粘雪涂层板、耐指纹涂层板以及自润滑涂层板等。 (5)按特殊涂料和用途分类:如以环氧富锌涂料、以冷轧钢板为基板的有机涂层钢板,有表面植绒钢板以及一些特殊涂层复层板,如贴木膜板、夹芯板、防震板等。 4、彩涂板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图1) 整个机组包括以下四部分:入口段、预处理段、涂装段、出口段。常见的二涂二洪彩涂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为:开à缝合à入口活套à清洗à预处理à初(精)涂装à初(精)固化à冷却à出口活套à剪切à取。 入口段:包括开、剪齐、缝接及贮料活套等设备,作用是将原料松开并将它们联接起来,以便连续地、匀速地为机组供应金属薄板。 预处理段:清洗被涂底板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防腐蚀和对上层漆膜的附着力。 涂装段:是整个机组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正、反两面同时涂装的二涂二烘工艺,即涂底漆(初涂)à烘烤固化à冷却à涂面漆(精涂)à烘烤固化à冷却。随产品要求不同,还可以只一涂一烘或只涂单面。涂漆时可采用逆向或顺辊涂施工。炉温分段控制,各段温度取决于所有涂料品种、底板厚度及通过烘炉的时间。 出口段:将产品分(或按要求尺寸切成单张)。 5、涂覆工艺 涂覆是指将涂料薄而均匀地涂布在被涂物表面上的工艺。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型涂料的出现和对涂层质量要求的提高,涂覆工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已逐步向自动化,无污染和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5.1 涂装方式 涂装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辊涂式、淋涂式和粉涂式。 a)辊涂式较为常用,对涂料的适应性强,涂后钢板表面质量稳定,缺点是可能出现辊印。 图2 辊涂式 图3 淋涂法 图4 粉涂式 b)淋涂式也称为幕流式,其特点是涂料容易从容器底部的缝隙中均匀流出,形成涂料幕,涂到基板上。这种方法不会出现辊印,产品多用于高档家电,但是涂布量随速度的变化波动大,工艺控制困难,尚未大规模应用于生产。 c) 粉涂式是使用高压静电把涂料粉粉末沉积附着到基板上实现涂装。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综合性能高,质量稳定,但控制难度大,因而未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还有早期采用的刷涂法,浸涂法,空气喷涂法和特种行业使用的无空气喷涂法,电泳涂效法等,不一一而叙述。目前,新建彩涂线多采用辊涂法施工。 5.2 辊涂方式 从钢和涂覆辊的相对运动方向来看辊涂分为顺涂和逆涂两种方式。 5.2.1 顺涂法:是指钢和涂覆辊的运动方向一致。其特点是:适用于低粘度涂料,一般用于薄膜型涂装。所获得的涂膜厚度为(10-20)um。涂装速度一般不超过100m/min。超过100m/min,应用逆向辊涂。与逆向辊涂机比较,涂布辊(橡胶辊)的磨耗小。 5.2.2 逆涂法:指的是钢和涂覆辊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其特点是:适用于高粘度涂料,一般用于厚膜型涂装。当然,在生产过程中,支撑辊、涂覆辊、提料辊及测量辊旋方向的不同组合,对钢漆膜厚度都会有不同的影响。 5.3 特殊彩涂产品及生产工艺 随着彩涂行业的发展,生产厂和涂料供应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开发出许多特殊彩涂产品及生产工艺,主要有:印花,热贴膜,热压花,冷贴膜,冷压花及涂蜡保护等。 6 彩涂产品发展趋势 200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彩涂钢板的生产总量将由480万吨增至800万吨,其中用于建筑业占85%,家电产品为3%,其他产品占12%。可见我国彩涂板产量不少,但是大部分产品都是通用型的,质量一般、品种单一,主要用于建筑领域,汽车、家电等高档产品依靠进口。进口量几乎占国内彩涂板市场的一半份额。这就要求我们将关注重点放在开辟新的应用领域,能够采用新技术生产具有不同使用特性和花色品种的有机涂层钢板。 6.1 新工艺 新技术 6.1.1 提高基板质量 彩涂基板一般采用冷轧钢板、热镀锌钢板、合金化板、电镀锌板、镀锌铝板等,某些高档产品以不锈钢做基板,无论采用哪种基板都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板形及尺寸精度。 6.1.2 涂料的改良 由最初的醇酸树脂、塑溶胶、聚酯树脂、高性能的含氟树脂到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环保节能型涂料的应用,涂料的不断改进使产品具备耐蚀性、抗紫外线、耐候性、耐褪色性、耐磨损性、耐指纹性、耐溶剂性等,以及最新研制成功的抗菌性、防静电、保洁性及耐黑变等彩板。 6.1.3 PET复合贴膜彩色板技术 PET是指聚乙烯对苯二(甲)酸盐,一般使用透明的25um厚的膜,PET膜广泛用作磁性录音材料、照像、包装材料等的基膜。其力学性能好,膜的硬度为1-2H;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除强碱外,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抗温性、抗污染性、抗去污性的抗溶剂性。 PET复合贴膜彩色板一种采用PET膜与油漆复合的涂装技术,透明的PET膜层压到彩涂板的表面;另一种为层压PET膜底部印画彩涂技术,用直接照像印画法将图画印到PET膜上,再用厚约5um聚乙烯类树脂粘结剂将印好的PET膜层压到涂好底漆的基板上,底漆多采用热固化的环氧树脂。 6.1.4 粉末涂敷工艺 继几年前国外粉末枪技术的应用,美国MSC研制出粉末云涂装技术:将粉末涂料在强大的静电场作用下,通过粉末旋转刷产生涂料粉末云,形成粉末云状、有很高电荷的固体涂料颗粒,飞向高速运行的基板,产生足够大的边界穿透力,由此,粉末颗粒便均匀地沉积在钢表面上,再经过固化、保温、淬水冷却处理。 此种工艺能适应高速高效涂装,产品抗腐蚀、抗划伤、抗褪色性能好、色泽均匀、环保好、成本低。 7、结语 我国彩涂板生产无论产量、质量和机组数量上均落后于世界水平,而且据专家分析,世界彩涂板生产线的开工率通常为70%~85%,我国彩涂业面临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内彩涂钢市场仍将以建筑行业为主,家电行业需求量也将明显增加,主导产品将向薄规格、高强度、耐腐蚀性的方向发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净化处理废物、废气等环保问题以及开拓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面向国内外的市场。 。

  •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

    一、国内钢材生产消费现状 1.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 我国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2005年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50%以上的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低于50%的是东北、西北地区。 (2)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本地销售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最大的是东北地区,由2004年35.3%提高到2005年45.2l%,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领下,东北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大。其次是华北地区,由49.9%提高到54.44%,提高了4.5个百分点。 (3)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9.46%,其次是华北、中南地区,约占35.44%,以上三个区域钢材消费约占全国的74.9%。 2.长条材 在2000一2005年之间,我国长条材产量比由54.1%降到50.2%,消费比由49.9%降到48.1%,产量略大。在消费增长率方面,由23.5%降到18.1%;产量增长率由23.1%降到18.9%:产销增长相当,生产消费矛盾不大。 在进出口方面,进口增长了110.5%,出口增长了314.8%。净出口量增长了554.4%。结果是长条材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矛盾,而且在其它钢材价格变动时一度出现了坚挺的局面。因此,长条材适应市场能力强、产量调整快。 3.扁平材 在2000—2005年间,扁平材产量比由38.8%提高到42.8%;消费比由43.7%降到45.6%;消费增长率由66.2%降到18.6%;产量增长率由31.2%降到26.4%。 2000—2003年间扁平材消费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2004年产量高于消费增长率19个百分点,2005年又高了7.8个百分点。说明生产消费不平衡。 在进出口方面,扁平材进口量增长58.6%,出口量增长了172.5%,净进口量增长了19.1%。2000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88倍,2005年还有2.66倍。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仍在增长,表现出扁平材生产大于消费,矛盾突出。 4.钢管 在2000-2005年间,钢管产量比由7.1%增到7.3%;消费比由6.5%降到6.3%。消费增长率由11.4%降到11.3%,产量增长率由10.4%提高到18.5%,结果是生产大于消费。 在进出口方面,钢管进口增长64.7%,出口增长321.4%,净出口量增长了1310.7%。2000年出口是进口量的1.26倍,2005年增长为3.22倍,缓解了国内钢管供求矛盾。 5.进出口影响度 出口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扁平材出口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27.3%,长条材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22.2%,钢管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74.7%。 6.消费增长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 扁平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82.8%,长条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92.2%,钢管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60.8%。 由此看出,出口能平衡国内资源增量。如果没有出口,国内钢材总体是过剩的。 二、建设用钢材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中厚板生产消费。我国中厚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40%左右,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各约占17%一18%,其它各区域消费比重都在10%以下,最低是西北地区。 2.型材生产消费。大型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而且增长最快。华北、中南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中小型钢材和棒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5%左右。东北地区增长较快,到2005年占全国比重增长到20%左右。 3.螺纹钢筋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6%左右。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占全国的20%、18%左右。 4.线材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8%左右。华北、中南地区各占17%一18%左右。 5.镀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中南占23%,其它各区域低于10%。 6.彩色涂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67%一71%左右。华北占12%、中南占8%左右、西南占7%、东北占3.8%、西北占不足1%。 以上钢材品种消费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钢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各种钢材品种消费比重都在35%以上,其次是中南、华北、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区域也是华东地区,“十五”期间平均约占全国比重37%左右,其次是中南地区约占22%左右,华北占14%左右,西南10%左右,西北6%左右。 华东地区消费了大量建设用钢材,原因是到2004年,华东地区建筑房屋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9%,而其次的中南地区仅约20%左右,华北和西南各约ll%左右,东北约5%,西北约4%。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平均约占17.7%,2005年约17.8%,最高的2004年占18.8%。 房地产开发用钢占全国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2000—2004年平均约占18.25%。 而且房地产开发用钢影响越来越大。1999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业施工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其中商品住宅的施工面积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9年时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68.8%,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为23.5%,到2004年,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下降为57.8%,而其中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上升为49.7%。 房地产开发用钢自东部向西部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影响大,西部地区影响小。原因是东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53%一56%,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54.2%一58.2%。 西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60.6%一67.2%,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37.9%—44.4%。 广东、海南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分别是50.1%、60.9%,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62.3%、57.1%。 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约64.1%一75%,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21%一45%。 我国各区域建设用钢不同特点是:重工业区域用钢多,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单位建筑施工面积用钢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扁平材、钢管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扁平材生产消费 扁平材(中厚板、薄板、镀涂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及钢)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五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42%左右。其次是中南和华北地区,各占约18%一19%左右。 热轧宽薄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21.6%,华北占15.6%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中南约占20.4%,华北约占15.6%。 冷轧宽薄板(含镀涂层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50.7%左右。其次是中南19.1%,华北、东北各占8%一9%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51.3%,中南约占17.8%,华北约占9.1%,东北约占8.1%。 扁平材尤其是薄板材品种消费的主要流向与区域工业发展进程有关。2000年以来,华东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2.9%,中南约占24.3%,华北占13.1%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9%,中南约占23.9%,华北占14.4%左右。 扁平材品种消费与区域工业结构有关。到2005年,全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关系为31:69,其中华东35:65,中南、西南地区分别为37:63,华北为20:80,东北为16:84,西北为13:87,各区域轻重工业结构明显不同。 薄板材特别是冷轧、镀层等板材产品消费大的地区是轻工业发达地区。其中,华东地区轻工业占全国比重为51.2%,中南占29.0%,华北占9.3%,西南占7.8%,东北占5.0%,西北占2.0%。 出口贸易多少也决定了区域消费的大小,出口结构的不同也显示了消费结构的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区,2000年以来,平均分别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5.4%、35.3%。华东地区是增长趋势,中南地区是下降趋势。其它区域比重基本没变,都在10%以内。出口经济动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来对钢铁材料消费增加。 出口结构的不同来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从区域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看,最大的是华东约占全国50%,其次是中南约占39.4%。从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El占全国比重看,华东地区占49.2%,中南地区占39.1%。同时,由于出口结构的不同来的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因而各地区出口额也有较大不同。出口额较大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都超过50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46%--69%。其次是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出口额都超过2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9%--35%,其中天津占67.5%。 钢也是扁平材消费中的主要品种。钢消费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地区,近四年平均各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13.4%左右。到2005年,华北约占39.4%,华东约占33.8%,中南约占14.7%。 焊接钢管是板材特别是钢的主要消费者。2005年华北地区焊管产量达到了810.7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1%,是钢在该区域消费的主要去向。华东地区焊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20%,中南地区占10%,东北地区占8%。 焊接钢管是板材的下游产品,产量高消费也大。焊管消费较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平均占22.7%,华东占20.7%。中南占17.8%。 2.钢管现有生产消费 到2005年,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680万吨,增长了180.0%,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了183.7%(按统计快报)。 无缝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632万吨,增长了152.4%;焊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048万吨,增长了202.0%。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平均为6.97%,其中无缝钢管占2.62%,焊管占4.35%。2000年,无缝钢管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为3.16%,焊管占3.95%,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8%,焊管占4.2%。因此,焊管比无缝钢管产量增长快,焊管产量比重提高,无缝钢管比重减小。 到2005年,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1479万吨,增长了157.5%,同期,钢材总消费量增长了167.8%(按统计快报)。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201万吨,增长率高22.4个百分点。 无缝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558万吨,增长了133.4%;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75万吨,增长率高19.0个百分点。焊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921万吨,增长了176.8%。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127万吨,增长率高25.2个百分点。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平均为6.51%,其中无缝钢管占2.76%,焊管占3.75%。与产量相比,产量比高0.72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高0.27个百分点、焊管0.45个百分点。 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6%,焊管占3.70%,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0和0.26个百分点;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58%,焊管占3.82%,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3和0.45个百分点。 焊管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长快。焊管消费比重提高,无缝钢管减小。焊管供求矛盾扩大比无缝钢管大。 钢管现有消费区域流向。2005年与2000年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增加了179万吨、79万吨、56万吨,增长了128.8%、68.1%、115.5%.其它区年消费量增加约20多万吨。 钢管现有消费产业影响。2000—2005年钢管消费增长率平均约31.5%,万元GDP钢管消费强度为12kg/万元,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为30.8kg/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7.4kg/万元,万元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07.8kg/万元。 从钢管消费增长率与万元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钢管消费增长率与建筑业钢管消费强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工业仍然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但对钢管数量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减少的趋势也不明显(2005年比2004年有所减低),反映出工业发展对钢管消费需求是平稳的。投资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钢管消费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长,近年来,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也没有改变。 钢管这种消费变化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将会延续,特别是影响钢管消费需求较大的建筑业仍将是推动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工业产业的发展将使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3.固定资产投资 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消费关联度最大。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中比重的变化。日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超过30%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导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调整过剩能力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日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在1973年达到最高36.4%,2003年降低到24.1%。 到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了51.5%,比2003年的42.84%又提高了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吗?国内消费的增减要特别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如果按前面所提到的每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钢消费强度测算,按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604亿元,投资增长超过11.29%,投资额增加10000亿元,相应钢消费量应增加3940万吨,其中长条材消费量将增加2050万吨,实际会不会是这样呢?因此,除了看投资额和增长率的大小外,更要研究投资结构和方向。 从国家发改委冶金处在编制规划时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测中所测算的近年来因使用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钢消费增长快速与使用国债有密切关系,如果扣除这一促进因素,钢消费达到已有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1998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2003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人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2001年,国债共支持了47家钢铁企业,组织实施了82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50亿元。 目前在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国债的拉动作用还会有前几年那么大吗?过去是因为有项目而没有投资,发国债买土地,而现在是有投资没有项目。 即使国债的直接拉动没有以前大,但其投资方向对社会投资也具有引领作用。 2003—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了14911亿元,其中7个主要行业投资增加了12987亿元,占全国新增投资额的87.1%,可见这些行业是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又是钢消费的主要用户,特别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输送管道、水利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是钢消费的大户,如据测算,2004年建设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比重为64%。问题是今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否还是如此呢?投资的目的不单是建铁路、高速公路,其中工业建设过后必将来工业生产的增长。所以,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对钢消费的影响一是看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二是看投资方向和结构。这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能够看出。 四、区域市场的变化 区域市场层次性来的钢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拉动作用不同。从国内市场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六省一市是国内钢材消费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占全国总消费的比重均在10%以下。 从供求上看,钢材的加工能力大于本区域市场消费的区域是华北、东北地区,而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均不能满足。总量上、地区间存在差距,有的多有的不能自给。 扁平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44.9%、中南地区占21.7%。长条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39.9%、中南地区占17.5%。 经济发展动钢材品种消费区域的移动,目前消费较大的区域今后消费增长将减缓,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适当加快。 梯型市场导致钢铁企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同区域企业和不同结构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差异,面对的市场是不同的。 消费市场的层次性影响着区域市场品种消费结构。 一是区域制造业的集中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汇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 除了占有比重的变化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区域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如:电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1999年时为28.1%,到2004年为28.4%;彩色电视机1999年时为46.9%,2004年为49.5%;汽车由0.9%提高到5.5%,而像家用洗衣机由19.7下降到7.8%,产量也由原来的264.94万台下降到2004年的184.03万台。可以看出有的略有发展,有的逐惭缩小,而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提高。 下游用户产品的这种产业变化和转移,将来钢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等与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等都在全世界范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今后,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优惠政策到期了,工人工资也涨了,其它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做不做这些东西?落后地区要发展也会有政策,为什么到广东、江浙打工?因此,产业转移造成区域钢材品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二是下游企业规模的集中 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2004年中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达到507万和230多万辆。而国内前五家汽车企业集团产销量均已超过50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60%。 三是一些制造业发展将逐步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 如机械、汽车、造船等。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着区域市场消费和结构变化。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有利的环境之中。 经济发展是钢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5.1%。我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9.9%。 钢铁产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增长期与稳定增长期的转折点在哪里?“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将决定着钢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化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快速增长期有多长,稳定增长期什么时间开始?现在是什么时期?后发展区域是存在的,是不是也有先工业化、城镇化率很高的区域?这些都能对钢需求及其结构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的演变是:计划经济下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封闭环境下自主开发。然后是走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引进。再其后,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创新。在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的过程中,相对应的钢铁产品是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数量品种矛盾,品种质量矛盾,乃至升级换代、绿色产品。 200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钢消费强度对比,超过世界平均值,超过俄罗斯、巴西,已经与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乌克兰等相近,但人均GDP不是一个数量级(2004年人均GDPl0923元/人,钢消费228.6kg/人)。 今后,中国的需求趋势是什么? 五、钢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2.中国钢铁工业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立足点,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坚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到2005年落后和工序能力不配套的产能约7000多万吨。 4.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钢铁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对钢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企业综合实力、资源占有及规模都有所不同;不同企业条件要发展不同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分区域、分企业、分不同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发展是必要的。 5.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水平。主要是工艺装备、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品种,提高质量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 7.实施全球性资源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建设海外供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8.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大型企业集团。 9.全面推进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 。

  •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

    一、国内钢材生产消费现状 1.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 我国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2005年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50%以上的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低于50%的是东北、西北地区。 (2)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本地销售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最大的是东北地区,由2004年35.3%提高到2005年45.2l%,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领下,东北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大。其次是华北地区,由49.9%提高到54.44%,提高了4.5个百分点。 (3)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9.46%,其次是华北、中南地区,约占35.44%,以上三个区域钢材消费约占全国的74.9%。 2.长条材 在2000一2005年之间,我国长条材产量比由54.1%降到50.2%,消费比由49.9%降到48.1%,产量略大。在消费增长率方面,由23.5%降到18.1%;产量增长率由23.1%降到18.9%:产销增长相当,生产消费矛盾不大。 在进出口方面,进口增长了110.5%,出口增长了314.8%。净出口量增长了554.4%。结果是长条材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矛盾,而且在其它钢材价格变动时一度出现了坚挺的局面。因此,长条材适应市场能力强、产量调整快。 3.扁平材 在2000—2005年间,扁平材产量比由38.8%提高到42.8%;消费比由43.7%降到45.6%;消费增长率由66.2%降到18.6%;产量增长率由31.2%降到26.4%。 2000—2003年间扁平材消费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2004年产量高于消费增长率19个百分点,2005年又高了7.8个百分点。说明生产消费不平衡。 在进出口方面,扁平材进口量增长58.6%,出口量增长了172.5%,净进口量增长了19.1%。2000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88倍,2005年还有2.66倍。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仍在增长,表现出扁平材生产大于消费,矛盾突出。 4.钢管 在2000-2005年间,钢管产量比由7.1%增到7.3%;消费比由6.5%降到6.3%。消费增长率由11.4%降到11.3%,产量增长率由10.4%提高到18.5%,结果是生产大于消费。 在进出口方面,钢管进口增长64.7%,出口增长321.4%,净出口量增长了1310.7%。2000年出口是进口量的1.26倍,2005年增长为3.22倍,缓解了国内钢管供求矛盾。 5.进出口影响度 出口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扁平材出口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27.3%,长条材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22.2%,钢管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74.7%。 6.消费增长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 扁平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82.8%,长条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92.2%,钢管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60.8%。 由此看出,出口能平衡国内资源增量。如果没有出口,国内钢材总体是过剩的。 二、建设用钢材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中厚板生产消费。我国中厚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40%左右,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各约占17%一18%,其它各区域消费比重都在10%以下,最低是西北地区。 2.型材生产消费。大型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而且增长最快。华北、中南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中小型钢材和棒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5%左右。东北地区增长较快,到2005年占全国比重增长到20%左右。 3.螺纹钢筋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6%左右。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占全国的20%、18%左右。 4.线材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8%左右。华北、中南地区各占17%一18%左右。 5.镀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中南占23%,其它各区域低于10%。 6.彩色涂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67%一71%左右。华北占12%、中南占8%左右、西南占7%、东北占3.8%、西北占不足1%。 以上钢材品种消费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钢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各种钢材品种消费比重都在35%以上,其次是中南、华北、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区域也是华东地区,“十五”期间平均约占全国比重37%左右,其次是中南地区约占22%左右,华北占14%左右,西南10%左右,西北6%左右。 华东地区消费了大量建设用钢材,原因是到2004年,华东地区建筑房屋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9%,而其次的中南地区仅约20%左右,华北和西南各约ll%左右,东北约5%,西北约4%。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平均约占17.7%,2005年约17.8%,最高的2004年占18.8%。 房地产开发用钢占全国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2000—2004年平均约占18.25%。 而且房地产开发用钢影响越来越大。1999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业施工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其中商品住宅的施工面积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9年时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68.8%,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为23.5%,到2004年,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下降为57.8%,而其中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上升为49.7%。 房地产开发用钢自东部向西部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影响大,西部地区影响小。原因是东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53%一56%,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54.2%一58.2%。 西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60.6%一67.2%,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37.9%—44.4%。 广东、海南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分别是50.1%、60.9%,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62.3%、57.1%。 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约64.1%一75%,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21%一45%。 我国各区域建设用钢不同特点是:重工业区域用钢多,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单位建筑施工面积用钢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扁平材、钢管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扁平材生产消费 扁平材(中厚板、薄板、镀涂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及钢)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五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42%左右。其次是中南和华北地区,各占约18%一19%左右。 热轧宽薄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21.6%,华北占15.6%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中南约占20.4%,华北约占15.6%。 冷轧宽薄板(含镀涂层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50.7%左右。其次是中南19.1%,华北、东北各占8%一9%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51.3%,中南约占17.8%,华北约占9.1%,东北约占8.1%。 扁平材尤其是薄板材品种消费的主要流向与区域工业发展进程有关。2000年以来,华东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2.9%,中南约占24.3%,华北占13.1%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9%,中南约占23.9%,华北占14.4%左右。 扁平材品种消费与区域工业结构有关。到2005年,全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关系为31:69,其中华东35:65,中南、西南地区分别为37:63,华北为20:80,东北为16:84,西北为13:87,各区域轻重工业结构明显不同。 薄板材特别是冷轧、镀层等板材产品消费大的地区是轻工业发达地区。其中,华东地区轻工业占全国比重为51.2%,中南占29.0%,华北占9.3%,西南占7.8%,东北占5.0%,西北占2.0%。 出口贸易多少也决定了区域消费的大小,出口结构的不同也显示了消费结构的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区,2000年以来,平均分别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5.4%、35.3%。华东地区是增长趋势,中南地区是下降趋势。其它区域比重基本没变,都在10%以内。出口经济动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来对钢铁材料消费增加。 出口结构的不同来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从区域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看,最大的是华东约占全国50%,其次是中南约占39.4%。从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El占全国比重看,华东地区占49.2%,中南地区占39.1%。同时,由于出口结构的不同来的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因而各地区出口额也有较大不同。出口额较大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都超过50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46%--69%。其次是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出口额都超过2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9%--35%,其中天津占67.5%。 钢也是扁平材消费中的主要品种。钢消费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地区,近四年平均各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13.4%左右。到2005年,华北约占39.4%,华东约占33.8%,中南约占14.7%。 焊接钢管是板材特别是钢的主要消费者。2005年华北地区焊管产量达到了810.7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1%,是钢在该区域消费的主要去向。华东地区焊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20%,中南地区占10%,东北地区占8%。 焊接钢管是板材的下游产品,产量高消费也大。焊管消费较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平均占22.7%,华东占20.7%。中南占17.8%。 2.钢管现有生产消费 到2005年,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680万吨,增长了180.0%,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了183.7%(按统计快报)。 无缝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632万吨,增长了152.4%;焊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048万吨,增长了202.0%。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平均为6.97%,其中无缝钢管占2.62%,焊管占4.35%。2000年,无缝钢管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为3.16%,焊管占3.95%,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8%,焊管占4.2%。因此,焊管比无缝钢管产量增长快,焊管产量比重提高,无缝钢管比重减小。 到2005年,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1479万吨,增长了157.5%,同期,钢材总消费量增长了167.8%(按统计快报)。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201万吨,增长率高22.4个百分点。 无缝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558万吨,增长了133.4%;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75万吨,增长率高19.0个百分点。焊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921万吨,增长了176.8%。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127万吨,增长率高25.2个百分点。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平均为6.51%,其中无缝钢管占2.76%,焊管占3.75%。与产量相比,产量比高0.72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高0.27个百分点、焊管0.45个百分点。 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6%,焊管占3.70%,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0和0.26个百分点;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58%,焊管占3.82%,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3和0.45个百分点。 焊管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长快。焊管消费比重提高,无缝钢管减小。焊管供求矛盾扩大比无缝钢管大。 钢管现有消费区域流向。2005年与2000年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增加了179万吨、79万吨、56万吨,增长了128.8%、68.1%、115.5%.其它区年消费量增加约20多万吨。 钢管现有消费产业影响。2000—2005年钢管消费增长率平均约31.5%,万元GDP钢管消费强度为12kg/万元,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为30.8kg/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7.4kg/万元,万元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07.8kg/万元。 从钢管消费增长率与万元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钢管消费增长率与建筑业钢管消费强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工业仍然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但对钢管数量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减少的趋势也不明显(2005年比2004年有所减低),反映出工业发展对钢管消费需求是平稳的。投资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钢管消费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长,近年来,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也没有改变。 钢管这种消费变化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将会延续,特别是影响钢管消费需求较大的建筑业仍将是推动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工业产业的发展将使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3.固定资产投资 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消费关联度最大。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中比重的变化。日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超过30%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导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调整过剩能力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日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在1973年达到最高36.4%,2003年降低到24.1%。 到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了51.5%,比2003年的42.84%又提高了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吗?国内消费的增减要特别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如果按前面所提到的每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钢消费强度测算,按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604亿元,投资增长超过11.29%,投资额增加10000亿元,相应钢消费量应增加3940万吨,其中长条材消费量将增加2050万吨,实际会不会是这样呢?因此,除了看投资额和增长率的大小外,更要研究投资结构和方向。 从国家发改委冶金处在编制规划时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测中所测算的近年来因使用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钢消费增长快速与使用国债有密切关系,如果扣除这一促进因素,钢消费达到已有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1998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2003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人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2001年,国债共支持了47家钢铁企业,组织实施了82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50亿元。 目前在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国债的拉动作用还会有前几年那么大吗?过去是因为有项目而没有投资,发国债买土地,而现在是有投资没有项目。 即使国债的直接拉动没有以前大,但其投资方向对社会投资也具有引领作用。 2003—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了14911亿元,其中7个主要行业投资增加了12987亿元,占全国新增投资额的87.1%,可见这些行业是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又是钢消费的主要用户,特别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输送管道、水利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是钢消费的大户,如据测算,2004年建设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比重为64%。问题是今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否还是如此呢?投资的目的不单是建铁路、高速公路,其中工业建设过后必将来工业生产的增长。所以,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对钢消费的影响一是看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二是看投资方向和结构。这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能够看出。 四、区域市场的变化 区域市场层次性来的钢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拉动作用不同。从国内市场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六省一市是国内钢材消费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占全国总消费的比重均在10%以下。 从供求上看,钢材的加工能力大于本区域市场消费的区域是华北、东北地区,而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均不能满足。总量上、地区间存在差距,有的多有的不能自给。 扁平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44.9%、中南地区占21.7%。长条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39.9%、中南地区占17.5%。 经济发展动钢材品种消费区域的移动,目前消费较大的区域今后消费增长将减缓,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适当加快。 梯型市场导致钢铁企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同区域企业和不同结构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差异,面对的市场是不同的。 消费市场的层次性影响着区域市场品种消费结构。 一是区域制造业的集中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汇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 除了占有比重的变化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区域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如:电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1999年时为28.1%,到2004年为28.4%;彩色电视机1999年时为46.9%,2004年为49.5%;汽车由0.9%提高到5.5%,而像家用洗衣机由19.7下降到7.8%,产量也由原来的264.94万台下降到2004年的184.03万台。可以看出有的略有发展,有的逐惭缩小,而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提高。 下游用户产品的这种产业变化和转移,将来钢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等与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等都在全世界范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今后,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优惠政策到期了,工人工资也涨了,其它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做不做这些东西?落后地区要发展也会有政策,为什么到广东、江浙打工?因此,产业转移造成区域钢材品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二是下游企业规模的集中 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2004年中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达到507万和230多万辆。而国内前五家汽车企业集团产销量均已超过50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60%。 三是一些制造业发展将逐步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 如机械、汽车、造船等。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着区域市场消费和结构变化。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有利的环境之中。 经济发展是钢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5.1%。我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9.9%。 钢铁产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增长期与稳定增长期的转折点在哪里?“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将决定着钢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化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快速增长期有多长,稳定增长期什么时间开始?现在是什么时期?后发展区域是存在的,是不是也有先工业化、城镇化率很高的区域?这些都能对钢需求及其结构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的演变是:计划经济下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封闭环境下自主开发。然后是走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引进。再其后,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创新。在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的过程中,相对应的钢铁产品是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数量品种矛盾,品种质量矛盾,乃至升级换代、绿色产品。 200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钢消费强度对比,超过世界平均值,超过俄罗斯、巴西,已经与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乌克兰等相近,但人均GDP不是一个数量级(2004年人均GDPl0923元/人,钢消费228.6kg/人)。 今后,中国的需求趋势是什么? 五、钢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2.中国钢铁工业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立足点,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坚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到2005年落后和工序能力不配套的产能约7000多万吨。 4.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钢铁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对钢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企业综合实力、资源占有及规模都有所不同;不同企业条件要发展不同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分区域、分企业、分不同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发展是必要的。 5.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水平。主要是工艺装备、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品种,提高质量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 7.实施全球性资源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建设海外供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8.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大型企业集团。 9.全面推进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 。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