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江苏江山不锈钢

更新时间:2024-04-24

快讯播报

江苏江山不锈钢快讯

2024-04-24 10:41

4月24日,江苏无锡双相钢热轧不锈钢价格:2205五尺毛边4-6mm太钢26100,平;2205五尺毛边4-10mm东特25300,平;2205五尺毛边3-10mm鼎信25300,平;S32001五尺毛边3-6mm11400,平。(单位:元/吨)

2024-04-24 10:35

4月24日,江苏无锡双相钢冷轧不锈钢价格:2205四尺切边酒钢基价29550,平;S32001四尺切边甬金基价12200,平。(单位:元/吨)

2024-04-24 09:35

4月24日无锡不锈钢无缝管TP304 Φ108*4 价格:江苏班德瑞17800,涨300;TP316LΦ108*4价格:江苏班德瑞31700,平。(单位:元/吨)

2024-04-24 09:33

4月24日无锡不锈钢焊管304Ф108*4价格:毛坯无锡鸿蒙14600,平;酸洗江苏班德瑞16650,平;无锡新瑞祥15600,平;316LФ108*4无锡鸿蒙26200,平。(单位:元/吨)

2024-04-24 09:30

4月24日无锡不锈钢焊管304Ф108*4价格:毛坯无锡鸿蒙14600,平;酸洗江苏班德瑞15850,平;无锡新瑞祥15600,平;316LФ108*4无锡鸿蒙26200,平。(单位:元/吨)

江苏江山不锈钢价格行情

点击加载更多

江苏江山不锈钢相关资讯

  • 重庆公布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清单,总投资约4.4万亿元

  • 黔东南州闽山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确认赞助2024年国际铁合金及不锈钢产业年会

    黔东南州闽山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确认赞助2024年国际铁合金及不锈钢产业年会,由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钢铁网)主办,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国际锰协会协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际镍协会支持,江苏对外经贸股份有限公司、百色市必晟矿业有限公司、广西田东晟锦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必晟矿业有限公司、无锡鑫时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黔东南州闽山宏新材料有限公司、金石资源(天津)有限公司、广西厚荣贸易有限公司赞助 ,郑州商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指导,河钢、宝钢、首钢、沙钢、鞍本等众多钢厂支持的“2024年国际铁合金及不锈钢产业年会”将于2023年11月15日-17日在南京盛大召开! -点击此处了解会议详情- 我公司前身是麻江山宏冶金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碧波工业园区,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及经营锰硅、碳锰、铬铁、镍铁等合金产品,采购销售锰矿石、铁矿石、硅石、焦炭等矿产品。

  • 2021年浙江省清洁生产企业名单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等文件要求,省经信厅组织2021年度全省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核查工作,经对各地审核推荐1215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组织开展了资料核查和专家评审拟定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04家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11家未通过验收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2年7月14日至2022年7月21日单位或者个人如对公示名单持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实名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请社会各界监督。

  • Mysteel:镍产业链下游之不锈钢详解

    由于民营企业机制的灵活性,以及创新发展快于传统国营企业,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已成为中国不锈钢市场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主要不锈钢生产基地产能占比 从以上主流生产基地的钢厂分布可知,在我国福建、两广、江苏、山东、山西等地,不锈钢产能较为集中,炼钢产能较大,前五大生产基地钢厂的产能占比高达77%,且其中民营钢厂占据了半壁江山

  • 117家上榜!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加快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第三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1〕70号)要求,经企业自评估、地方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等117家企业为第三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现予公布。

  • 南通市2020-2021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拟豁免名单公示

    公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8 通州区 江苏华电通州热电有限公司 高新区华通路1000号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2款 220MW燃气机组2套、236t/h余热锅炉2台 环保信任企业 9 通州区 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南通市通州区金桥路 铝冶炼 达到《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 2020 年修订版) 》规定的B级水平,且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7款 18台套熔化炉 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铝及铝合金制造 10 通州区 南通众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杏园西路1008号 铝冶炼 达到《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 2020 年修订版) 》规定的B级水平,且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7款 铝锭铝液生产线 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铝及铝合金制造 11 通州区 富加宜电子(南通)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经济开发区青岛路990号 其他电子元件制造 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回流焊生产线 环保信任企业 12 通州区 南通森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希望大道9号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冰箱拆解流水线 环保信任企业 13 通州区 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鹏程大道999号 钢压延加工 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7款 冷轧机 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高品质不锈钢加工 14 开发区 南通美亚热电有限公司 中央路12号 热电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1款 4台机组共6.3万千瓦时,6台锅炉共800吨/小时 公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15 开发区 南通升达废料处理有限公司 江旺路9号 环境治理业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1款 危废焚烧线、医疗废物蒸煮车间 危废焚烧企业 16 开发区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山路998号 热电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1款 热电生产线,7台锅炉 公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17 开发区 东艾科尖端薄膜(南通)有限公司 和兴路208号 电子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7款 TFT-LCD显示屏材料生产线 补充《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具体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 18 开发区 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 瑞兴路301号 纺织业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织布和染色生产线 环保信任企业 19 开发区 南通帝人有限公司 中央路19号 纺织业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染色、涂层生产线(8台定型机、2台涂层机) 环保信任企业 20 开发区 迈图高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江海路9号 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高温硫化硅橡胶生产线 环保信任企业 21 开发区 江苏王子制纸有限公司 通达路18号 制浆造纸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1条高档纸生产线、2条生活用纸原纸生产线、2台(200t/h)燃煤锅炉 环保信任企业 22 开发区 申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申华路1号 合成橡胶 达到《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规定的B级水平且满足《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丁苯橡胶生产装置 环保信任企业 23 如东县 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 沿海经济开发区通海五路 化学农药制造 达到《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规定的B级水平且满足《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二)项第1款 年产800吨联苯菊酯生产线、5000吨贲亭酸甲酯生产线、25000吨麦草畏生产线、600吨氟啶胺生产线、50吨避蚊胺生产线、2600吨卫生用拟除虫菊酯生产线、300吨抗倒酯生产线、1000吨吡唑醚菌酯生产线、10825吨拟除虫菊酯类生产线、50吨噁虫酮生产线、200吨噻苯隆生产线、2000吨丙环唑生产线、200吨氟啶脲生产线、500吨高效盖草能生产线、1000吨苯醚甲环唑生产线、15000吨危险废物焚烧线 环保信任企业 24 如东县 如东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如东县掘港镇友谊西路188号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1款 4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公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25 如东县 如东洋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三路二号 热电联产 《豁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第1款 15MW发电机组2台,25MW发电机组2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3台,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

  • 韩国不锈钢企业组团考察无锡不锈钢市场

    占据中国不锈钢不锈钢贸易加工流通量半壁江山的无锡不锈钢行业,近年来,呈现跨越式、蓬勃发展的态势,令国际同行业密切关注 韩国钢铁行业考察团就不锈钢电子商务的跨国交易相关问题与江苏东方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总经理王永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 兴化-戴南不锈钢产品展销会见闻

    兴化已逾两千多年的历史,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的腹部,人文荟萃、物阜民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农业用地195万亩,河网水面87万亩,泰州第一、全省第四;全市人口155万居全省第三,现辖34个乡镇,戴南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乡镇,戴南镇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兴化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其支柱产业当属不锈钢产业,不锈钢产量在江苏省名列前茅。

  • 24日无锡430资源状况和价格评述

    Mybuxiu讯:今日,无锡市场430/2B主流成交价酒钢为12000元/吨,宝钢主流成交价为11700元/吨,宝新主流成交价为12300元/吨,与昨日持平今日国内高碳铬铁保持平稳,江苏地区FeCr55C800的报价在9500-9700元/基吨,山西地区FeCr55C800的出厂价格报至9700-10000元/基吨左右按照本月两大钢厂的采购情况分析,市场上不少供货商都有甩货大型不锈钢厂的现象,山西大厂供应量占本月太钢3月高碳铬铁采购总量的大半壁江山

  • 24日无锡430资源状况和价格评述

    Mybuxiu讯:今日,无锡市场430/2B主流成交价酒钢为12000元/吨,宝钢主流成交价为11700元/吨,宝新主流成交价为12300元/吨,与昨日持平今日国内高碳铬铁保持平稳,江苏地区FeCr55C800的报价在9500-9700元/基吨,山西地区FeCr55C800的出厂价格报至9700-10000元/基吨左右按照本月两大钢厂的采购情况分析,市场上不少供货商都有甩货大型不锈钢厂的现象,山西大厂供应量占本月太钢3月高碳铬铁采购总量的大半壁江山

  •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

    一、国内钢材生产消费现状 1.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 我国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2005年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50%以上的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低于50%的是东北、西北地区。 (2)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本地销售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最大的是东北地区,由2004年35.3%提高到2005年45.2l%,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领下,东北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大。其次是华北地区,由49.9%提高到54.44%,提高了4.5个百分点。 (3)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9.46%,其次是华北、中南地区,约占35.44%,以上三个区域钢材消费约占全国的74.9%。 2.长条材 在2000一2005年之间,我国长条材产量比由54.1%降到50.2%,消费比由49.9%降到48.1%,产量略大。在消费增长率方面,由23.5%降到18.1%;产量增长率由23.1%降到18.9%:产销增长相当,生产消费矛盾不大。 在进出口方面,进口增长了110.5%,出口增长了314.8%。净出口量增长了554.4%。结果是长条材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矛盾,而且在其它钢材价格变动时一度出现了坚挺的局面。因此,长条材适应市场能力强、产量调整快。 3.扁平材 在2000—2005年间,扁平材产量比由38.8%提高到42.8%;消费比由43.7%降到45.6%;消费增长率由66.2%降到18.6%;产量增长率由31.2%降到26.4%。 2000—2003年间扁平材消费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2004年产量高于消费增长率19个百分点,2005年又高了7.8个百分点。说明生产消费不平衡。 在进出口方面,扁平材进口量增长58.6%,出口量增长了172.5%,净进口量增长了19.1%。2000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88倍,2005年还有2.66倍。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仍在增长,表现出扁平材生产大于消费,矛盾突出。 4.钢管 在2000-2005年间,钢管产量比由7.1%增到7.3%;消费比由6.5%降到6.3%。消费增长率由11.4%降到11.3%,产量增长率由10.4%提高到18.5%,结果是生产大于消费。 在进出口方面,钢管进口增长64.7%,出口增长321.4%,净出口量增长了1310.7%。2000年出口是进口量的1.26倍,2005年增长为3.22倍,缓解了国内钢管供求矛盾。 5.进出口影响度 出口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扁平材出口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27.3%,长条材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22.2%,钢管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74.7%。 6.消费增长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 扁平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82.8%,长条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92.2%,钢管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60.8%。 由此看出,出口能平衡国内资源增量。如果没有出口,国内钢材总体是过剩的。 二、建设用钢材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中厚板生产消费。我国中厚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40%左右,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各约占17%一18%,其它各区域消费比重都在10%以下,最低是西北地区。 2.型材生产消费。大型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而且增长最快。华北、中南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中小型钢材和棒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5%左右。东北地区增长较快,到2005年占全国比重增长到20%左右。 3.螺纹钢筋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6%左右。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占全国的20%、18%左右。 4.线材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8%左右。华北、中南地区各占17%一18%左右。 5.镀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中南占23%,其它各区域低于10%。 6.彩色涂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67%一71%左右。华北占12%、中南占8%左右、西南占7%、东北占3.8%、西北占不足1%。 以上钢材品种消费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钢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各种钢材品种消费比重都在35%以上,其次是中南、华北、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区域也是华东地区,“十五”期间平均约占全国比重37%左右,其次是中南地区约占22%左右,华北占14%左右,西南10%左右,西北6%左右。 华东地区消费了大量建设用钢材,原因是到2004年,华东地区建筑房屋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9%,而其次的中南地区仅约20%左右,华北和西南各约ll%左右,东北约5%,西北约4%。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平均约占17.7%,2005年约17.8%,最高的2004年占18.8%。 房地产开发用钢占全国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2000—2004年平均约占18.25%。 而且房地产开发用钢影响越来越大。1999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业施工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其中商品住宅的施工面积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9年时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68.8%,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为23.5%,到2004年,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下降为57.8%,而其中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上升为49.7%。 房地产开发用钢自东部向西部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影响大,西部地区影响小。原因是东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53%一56%,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54.2%一58.2%。 西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60.6%一67.2%,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37.9%—44.4%。 广东、海南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分别是50.1%、60.9%,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62.3%、57.1%。 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约64.1%一75%,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21%一45%。 我国各区域建设用钢不同特点是:重工业区域用钢多,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单位建筑施工面积用钢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扁平材、钢管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扁平材生产消费 扁平材(中厚板、薄板、镀涂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及带钢)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五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42%左右。其次是中南和华北地区,各占约18%一19%左右。 热轧宽薄板卷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21.6%,华北占15.6%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中南约占20.4%,华北约占15.6%。 冷轧宽薄板卷(含镀涂层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50.7%左右。其次是中南19.1%,华北、东北各占8%一9%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51.3%,中南约占17.8%,华北约占9.1%,东北约占8.1%。 扁平材尤其是薄板材品种消费的主要流向与区域工业发展进程有关。2000年以来,华东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2.9%,中南约占24.3%,华北占13.1%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9%,中南约占23.9%,华北占14.4%左右。 扁平材品种消费与区域工业结构有关。到2005年,全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关系为31:69,其中华东35:65,中南、西南地区分别为37:63,华北为20:80,东北为16:84,西北为13:87,各区域轻重工业结构明显不同。 薄板材特别是冷轧、镀层等板材产品消费大的地区是轻工业发达地区。其中,华东地区轻工业占全国比重为51.2%,中南占29.0%,华北占9.3%,西南占7.8%,东北占5.0%,西北占2.0%。 出口贸易多少也决定了区域消费的大小,出口结构的不同也显示了消费结构的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区,2000年以来,平均分别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5.4%、35.3%。华东地区是增长趋势,中南地区是下降趋势。其它区域比重基本没变,都在10%以内。出口经济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带来对钢铁材料消费增加。 出口结构的不同带来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从区域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看,最大的是华东约占全国50%,其次是中南约占39.4%。从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El占全国比重看,华东地区占49.2%,中南地区占39.1%。同时,由于出口结构的不同带来的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因而各地区出口额也有较大不同。出口额较大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都超过50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46%--69%。其次是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出口额都超过2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9%--35%,其中天津占67.5%。 带钢也是扁平材消费中的主要品种。带钢消费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地区,近四年平均各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13.4%左右。到2005年,华北约占39.4%,华东约占33.8%,中南约占14.7%。 焊接钢管是板带材特别是带钢的主要消费者。2005年华北地区焊管产量达到了810.7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1%,是带钢在该区域消费的主要去向。华东地区焊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20%,中南地区占10%,东北地区占8%。 焊接钢管是板带材的下游产品,产量高消费也大。焊管消费较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平均占22.7%,华东占20.7%。中南占17.8%。 2.钢管现有生产消费 到2005年,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680万吨,增长了180.0%,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了183.7%(按统计快报)。 无缝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632万吨,增长了152.4%;焊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048万吨,增长了202.0%。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平均为6.97%,其中无缝钢管占2.62%,焊管占4.35%。2000年,无缝钢管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为3.16%,焊管占3.95%,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8%,焊管占4.2%。因此,焊管比无缝钢管产量增长快,焊管产量比重提高,无缝钢管比重减小。 到2005年,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1479万吨,增长了157.5%,同期,钢材总消费量增长了167.8%(按统计快报)。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201万吨,增长率高22.4个百分点。 无缝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558万吨,增长了133.4%;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75万吨,增长率高19.0个百分点。焊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921万吨,增长了176.8%。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127万吨,增长率高25.2个百分点。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平均为6.51%,其中无缝钢管占2.76%,焊管占3.75%。与产量相比,产量比高0.72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高0.27个百分点、焊管0.45个百分点。 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6%,焊管占3.70%,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0和0.26个百分点;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58%,焊管占3.82%,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3和0.45个百分点。 焊管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长快。焊管消费比重提高,无缝钢管减小。焊管供求矛盾扩大比无缝钢管大。 钢管现有消费区域流向。2005年与2000年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增加了179万吨、79万吨、56万吨,增长了128.8%、68.1%、115.5%.其它区年消费量增加约20多万吨。 钢管现有消费产业影响。2000—2005年钢管消费增长率平均约31.5%,万元GDP钢管消费强度为12kg/万元,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为30.8kg/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7.4kg/万元,万元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07.8kg/万元。 从钢管消费增长率与万元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钢管消费增长率与建筑业钢管消费强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工业仍然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但对钢管数量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减少的趋势也不明显(2005年比2004年有所减低),反映出工业发展对钢管消费需求是平稳的。投资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钢管消费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长,近年来,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也没有改变。 钢管这种消费变化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将会延续,特别是影响钢管消费需求较大的建筑业仍将是推动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工业产业的发展将使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3.固定资产投资 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消费关联度最大。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中比重的变化。日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超过30%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导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调整过剩能力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日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在1973年达到最高36.4%,2003年降低到24.1%。 到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了51.5%,比2003年的42.84%又提高了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吗?国内消费的增减要特别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如果按前面所提到的每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钢消费强度测算,按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604亿元,投资增长超过11.29%,投资额增加10000亿元,相应钢消费量应增加3940万吨,其中长条材消费量将增加2050万吨,实际会不会是这样呢?因此,除了看投资额和增长率的大小外,更要研究投资结构和方向。 从国家发改委冶金处在编制规划时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测中所测算的近年来因使用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钢消费增长快速与使用国债有密切关系,如果扣除这一促进因素,钢消费达到已有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1998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2003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人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2001年,国债共支持了47家钢铁企业,组织实施了82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50亿元。 目前在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国债的拉动作用还会有前几年那么大吗?过去是因为有项目而没有投资,发国债买土地,而现在是有投资没有项目。 即使国债的直接拉动没有以前大,但其投资方向对社会投资也具有引领作用。 2003—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了14911亿元,其中7个主要行业投资增加了12987亿元,占全国新增投资额的87.1%,可见这些行业是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又是钢消费的主要用户,特别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输送管道、水利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是钢消费的大户,如据测算,2004年建设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比重为64%。问题是今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否还是如此呢?投资的目的不单是建铁路、高速公路,其中工业建设过后必将带来工业生产的增长。所以,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对钢消费的影响一是看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二是看投资方向和结构。这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能够看出。 四、区域市场的变化 区域市场层次性带来的钢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拉动作用不同。从国内市场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六省一市是国内钢材消费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占全国总消费的比重均在10%以下。 从供求上看,钢材的加工能力大于本区域市场消费的区域是华北、东北地区,而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均不能满足。总量上、地区间存在差距,有的多有的不能自给。 扁平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44.9%、中南地区占21.7%。长条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39.9%、中南地区占17.5%。 经济发展带动钢材品种消费区域的移动,目前消费较大的区域今后消费增长将减缓,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适当加快。 梯型市场导致钢铁企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同区域企业和不同结构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差异,面对的市场是不同的。 消费市场的层次性影响着区域市场品种消费结构。 一是区域制造业的集中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汇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 除了占有比重的变化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区域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如:电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1999年时为28.1%,到2004年为28.4%;彩色电视机1999年时为46.9%,2004年为49.5%;汽车由0.9%提高到5.5%,而像家用洗衣机由19.7下降到7.8%,产量也由原来的264.94万台下降到2004年的184.03万台。可以看出有的略有发展,有的逐惭缩小,而江苏江山东等省均在提高。 下游用户产品的这种产业变化和转移,将带来钢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等与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等都在全世界范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今后,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优惠政策到期了,工人工资也涨了,其它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做不做这些东西?落后地区要发展也会有政策,为什么到广东、江浙打工?因此,产业转移造成区域钢材品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二是下游企业规模的集中 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2004年中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达到507万和230多万辆。而国内前五家汽车企业集团产销量均已超过50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60%。 三是一些制造业发展将逐步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 如机械、汽车、造船等。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着区域市场消费和结构变化。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有利的环境之中。 经济发展是钢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5.1%。我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9.9%。 钢铁产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增长期与稳定增长期的转折点在哪里?“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将决定着钢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化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快速增长期有多长,稳定增长期什么时间开始?现在是什么时期?后发展区域是存在的,是不是也有先工业化、城镇化率很高的区域?这些都能对钢需求及其结构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的演变是:计划经济下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封闭环境下自主开发。然后是走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引进。再其后,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创新。在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的过程中,相对应的钢铁产品是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数量品种矛盾,品种质量矛盾,乃至升级换代、绿色产品。 200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钢消费强度对比,超过世界平均值,超过俄罗斯、巴西,已经与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乌克兰等相近,但人均GDP不是一个数量级(2004年人均GDPl0923元/人,钢消费228.6kg/人)。 今后,中国的需求趋势是什么? 五、钢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2.中国钢铁工业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立足点,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坚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到2005年落后和工序能力不配套的产能约7000多万吨。 4.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钢铁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对钢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企业综合实力、资源占有及规模都有所不同;不同企业条件要发展不同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分区域、分企业、分不同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发展是必要的。 5.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水平。主要是工艺装备、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品种,提高质量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 7.实施全球性资源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建设海外供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8.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大型企业集团。 9.全面推进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 。

  • 中国区域钢材市场消费趋势

    一、国内钢材生产消费现状 1.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 我国钢材区域消费流向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2005年在本地生产销售钢材50%以上的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低于50%的是东北、西北地区。 (2)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本地销售的比例有所提高,其中最大的是东北地区,由2004年35.3%提高到2005年45.2l%,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领下,东北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大。其次是华北地区,由49.9%提高到54.44%,提高了4.5个百分点。 (3)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最大钢材消费市场,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9.46%,其次是华北、中南地区,约占35.44%,以上三个区域钢材消费约占全国的74.9%。 2.长条材 在2000一2005年之间,我国长条材产量比由54.1%降到50.2%,消费比由49.9%降到48.1%,产量略大。在消费增长率方面,由23.5%降到18.1%;产量增长率由23.1%降到18.9%:产销增长相当,生产消费矛盾不大。 在进出口方面,进口增长了110.5%,出口增长了314.8%。净出口量增长了554.4%。结果是长条材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矛盾,而且在其它钢材价格变动时一度出现了坚挺的局面。因此,长条材适应市场能力强、产量调整快。 3.扁平材 在2000—2005年间,扁平材产量比由38.8%提高到42.8%;消费比由43.7%降到45.6%;消费增长率由66.2%降到18.6%;产量增长率由31.2%降到26.4%。 2000—2003年间扁平材消费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2004年产量高于消费增长率19个百分点,2005年又高了7.8个百分点。说明生产消费不平衡。 在进出口方面,扁平材进口量增长58.6%,出口量增长了172.5%,净进口量增长了19.1%。2000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3.88倍,2005年还有2.66倍。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仍在增长,表现出扁平材生产大于消费,矛盾突出。 4.钢管 在2000-2005年间,钢管产量比由7.1%增到7.3%;消费比由6.5%降到6.3%。消费增长率由11.4%降到11.3%,产量增长率由10.4%提高到18.5%,结果是生产大于消费。 在进出口方面,钢管进口增长64.7%,出口增长321.4%,净出口量增长了1310.7%。2000年出口是进口量的1.26倍,2005年增长为3.22倍,缓解了国内钢管供求矛盾。 5.进出口影响度 出口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扁平材出口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27.3%,长条材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22.2%,钢管出口量占增量的比重为74.7%。 6.消费增长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度 扁平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82.8%,长条材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92.2%,钢管国内消费增量占2005年生产增量的比重为60.8%。 由此看出,出口能平衡国内资源增量。如果没有出口,国内钢材总体是过剩的。 二、建设用钢材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中厚板生产消费。我国中厚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40%左右,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各约占17%一18%,其它各区域消费比重都在10%以下,最低是西北地区。 2.型材生产消费。大型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而且增长最快。华北、中南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中小型钢材和棒材: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5%左右。东北地区增长较快,到2005年占全国比重增长到20%左右。 3.螺纹钢筋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6%左右。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占全国的20%、18%左右。 4.线材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38%左右。华北、中南地区各占17%一18%左右。 5.镀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49%左右。中南占23%,其它各区域低于10%。 6.彩色涂层板生产消费。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约占全国67%一71%左右。华北占12%、中南占8%左右、西南占7%、东北占3.8%、西北占不足1%。 以上钢材品种消费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钢最大消费区域是华东地区,各种钢材品种消费比重都在35%以上,其次是中南、华北、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区域也是华东地区,“十五”期间平均约占全国比重37%左右,其次是中南地区约占22%左右,华北占14%左右,西南10%左右,西北6%左右。 华东地区消费了大量建设用钢材,原因是到2004年,华东地区建筑房屋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9%,而其次的中南地区仅约20%左右,华北和西南各约ll%左右,东北约5%,西北约4%。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平均约占17.7%,2005年约17.8%,最高的2004年占18.8%。 房地产开发用钢占全国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2000—2004年平均约占18.25%。 而且房地产开发用钢影响越来越大。1999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业施工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其中商品住宅的施工面积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9年时住宅施工面积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68.8%,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为23.5%,到2004年,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下降为57.8%,而其中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上升为49.7%。 房地产开发用钢自东部向西部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影响大,西部地区影响小。原因是东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53%一56%,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54.2%一58.2%。 西部地区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比重为60.6%一67.2%,而房地产开发占住宅施工面积比重为37.9%—44.4%。 广东、海南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分别是50.1%、60.9%,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62.3%、57.1%。 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住宅占建筑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约64.1%一75%,商品住宅占住宅施工面积的比重则为21%一45%。 我国各区域建设用钢不同特点是:重工业区域用钢多,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单位建筑施工面积用钢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扁平材、钢管区域市场消费趋势 1.扁平材生产消费 扁平材(中厚板、薄板、镀涂层板、电工钢、不锈钢板及带钢)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五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42%左右。其次是中南和华北地区,各占约18%一19%左右。 热轧宽薄板卷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21.6%,华北占15.6%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中南约占20.4%,华北约占15.6%。 冷轧宽薄板卷(含镀涂层板)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地区,近四年平均占全国的比重约50.7%左右。其次是中南19.1%,华北、东北各占8%一9%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51.3%,中南约占17.8%,华北约占9.1%,东北约占8.1%。 扁平材尤其是薄板材品种消费的主要流向与区域工业发展进程有关。2000年以来,华东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2.9%,中南约占24.3%,华北占13.1%左右。到2005年,华东约占44.9%,中南约占23.9%,华北占14.4%左右。 扁平材品种消费与区域工业结构有关。到2005年,全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关系为31:69,其中华东35:65,中南、西南地区分别为37:63,华北为20:80,东北为16:84,西北为13:87,各区域轻重工业结构明显不同。 薄板材特别是冷轧、镀层等板材产品消费大的地区是轻工业发达地区。其中,华东地区轻工业占全国比重为51.2%,中南占29.0%,华北占9.3%,西南占7.8%,东北占5.0%,西北占2.0%。 出口贸易多少也决定了区域消费的大小,出口结构的不同也显示了消费结构的差异。华东和中南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区,2000年以来,平均分别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5.4%、35.3%。华东地区是增长趋势,中南地区是下降趋势。其它区域比重基本没变,都在10%以内。出口经济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带来对钢铁材料消费增加。 出口结构的不同带来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从区域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看,最大的是华东约占全国50%,其次是中南约占39.4%。从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El占全国比重看,华东地区占49.2%,中南地区占39.1%。同时,由于出口结构的不同带来的钢材品种结构消费差异,因而各地区出口额也有较大不同。出口额较大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都超过50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46%--69%。其次是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出口额都超过2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9%--35%,其中天津占67.5%。 带钢也是扁平材消费中的主要品种。带钢消费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地区,近四年平均各占全国的比重约38%左右。其次是中南占13.4%左右。到2005年,华北约占39.4%,华东约占33.8%,中南约占14.7%。 焊接钢管是板带材特别是带钢的主要消费者。2005年华北地区焊管产量达到了810.7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1%,是带钢在该区域消费的主要去向。华东地区焊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20%,中南地区占10%,东北地区占8%。 焊接钢管是板带材的下游产品,产量高消费也大。焊管消费较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平均占22.7%,华东占20.7%。中南占17.8%。 2.钢管现有生产消费 到2005年,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680万吨,增长了180.0%,同期,钢材总产量增长了183.7%(按统计快报)。 无缝钢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632万吨,增长了152.4%;焊管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1048万吨,增长了202.0%。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平均为6.97%,其中无缝钢管占2.62%,焊管占4.35%。2000年,无缝钢管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为3.16%,焊管占3.95%,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8%,焊管占4.2%。因此,焊管比无缝钢管产量增长快,焊管产量比重提高,无缝钢管比重减小。 到2005年,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1479万吨,增长了157.5%,同期,钢材总消费量增长了167.8%(按统计快报)。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201万吨,增长率高22.4个百分点。 无缝钢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558万吨,增长了133.4%;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75万吨,增长率高19.0个百分点。焊管消费量比2000年增加了921万吨,增长了176.8%。与产量相比,产量增量高127万吨,增长率高25.2个百分点。 2000-2005年,钢管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平均为6.51%,其中无缝钢管占2.76%,焊管占3.75%。与产量相比,产量比高0.72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高0.27个百分点、焊管0.45个百分点。 2000年,无缝钢管消费量占钢材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6%,焊管占3.70%,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0和0.26个百分点;到2005年无缝钢管占2.58%,焊管占3.82%,与产量相比,产量分别高0.23和0.45个百分点。 焊管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长快。焊管消费比重提高,无缝钢管减小。焊管供求矛盾扩大比无缝钢管大。 钢管现有消费区域流向。2005年与2000年比,无缝钢管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华东、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增加了179万吨、79万吨、56万吨,增长了128.8%、68.1%、115.5%.其它区年消费量增加约20多万吨。 钢管现有消费产业影响。2000—2005年钢管消费增长率平均约31.5%,万元GDP钢管消费强度为12kg/万元,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为30.8kg/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7.4kg/万元,万元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为307.8kg/万元。 从钢管消费增长率与万元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钢管消费增长率与建筑业钢管消费强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工业仍然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但对钢管数量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钢管消费强度没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减少的趋势也不明显(2005年比2004年有所减低),反映出工业发展对钢管消费需求是平稳的。投资是钢管消费的重要方面,钢管消费随着投资的增长而增长,近年来,万元投资钢管消费强度也没有改变。 钢管这种消费变化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将会延续,特别是影响钢管消费需求较大的建筑业仍将是推动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工业产业的发展将使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3.固定资产投资 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消费关联度最大。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中比重的变化。日本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超过30%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导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调整过剩能力花费了10余年的时间。日本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率在1973年达到最高36.4%,2003年降低到24.1%。 到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经达到了51.5%,比2003年的42.84%又提高了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吗?国内消费的增减要特别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如果按前面所提到的每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钢消费强度测算,按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604亿元,投资增长超过11.29%,投资额增加10000亿元,相应钢消费量应增加3940万吨,其中长条材消费量将增加2050万吨,实际会不会是这样呢?因此,除了看投资额和增长率的大小外,更要研究投资结构和方向。 从国家发改委冶金处在编制规划时对钢材消费需求预测中所测算的近年来因使用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及其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钢消费增长快速与使用国债有密切关系,如果扣除这一促进因素,钢消费达到已有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1998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2003年时,国债投资的主要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人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到2001年,国债共支持了47家钢铁企业,组织实施了82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50亿元。 目前在一些行业一些地区国债的拉动作用还会有前几年那么大吗?过去是因为有项目而没有投资,发国债买土地,而现在是有投资没有项目。 即使国债的直接拉动没有以前大,但其投资方向对社会投资也具有引领作用。 2003—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了14911亿元,其中7个主要行业投资增加了12987亿元,占全国新增投资额的87.1%,可见这些行业是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而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又是钢消费的主要用户,特别是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输送管道、水利建设、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是钢消费的大户,如据测算,2004年建设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比重为64%。问题是今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否还是如此呢?投资的目的不单是建铁路、高速公路,其中工业建设过后必将带来工业生产的增长。所以,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对钢消费的影响一是看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二是看投资方向和结构。这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能够看出。 四、区域市场的变化 区域市场层次性带来的钢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拉动作用不同。从国内市场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六省一市是国内钢材消费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占全国总消费的比重均在10%以下。 从供求上看,钢材的加工能力大于本区域市场消费的区域是华北、东北地区,而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均不能满足。总量上、地区间存在差距,有的多有的不能自给。 扁平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44.9%、中南地区占21.7%。长条材消费占全国总消费比重最大的区域为华东地区占39.9%、中南地区占17.5%。 经济发展带动钢材品种消费区域的移动,目前消费较大的区域今后消费增长将减缓,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将适当加快。 梯型市场导致钢铁企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同区域企业和不同结构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差异,面对的市场是不同的。 消费市场的层次性影响着区域市场品种消费结构。 一是区域制造业的集中 我国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家电制造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汇聚了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和零配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在全世界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集群优势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外大量的定单和投资,客观上又增强了这种集群优势。 除了占有比重的变化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区域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如:电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1999年时为28.1%,到2004年为28.4%;彩色电视机1999年时为46.9%,2004年为49.5%;汽车由0.9%提高到5.5%,而像家用洗衣机由19.7下降到7.8%,产量也由原来的264.94万台下降到2004年的184.03万台。可以看出有的略有发展,有的逐惭缩小,而江苏江山东等省均在提高。 下游用户产品的这种产业变化和转移,将带来钢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珠三角的空调器、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西式厨房小家电等与长三角的空调器、饮水机、电暖气、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等都在全世界范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今后,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优惠政策到期了,工人工资也涨了,其它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做不做这些东西?落后地区要发展也会有政策,为什么到广东、江浙打工?因此,产业转移造成区域钢材品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二是下游企业规模的集中 家电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趋势,并出现两级分化的局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方式退出市场,而龙头企业也会呈现强者更强的局面。2004年中国汽车和轿车产量分别达到507万和230多万辆。而国内前五家汽车企业集团产销量均已超过50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60%。 三是一些制造业发展将逐步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 如机械、汽车、造船等。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着区域市场消费和结构变化。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有利的环境之中。 经济发展是钢消费增长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5.1%。我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9.9%。 钢铁产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快速增长期与稳定增长期的转折点在哪里?“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将决定着钢消费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化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发展不同,快速增长期有多长,稳定增长期什么时间开始?现在是什么时期?后发展区域是存在的,是不是也有先工业化、城镇化率很高的区域?这些都能对钢需求及其结构预测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的演变是:计划经济下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封闭环境下自主开发。然后是走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引进。再其后,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在开放环境下创新。在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的过程中,相对应的钢铁产品是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数量品种矛盾,品种质量矛盾,乃至升级换代、绿色产品。 200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钢消费强度对比,超过世界平均值,超过俄罗斯、巴西,已经与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乌克兰等相近,但人均GDP不是一个数量级(2004年人均GDPl0923元/人,钢消费228.6kg/人)。 今后,中国的需求趋势是什么? 五、钢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2.中国钢铁工业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立足点,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坚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到2005年落后和工序能力不配套的产能约7000多万吨。 4.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钢铁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对钢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企业综合实力、资源占有及规模都有所不同;不同企业条件要发展不同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分区域、分企业、分不同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发展是必要的。 5.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水平。主要是工艺装备、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品种,提高质量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 7.实施全球性资源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积极建设海外供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8.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大型企业集团。 9.全面推进信息化和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 。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