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煤炭调控负面影响

更新时间:2024-04-26

快讯播报

煤炭调控负面影响快讯

2024-04-24 09:59

4月24日鄂尔多斯市场动力煤稍有分化。区域内多数煤矿保持正常生产状态,近期安检力度加强,加之月末个别煤矿生产任务完成停产检修,整体煤炭供应水平稍有缩减。近日受港口降价影响,贸易商观望情绪升温,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煤矿拉运车辆减少,价格小幅下调10元/吨,其余煤矿在长协拉运支撑下,出货相对平稳,库存压力较小,坑口价格以窄幅调整为主。

2024-04-24 08:29

辽宁能源披露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4亿元,同比下降20.26%;实现净利润8253.38万元,同比下降71.25%,主要是煤炭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影响净利润同比减少。

2024-04-17 09:45

4月17日朔州市场动力煤暂稳运行。区域内调研煤矿维持正常生产,多以保障长协发运为主,煤炭供应基本稳定。受港口报价小幅探涨影响,市场情绪有所提振,销售情况略有好转,个别民营煤矿窄幅上调煤价10元/吨。但基于现阶段终端补库需求释放有限,仍有部分煤厂持谨慎态度,后续需重点关注下游需求的变化情况。

2024-04-09 08:27

安源煤业公告,公司所属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此前因发生安全事故进行停产整顿。经公司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复产验收,矿井具备恢复生产条件,同意曲江公司于4月8日晚班开始恢复正常生产。曲江公司本次停产期间为1月18日至4月8日,实际停产天数为82天;本次停产预计影响公司商品煤产量约4.5万吨,预计损失5526万元左右。公司后期将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方案等措施,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

2024-03-27 10:24

美国巴尔的摩一座长达1.6英里的大桥在几秒钟内倒塌,事故造成的严重影响将持续数周。当地时间周二凌晨,一艘集装箱船撞上巴尔的摩这座名为Francis Scott Key的大桥,导致桥梁坍塌。多达250万吨煤炭、福特和通用生产的数百辆汽车以及木材和石膏或面临运输中断风险。

煤炭调控负面影响相关资讯

  • 2017年煤价调控再升级 煤炭去产能指标持续加码

    “从国家对动力煤价格调控的细化程度来看,动力煤价格仍是国家调控的重点,这与去年9月份以来国家不断对动力煤价格进行调控的思路是一致的”中信建投分析师李俊松表示,一是动力煤在煤炭总量中占比大;二是动力煤主要用于发电,对下游延伸的各个行业均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下游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国家调控,煤电两类企业利润分配有如“跷跷板”,价格剧烈波动对上下游的其中一方有较大负面影响

  • 明年煤价走势将呈现前高后低

    此外,房地产的调控也将在明年给钢铁水泥等工业品的产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煤炭需求 因此,中金公司预计,明年煤价走势将呈现前高后低,并最终稳定在合理区间。

  • 发改委正研究延长煤炭先进产能释放期限

    对此,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学刚分析,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对煤炭市场一系列的逆向调控措施开始奏效,煤炭市场炒作行为和价格虚高开始降温;另一方面是4家大型集团签订中长期合同,将5500大卡动力煤基础价格定在535元/吨,即使按照相关原则调整后的价格,也显著低于当前市场煤价,对本期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未来的煤炭政策,许昆林表示,近期的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并不能说明去产能已经到位,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

  • 前7月全国煤炭产能降10% 压缩产能效果逐步显现

    根据记者了解,多数机构认为,当前煤炭价格短期难回头加上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不断落地,煤炭股在调整后仍然具有介入机会分析师:煤价股调整后仍有介入机会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李俊松表示,此前受产地暴雨影响,港口动力煤供应继续紧缺,下水煤报价继续走高,市场对九月看涨强烈,10月以后市场又将进入冬储期,动力煤、焦煤等价格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因此,煤炭股趋势继续被看好招商证券[0.62%资金研报]分析师卢平也表示,前期煤价加速上涨,不利于行业转型和去产能,政策反向调控,短期可能对煤价和股票有负面影响,但市场将逐步形成长期看涨煤价的预期,类似于年初以来的黄金。

  • 前7月全国煤炭产能降10% 压缩产能效果逐步显现

      分析师:   煤价股调整后仍有介入机会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李俊松表示,此前受产地暴雨影响,港口动力煤供应继续紧缺,下水煤报价继续走高,市场对九月看涨强烈,10月以后市场又将进入冬储期,动力煤、焦煤等价格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因此,煤炭股趋势继续被看好   招商证券分析师卢平也表示,前期煤价加速上涨,不利于行业转型和去产能,政策反向调控,短期可能对煤价和股票有负面影响,但市场将逐步形成长期看涨煤价的预期,类似于年初以来的黄金。

  • 2012年煤炭市场市场分析与预测

    在供给明显回落的情况下,今年的煤炭市场仍表现为资源宽松,充分说明宏观调控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企业开工不足,资源消耗受到有效抑制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7.5%,从去年的8%调降至今年的7.5%,表明了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未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弱化,能源消费将稳步回落 3、市场价格高位回落。

  • 港口电厂存煤有所下降市场煤价或将上调

    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仍在继续,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房地产行业的低迷造成钢材、水泥、电力等行业需求下降,整体经济形势对港口运输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煤炭和矿石市场没能延续去年的供需两旺态势,两大货种的库存都处在高位春节过后的2月中下旬,秦皇岛港煤炭日均库存量连续10多天保持在800万吨以上的水平另据数据显示,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的库存量达到10140万吨,这是港口铁矿石库存量首度“超过亿吨”。

  • 2011年煤炭行业年终盘点及2012年走势预测

    同时,自12月1日起上调火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2.6分钱、非居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3分钱对于此次上调电价,限制煤炭价格政策,煤炭企业普遍反映难以接受不过虽然政府干预煤价可能会对煤炭的短期价格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无法改变中长期煤价上涨的走势 第三,受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内信贷方面的政策等等,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电力、钢铁、水泥、玻璃、合成氨等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明显下滑,致使煤炭需求相对降低,市场出现旺季不旺。

  • 中国通胀压力料贯穿至明年中--调查

    路透最新季度调查显示,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形可能一直延续到明年年中,而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料适度放缓,但仍会保持9%以上的较高水平,将为对抗通胀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空间. 19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9.5%,稍高于前次调查的9.3%;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今年馀下三个季度保持在9.4%,明年上半年稍有回落. 调查结果并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于今年二季度达到高点,但在明年年中以前,季度CPI涨幅都将保持在3.5%上方.今年全年CPI料达4.5%,较上期调查上升0.2个百分点,明年全年CPI亦料同比上涨3.9%.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称,"海外经济复苏带动出口持续增长,国内投资跟上、消费平稳增长,整个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担忧.倒是通胀问题的确有点麻烦." 他并补充称,国内监管层动用"约谈"等行政力量压制市场化的价格上涨,可能使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之後延续,"高点以後能否回落、回落幅度有多大,这些都要继续观察." 而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伟杰认为,除去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由食品过渡到非食品,并呈现刚性上涨的特征;在资源上依赖国外市场、又缺乏定价权,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又导致物价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对抗通胀的调控政策和行政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值得怀疑. 他并称,国外粮食和食品价格仍存在新一轮上涨风险,煤炭涨价导致钢铁、化工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石油价格的波动仍然是2011年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的核心风险之一;国内市场利率低位徘徊趋势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面相对宽松,都将成为通胀压力的来源. 为对抗通胀,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达到20.5%的高位.且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为配合调整经济结构,中国政府此前已将十二五(2011-2015)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7%和8%.此次路透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5%和9.0%,仍然明显高于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适度放缓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化解通胀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等提供必要的腾挪空间;而从经济增长的体质来看,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均无大碍.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认为,虽然货币紧缩、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令新开工项目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速回调,但对此无需太担心.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不错,通胀风险过去後政策将进入稳定期,十二五项目陆续开工等都会促进经济向上. 刘铁军称,在房地产行业调控下商业地产投资虽然下降,但国家对于保障房方面的投资可以对冲;出口订单需求旺盛令制造业有利可图也会带动投资;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带来的自发性投资需求也部分抵消了信贷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 而世界银行于近日上调2011年中国增长预估,但敦促中国进一步收紧宏观政策,"中国应该让宏观政策彻底回归正常,以化解通胀和房地产方面的宏观风险". 另外,中国政府已从国家战略层面摈弃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中国已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过高的贸易顺差将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每月顺差逐步收窄乃至小幅逆差将成为常态. 本次路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贸易顺差额将收窄至1,400亿美元,较上期调查的1,800亿美元下降;而明年亦将保持在1,350亿美元的水平,亦低于上期预估的1,600亿美元. 这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计相符,其并预测中国2011年进口总额可能增长约25%,超过出口20%的增幅.若此将意味着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3.1%进一步下滑至2%,或缓解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压力. --调查结果: -----年度预测----- 2011全年2012全年2010全年2009全年GDP9.59.010.39.2CPI4.53.93.3-0.7 贸易顺差1,4001,3501,8311,960.7 ---2011年季度预测-------2012年季度预测---- 11Q211Q311Q412Q112Q212Q3GDP9.49.49.49.39.19.4CPI5.24.63.63.73.53.3贸易顺差336450550100352275 (注:GDP和CPI是指同比增幅,单位%;贸易顺差的单位是亿美元.) 。

  • 中国通胀压力料贯穿至明年中--调查

    *中国今年CPI涨幅料达4.5%,明年年中前季度CPI保持在3.5%上方 *预计今明两年GDP增速分别为9.5%和9.0% *贸易顺差继续收窄,今年料为1,400亿美元 路透北京5月4日电---路透最新季度调查显示,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形可能一直延续到明年年中,而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料适度放缓,但仍会保持9%以上的较高水平,将为对抗通胀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空间. 19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9.5%,稍高于前次调查的9.3%;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今年馀下三个季度保持在9.4%,明年上半年稍有回落. 调查结果并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于今年二季度达到高点,但在明年年中以前,季度CPI涨幅都将保持在3.5%上方.今年全年CPI料达4.5%,较上期调查上升0.2个百分点,明年全年CPI亦料同比上涨3.9%.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称,"海外经济复苏带动出口持续增长,国内投资跟上、消费平稳增长,整个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担忧.倒是通胀问题的确有点麻烦." 他并补充称,国内监管层动用"约谈"等行政力量压制市场化的价格上涨,可能使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之後延续,"高点以後能否回落、回落幅度有多大,这些都要继续观察." 而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伟杰认为,除去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由食品过渡到非食品,并呈现刚性上涨的特征;在资源上依赖国外市场、又缺乏定价权,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又导致物价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对抗通胀的调控政策和行政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值得怀疑. 他并称,国外粮食和食品价格仍存在新一轮上涨风险,煤炭涨价导致钢铁、化工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石油价格的波动仍然是2011年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的核心风险之一;国内市场利率低位徘徊趋势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面相对宽松,都将成为通胀压力的来源. 为对抗通胀,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达到20.5%的高位.且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为配合调整经济结构,中国政府此前已将十二五(2011-2015)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7%和8%.此次路透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5%和9.0%,仍然明显高于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适度放缓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化解通胀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等提供必要的腾挪空间;而从经济增长的体质来看,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均无大碍.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认为,虽然货币紧缩、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令新开工项目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速回调,但对此无需太担心.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不错,通胀风险过去後政策将进入稳定期,十二五项目陆续开工等都会促进经济向上. 刘铁军称,在房地产行业调控下商业地产投资虽然下降,但国家对于保障房方面的投资可以对冲;出口订单需求旺盛令制造业有利可图也会带动投资;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带来的自发性投资需求也部分抵消了信贷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 而世界银行于近日上调2011年中国增长预估,但敦促中国进一步收紧宏观政策,"中国应该让宏观政策彻底回归正常,以化解通胀和房地产方面的宏观风险". 另外,中国政府已从国家战略层面摈弃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中国已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过高的贸易顺差将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每月顺差逐步收窄乃至小幅逆差将成为常态. 本次路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贸易顺差额将收窄至1,400亿美元,较上期调查的1,800亿美元下降;而明年亦将保持在1,350亿美元的水平,亦低于上期预估的1,600亿美元. 这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计相符,其并预测中国2011年进口总额可能增长约25%,超过出口20%的增幅.若此将意味着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3.1%进一步下滑至2%,或缓解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压力. --调查结果: -----年度预测----- 2011全年2012全年2010全年2009全年GDP9.59.010.39.2CPI4.53.93.3-0.7 贸易顺差1,4001,3501,8311,960.7 ---2011年季度预测-------2012年季度预测---- 11Q211Q311Q412Q112Q212Q3GDP9.49.49.49.39.19.4CPI5.24.63.63.73.53.3贸易顺差336450550100352275 (注:GDP和CPI是指同比增幅,单位%;贸易顺差的单位是亿美元.)(完) 。

  • 调查:中国通胀压力贯穿至明年年中

    *中国今年CPI涨幅料达4.5%,明年年中前季度CPI保持在3.2%上方 *预计今明两年GDP增速分别为9.25%和9.0% *贸易顺差继续收窄,今明两年均料为1,400亿美元 路透北京4月29日电---路透最新季度调查显示,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形可能一直延续到明年年中,而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料适度放缓,但仍会保持9%以上的较高水平,将为对抗通胀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空间. 14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9.25%,稍低于前次调查的9.3%;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三季度的9.4%见顶,明年二季度回落至9.0%. 调查结果并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于今年二季度达到高点,但在明年年中以前,季度CPI涨幅都将保持在3.2%上方.今年全年CPI料达4.5%,较上期调查上升0.2个百分点,明年全年CPI亦料同比上涨3.8%.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称,"海外经济复苏带动出口持续增长,国内投资跟上、消费平稳增长,整个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担忧.倒是通胀问题的确有点麻烦." 他并补充称,国内监管层动用"约谈"等行政力量压制市场化的价格上涨,可能使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之後延续,"高点以後能否回落、回落幅度有多大,这些都要继续观察." 而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伟杰认为,除去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由食品过渡到非食品,并呈现刚性上涨的特征;在资源上依赖国外市场、又缺乏定价权,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又导致物价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对抗通胀的调控政策和行政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值得怀疑. 他并称,国外粮食和食品价格仍存在新一轮上涨风险,煤炭涨价导致钢铁、化工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石油价格的波动仍然是2011年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的核心风险之一;国内市场利率低位徘徊趋势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面相对宽松,都将成为通胀压力的来源. 为对抗通胀,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达到20.5%的高位.且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为配合调整经济结构,中国政府此前已将十二五(2011-2015)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7%和8%.此次路透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25%和9.0%,仍然明显高于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适度放缓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化解通胀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等提供必要的腾挪空间;而从经济增长的体质来看,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均无大碍.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认为,虽然货币紧缩、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令新开工项目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速回调,但对此无需太担心.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不错,通胀风险过去後政策将进入稳定期,十二五项目陆续开工等都会促进经济向上. 刘铁军称,在房地产行业调控下商业地产投资虽然下降,但国家对于保障房方面的投资可以对冲;出口订单需求旺盛令制造业有利可图也会带动投资;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带来的自发性投资需求也部分抵消了信贷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 而世界银行于近日上调2011年中国增长预估,但敦促中国进一步收紧宏观政策,"中国应该让宏观政策彻底回归正常,以化解通胀和房地产方面的宏观风险". 另外,中国政府已从国家战略层面摈弃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中国已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过高的贸易顺差将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每月顺差逐步收窄乃至小幅逆差将成为常态. 本次路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贸易顺差额将收窄至1,400亿美元,较上期调查的1,800亿美元下降;而明年亦将保持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亦低于上期预估的1,600亿美元. 这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计相符,其并预测中国2011年进口总额可能增长约25%,超过出口20%的增幅.若此将意味着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3.1%进一步下滑至2%,或缓解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压力. --调查结果: -----年度预测----- 2011全年2012全年2010全年2009全年GDP9.259.010.39.2CPI4.53.83.3-0.7贸易顺差1,4001,4001,8311,960.7 ---2011年季度预测-------2012年季度预测---- 11Q211Q311Q412Q112Q212Q3GDP9.359.49.39.259.09.2CPI5.154.53.553.23.452.9贸易顺差340450575100370275 (注:GDP和CPI是指同比增幅,单位%;贸易顺差的单位是亿美元.) 。

  • 12月10日宏观杂谈

    今日聚焦 国务院15条举措打击药价虚高 继放开外资独资医院限制以应对“看病难”的举措之后,国务院又出重要政策应对“看病贵”——据中国政府网9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基本药物的采购权统一回收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将基本药物市场“全国统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做法,扼制住在基本药物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二次议价”、“幕后交易”、“层层加价”、“药一降价就消失”等等不良现象,在保证基本药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切实降低基本药物价格。 谋划“十二五”开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开幕 为期3天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今日(12月10日)开幕,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将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确定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搭配”或许预示着,明年中央会更多着墨于防通胀和调结构,对经济增速可能会淡化一些。 “4万亿”本月收官:明年投资增速或下降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对2008年以来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资进行总结,对投资完成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下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公共投资管理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措施建议。2年4万亿,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凯恩斯式的救市计划,本月底即将划下句号。不过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仍有少数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尚未到位,工程亦未如期动工。中国社科院近期做出预计,2011年中国全社会投资的增速将达到20%左右,低于今年24%左右的增速。 周小川: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9日发表的周小川署名文章指出,央行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财政部研究员称明年需适度扩大财政赤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9日说,我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明年的财政赤字在今年的基础上仍然需要提高,不过,他同时指出,要将财政赤字比例控制在GDP的3%左右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关于明年财政投向的重点,苏明说,一方面,要对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农产业、传统的企业改造、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给予重点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重点加大对养老、失业、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持;此外,还应加大对西部开发等区域性振兴计划的支持。 电煤“被限价”煤炭进口或狂飙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文要求重启电煤产销衔接会,禁止电煤重点合同价格涨价。业内人士预计,此举将使煤炭行业损失高达400多亿元,而且重点合同价格之外的市场煤炭价格涨势仍难以阻挡,煤炭进口可能会呈现加快势头。 国资委称78家央企正有序退出房地产 针对近日“78家央企迟迟不退出房地产业”的说法,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方案上半年就已交出,目前正在稳步有序退出。这78家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占整个房地产市场份额不到1.5%,对房地产行业及房价影响甚微。 今日评论 刘煜辉:加息是个猜谜游戏 在中国,大家热衷于分析加息的几率。每当经济数据发布尔日临近时,各路分析师就开始参与其中,以证明其先见之明。如果加息仅仅是决策者平抑社会压力的一个手段,那么,加息就只是一个猜谜游戏。连续加息毫无疑问能将人民币资产泡沫刺破。过去8年,中国的货币量涨了4倍,现在海绵已经饱和,一旦往外泻水(资产价格下行),人民币贬值将不可避免。人民币何时现贬值趋势呢?只要两类情况发生就行。一是中国立即放开资本项管制。如果现在宣布放开国内居民和企业人民币换成外币去海外投资的限制,谁会花伦敦金融城周边高级公寓的价格买下北京四环的普通商品住宅呢?我相信大家会作出理性的选择。二是经济实现主动有效减速,或者说是去掉实际汇率升值的“势”。因为人民币内在升值的压力本质上是经济的超高速增长,而减速意味着信贷要严格紧缩,长期利率要上抬以抑制投资冲动,要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决策者目前已着手开始修正过往极宽的货币条件,回归稳健,但还是要防止出现泡沫的刚性破裂。中央选择的是“做实泡沫”的思路,提出了“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稳健”意味着2003年以来的货币口径“宽严”尺度的不会逆转。简单说,未来的货币条件要能维系当前中国的金融深化水平(人民币资产的估值水平)。财政政策属于供给疗法的主要着力点。这是一条前人没有尝试过的路径,我不知道中国会不会成功。当年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是大幅加息把通胀和泡沫打下去后,制造了一个小型衰退,然后才有里根总统的结构性供给疗法的功效。祝中国好运。 国际快讯 美国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彭克周三称,中国目前对全球贸易谈判的态度令美国感到鼓舞。。他说,中国这种积极态度在WTO各国代表的小组会议中得到了体现,WTO小组会议主要讨论如何打破僵局。“但这只是集思广益阶段,我们想看看实际谈判中是否还能保持这种态度。” 美国联储局维持息口处于历史低位,藉以刺激经济增长,虽然许多银行已从次按危机和衰退中康复,但低息政策对银行业利润构成威胁,令金融业正饱受超低息之苦。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数据显示,资产逾10亿美元的银行,在截至9月底的净息差为3。74厘,低于3月的3。85厘。有分析指,未来数季净息差或将进一步下跌。 欧洲央行在其半年度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称,总体经济和金融环境仍存在着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并指出了风险的两个主要来源。首先,市场对疲软公共财政状况的担忧情绪仍未消散。其次,再次出现的全球失衡局面及其无序调整的可能性则是另一个风险来源。欧洲央行表示,这些因素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系统性负面影响。 日本内阁府在12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上调了该国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去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日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1.1%,按年率计算增长4.5%。而在11月份发布的速报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0.9%和3.9%。 俄罗斯驻中国贸易代表SergeyTsyplakov周四称,在中俄新建原油管道全面投入运营后,明年俄经铁路至中国的原油出口将大幅下降。他在北京一个记者会上表示,该管道输油量是否能超过每天30万桶,取决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油田是否提升产能。 美国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彭克周三称,中国目前对全球贸易谈判的态度令美国感到鼓舞。。他说,中国这种积极态度在WTO各国代表的小组会议中得到了体现,WTO小组会议主要讨论如何打破僵局。“但这只是集思广益阶段,我们想看看实际谈判中是否还能保持这种态度。” 。

  • 煤炭限产保价见效未来不确定因素很多

    这几乎关闭了小矿复产的大门山西煤炭局有关人士称,等到5、6月份,才有部分小煤矿恢复生产 产量弹性大、占比高的乡镇矿复产无疑将成影响今年国内煤炭供给和煤价走势的最重要变量近年来,小煤矿成了产煤大省政府调控煤炭产量、保煤价、保安全的王牌不过,长期限产,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小矿一旦复产,会加速补偿限产期的损失,短期内会加大煤炭供应,造成煤价下行,并可能因超能力生产引发安全事故。

  • 《瞭望》: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因灾而变

    目前,全国交通运输恢复正常,大部分受损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得到修复,电厂煤炭库存稳步回升,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及时安置,灾区市场基本稳定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日前表示,中央在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重点主要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会因为此次冰雪灾害而改变。

  • 航运行业:2008年跌宕起伏 看点犹在

    预计2008年干散货运输将维持高位,但振荡会加大;而后期运力释放速度的加快,会缓解一定的运力紧张 就拿干散货运输中份额较大的铁矿石和煤炭来说目前我国铁矿石海运量占到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45%,且增量的80%为中国消耗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速已经放缓,但进口数量仍保持上升态势;预计2008年进口量达到4.1亿吨,增长10.8%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钢铁工业由于宏观调控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缩减需求空间,则会对干散货运价形成负面影响,运价波动会加剧。

  • 9月份宏观经济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一、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逼近趋热警戒线 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6698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4317亿元,增长16.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135亿元,增长28.9%.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8%. 7月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5.6%,继6月超过4%之后,创十年新高.其中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15.4%,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从月环比上涨0.9%. 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243.6亿美元,该数据高于市场的预期中值225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34.2%,进口同比增长26.9%; 7月份,生产资料价格稳中小幅上扬.环比上扬了0.3%,同比上扬了1.9%;与2000年基期相比上涨了21.03%.分析人士认为,7月拉动中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稳步上涨的主要是有色金属类和能源类产品,而化工产品以及建材产品的市场价格呈稳中小幅攀升走势,钢材和汽车产品价格还出现小幅回落. 7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G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将小幅回落.分析师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与上半年经济走势呈现明显反差,主要原因估计有二:年初以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会较早为企业采购经理所预见;去年以来市场供不应求的产品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在严格控制有关产品出口增长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出口增长将逐步回落.综合来看,PMI指数的变化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将小幅回落.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和市场变化角度看,也存在这种可能,对此需要密切观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为113.3点,与上月持平,再度逼近“趋热”警戒线.在预警指数的10项构成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货币供应M2等7项指标处于“安全的绿灯区”;有2项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业生产指数处于“值得警惕的黄灯区”;而财政收入已连续三月处于“明显过热的红灯区”. 中国人民银行21日晚间宣布,2007年8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由于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由过去的9%-10%提高至11%-12%,因此,三季度GDP将同比增长11.4%.同时,二季度GDP增长11.9%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过热,因为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明显提高.此外,当前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央行在新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度发出了“防止价格全面上涨”的预警,强调“当前物价上涨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通胀风险趋于上升.报告指出,“目前,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染问题.”从此次报告对通胀的表态来看,央行不仅发出了近年来最具冲击力的措辞——“防止价格全面上涨”,并且也首次将本次物价上涨明确定性为“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不是猪肉供应不足单单可以解释的.报告认为,当前有四大因素加大了通胀风险:一是粮食、肉类等食品价格短期内易涨难落.二是能源资源价格也存在上涨压力.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四是通胀预期增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撰文指出,当前我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率仍然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上.文章指出,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这次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的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有望保持继续高速平稳增长的趋势,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均将趋于稳定,全年CPI涨幅估计在4%左右.今年下半年要高度重视资金流动性过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预计,下一步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有效控制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发挥财政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实行稳定偏紧的货币政策;重视用玉米生产乙醇能力的扩张,对粮食产区进行补贴,执行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等.他认为,全年物价估计在4%左右.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表示,将在7月1日起取消553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取消或降低这类产品出口退税,并将综合运用税收、收费基金等政策促进节能降耗,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析报告预计,中国短期内贸易顺差规模不太可能减少,顺差将可能伴随工业化过程而长期存在.按目前发展趋势,今年全年贸易顺差将达2,500-3,000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认为,加息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利率政策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物价状况,还要考虑未来的物价走势,”,“加息表明了政府的一种负责任的姿态,那就是对物价上涨决不会放任不管,这有利于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在货币政策屡屡“亮剑”的背景下,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还是没有扭转,甚至有所加剧,并且物价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加大调控力度.“连续加息,体现了央行保持币值稳定,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决心,体现了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的取向.” 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哈继铭:此次加息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加息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国内货币信贷数据显示流动性过剩以及经济偏热问题不减,而且食品通胀高企使得实际利率显着为负.央行之所以没有在上周末所有宏观经济数据未公布完毕之际即刻宣布加息,而延至本周,可能是基于上周美国次按问题引发全球金融调整,给未来的全球经济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央行要静观其变,而本周央行最终有勇气宣布加息,亦印证我们的观点,美国次按问题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总之,小幅加息对于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的影响均有限.展望未来,年内还有可能小幅上调利率,但中国不会大幅加息.此外,鉴于人民币升值可以帮助抵御输入型通胀和减缓贸易磨擦,因此,人民币升值步伐仍将加快.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风险仍然存在,目前监控的600种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就是肉少点.“真正的通货膨胀应当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在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应当说是大体平衡,应当看到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抑制全面的物价上涨.” 高盛证券分析员认为,加息尽管有助内地经济降温,却仍不足以遏止通胀.利率调整对中资银行的净息差,实质影响亦不大,因活期存贷款项的利率并未改变.今年下半年内地仍有进一步加息的机会,宏观经济过热、信贷收缩等,仍将困扰中资银行股短期走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表示,下半年我国资产价格仍然可能保持上涨态势.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1.3%.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预计,未来三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会在高位运行,我国秋粮收成以及国际粮价变动,将是9月以后CPI变动的重要参考因素,今年我国CPI的年均值可能维持在4%左右.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失控,而政府对通胀的判断以及措施落后于形势.估计CPI通胀会在明年年中达到6﹒5%,如果气候不作美或石油、材料进一步涨价,甚至可能冲上8%. 银河证券表示,7月份CPI涨幅明显较高,全年CPI涨幅预测可能在3.8%至4%之间,而下半年的涨幅关键要看今年秋粮的价格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一直在不断加大,原因与我国目前食品价格一直居高密不可分.因为粮食产品价格一旦高企,则禽蛋肉的价格势必水涨船高,从而带动整个CPI过快上涨.因此,下半年和全年的CPI与秋粮收成紧密相连,然而,今年秋粮价格情况如何现在还不好判断,这与今年的天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关. 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今年CPI有可能在3%以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谈到通货膨胀问题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上涨引起的.我们分析今年1—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8.6%,占到整个物价上涨的80%左右,非食品价格上涨只占到20%.也就是说,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整个物价的上涨.人民银行将继续关注物价上涨的情况,及时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今年1—7月的物价指数已经到了3.5%,从央行的分析来看,7月当月的物价指数已经到了5.6%,即使现在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今年的物价指数也还有可能在3%以上.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认为,从数据看,7月份的出口依旧快速增长,应该与近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进出口税收政策调整有关,企业抢关出口依旧明显,而进口的增幅也明显加快,这与进口关税的下调有关.由于贸易政策调整,进口增速较上月有较大提高,估计下半年出口会因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增速会逐渐回落,估计会保持在21-24%左右,进口的增幅料会呈增长态势. 新华时评指出,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CPI同比上涨5.6%,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国务院13日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落实保证市场供应的各项政策,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以严格的问责制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政策.副食品市场供应,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当前某些产品出现供求偏紧、价格上涨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天相投顾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表示,7月CPI升势与6月份一样,仍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拉动,非食品部门的价格仍然相对稳定.“物价全面上涨有其可能性,但这要取决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能够传递到非食品价格,显然现在还不好确定.”目前的这种上涨仍能在政府控制之中.在这种温和上涨通道中,政府可以根据物价走势掌握主动:如果物价进一步大幅上行,则出台有力调控,如果一旦出现紧缩,还可适时推动电力、石油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他还说,“物价上涨不可怕,关键是居民收入的上涨速度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上涨.”他认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应该通过小幅加息,来避免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形过于严重,同时建立有力的预警机制.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认为,这次升息,这是中国因近期通胀高企而不得不为之,而并非想完全收紧宏观经济,因而对股市仅有短期的负面影响.王庆在报告中提到,预期中国今年至少还要升息一次,可能会在第四季,因央行将抑制通胀预期视为首要任务.而中国敢于在此时升息,则显示出监管层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实际经济的影响很小.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宏观调控主要是"对症下药".如果整体经济不存在通胀,加息幅度不应当太大.加息解决不了食品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应当增加供给,比如通过增加人民币升值速度,让农产品进口更便宜,这对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人民币升值这种方式也是可控的.此外,贸易顺差过大,外部需求比较强,通过加息也是解决不了的.最终,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食品通胀压力、贸易顺差扩大、流动性过剩,这些最终都会归结到人民币问题上.预期下半年调控的主要手段会归结于人民币升值上. 分析认为,本次加息是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首先,加息,有利于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上调贷款利率会增加贷款需求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助于减少贷款需求.其次,加息,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利率政策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物价状况,还要考虑未来的物价走势.加息央行如此密度频繁加息,是在更加明确地通过货币政策传递紧缩信号,也表明了政府的一种负责任的姿态,那就是对物价上涨决不会放任不管,这有利于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 分析认为,央行这次采取的是非对称加息,即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高于贷款利率的提高幅度.具体说来,这种“非对称加息”可能有三大意图.其一,算上5月19日那次加息,两次不对称加息使存贷款利差缩小了0.18个百分点,这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其二,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频频出手,此前央行已三次上调贷款利率.此次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有利于不过多增加企业的利息负担,对经济不致造成高强度的“降温”.其三,最近不断蔓延的美国“次贷危机”,其重要原因是:随着美国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还贷负担不断加重.由此带来的启发是,货币政策应有更好的前瞻性,要防止利率过高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有利于不过于加重“房贷族”的还贷负担. 分析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将央行从对冲成本困局中解脱出来.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用来购汇进行海外投资,不仅可以引导资本流出,改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对于央行来说,冲外汇占款的成本压力也可大大减轻,为央行提高升息频率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预计央行还会根据通胀形势继续有升息举措. 分析认为,本轮物价上涨主要由猪肉和鲜菜等拉动,5.6%的增长率可能已经超过了官方的“警戒线”.总体上看,我国CPI增长已出现明显加速势头,全年的CPI增长可能维持在4%左右.不过,专家也指出,与1992年到1995年期间的上一次经济高增长期相比,当前我国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不必担心物价上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太大损害. 分析认为,本轮CPI上涨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仍将继续上涨,但处于可控范围.第一,当前的CPI上涨是前期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压力再次释放的结果.第二,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涨势将持续较长时间.第三,食品价格带动PPI中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第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政府很可能运用价格手段,上调资源产品价格.第五,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稳中有升,需求对CPI上涨的拉动力在增强.第六,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第七,货币投放过快使潜在的通胀压力在加大.第八,通胀压力笼罩全球,国际传导恐使中国难以独善其身.第九,到目前为止,本轮CPI上涨还属于温和性通货膨胀,处于可控范围. 分析认为,7月CPI增长5.6%并非超出市场预料,但在“通胀”预期之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骤将放缓.目前来看,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上涨,如果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把握不好,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将更快上涨.食品带动的CPI走高是“结构性”通胀,在三季度之后,CPI将有所回落,届时各类改革措施将会跟进.中国的“结构性”通胀不可小视,食品价格在中国比较特殊,不能等同于其他西方经济体,经验显示在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会引起下游食品加工业以及其他多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可以预见,“物价”上涨压力减缓之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才会要继续推进.据悉,今年宏观调控部门所定的资源性价格改革内容包括,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分析认为,“高增长低通胀”日益成为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的主要趋势.首先,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市场从供求基本平衡向相对过剩转变,这成为决定未来经济“高增长与低通胀”组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从中长期来看,在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所带动的投资快速增长条件下,中国经济将会在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维持一个相对低的物价增长水平,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胀.最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有利于我国价格总水平长期处于低位.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这将会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态势. 二、钢铁出口强劲惹多国发难国家或将加速政策调控 8月9日,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势头.但与此同时,随着钢铁出口的大幅增加,我国钢铁企业今后或将遭遇到更多的贸易磨擦,国际反倾销大棒随时可能高悬在众多钢铁企业头上. 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钢材出口594万吨,同比增长66%,环比6月份下降42万吨.1~7月份累计出口钢材3970万吨,同比增长92.2%. 虽然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持续大幅度增加,但这种情况在下半年或将难以乐观. 第三次中美钢铁非正式对话已结束,虽然双方就中美钢铁贸易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但会谈结果现在看来不是很乐观,美方表示,我国相关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将继续下去. 副秘书长张锦钢称美国的裁定毫无根据 美国继续发难欧盟旧事重提 除了美国的发难,欧盟也来“凑热闹”. 据了解,欧洲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AG)发言人表示,一些欧洲钢铁企业已经要求欧盟委员会针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铁启动反倾销程序. 目前,欧洲委员会决定,从8月28日开始对从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进口的硅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 中国硅铁反倾销税率35.5%,但指定的几个厂家的税率略低于这个水平;俄罗斯25.5%,有两家略低;埃及除两家外,所有厂家的反倾销税率为25.5%;哈萨克斯坦为33.9%. 市场人士预计,由于欧洲用户争抢订货,反倾销税可能导致硅铁进口价格上升.自欧洲铁合金协会向欧委会提出指控后,硅铁价格就逐步攀升.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我国出口硅铁97.4万吨,同比增长36.86%,其中出口到欧盟的比利时有5.3万吨,同比增长97%;出口法国2.3万吨,同比增长239%;出口意大利3.5万吨,同比增长9.4%. 贸易商们认为,对中国的硅铁产品征税与欧盟硅铁供应不足的现状脱节.早前,在此事件的影响下,欧盟硅铁的价格已从6月份的800~830欧元/吨,快速上涨至935~960欧元/吨.“预计终裁结果将会维持原判.在初裁中,中国企业的税率比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的都要高,这将大大降低我国硅铁产品的竞争力,国内企业不得不大幅压缩产能,直接的后果是,欧盟市场将被其他国家的同行夺走.”一家冶金企业的老总忧心忡忡地说. 此外,从商务部获悉,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立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无缝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期待反倾销安全预警机制 对于中国钢铁出口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纠纷,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钢铁贸易中发生争端和不同意见,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倡导并坚持通过双边的协商、对话、交流,合理解决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同时,我们也不放弃以法律手段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此,业内人士提出建议,希望国内能建立一个权威的反倾销安全预警机制,让所有涉及出口的企业都有一个准确的消息获知渠道. 对于如何解决钢铁贸易纠纷,中钢协表示,中国始终在坚持这样的原则:钢铁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适量出口.为此,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宏观调控的措施.中钢协认为,这些政策措施的效应将在今年下半年会有明显反映,届时,我国的钢铁产品出口增幅将大幅下降. 而记者从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了解到,该企业已建立起可持续通商原则,强调以市场及最终用户的需求为驱动,不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将产品出口比例保持在适量区间内. 对于中国钢铁出口,中钢协的立场“坚定”,有关负责人一直对外表示,钢材大量出口不符合钢铁产业政策趋向,国家继续控制钢材出口,出口量应保持在钢铁总量的10%以内,但仅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10%,达到了13%. 7月份的钢材出口强劲之势出人意料,这可能促使国家加速出台抑制钢材出口的新调控措施.尽管对于10%这一指标合适与否仍然存在争议.但这一指标从某种程度上是亮出了中国钢材出口的底线,既是对国际市场的承诺,也是对钢材出口量的一种暗示性认可.国家还会有一个观察期.但7月份的出口量足应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国家可能会高度关注下一步的变化,甚至不排除研究新的应对措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日前分析,受宏观调控、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抑制出口等因素影响,今年全年尤其是后几个月钢材消费将减弱. 初步分析,制约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增长有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一是钢铁行业的产销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日益加剧.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以后,前五个月粗钢净出口同比增量占了国内粗钢生产增量的54%,国际贸易摩擦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是宏观调控.今年国家继续实行货币、金融双稳健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也将面临多项抑制因素,如4-6月国家四次出台限制钢材出口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关税、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等“组合拳”,而这些政策效应将在今年集中显现.受此影响,今年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将有所减弱,预计粗钢消费量将降至13%左右. 三是铁矿石价格上涨明显,钢铁企业成本上升较快,1-4月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同比上涨15.6%,而1-5月份国内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25%. 四是节能降耗已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之首,必然要受到下半年陆续出台的针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措施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钢铁产量增幅将下降.今年是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20吨以下转炉、电炉的最后一年,国家将采取严厉措施淘汰这些落后产能. 以上几大因素对钢材消费的影响将主要在今年的后几个月体现出来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在最近召开的“2007年钢铁行业投资分析会”上表示,国内钢材的出口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是因为国际市场存在的刚性需求,出口退税等政策调控的不利因素是可以消化的.如果现在过度抑制钢铁出口,很可能会给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机会,等到竞争对手赶上来,我国钢铁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就失去了. 三、节能减排严峻形势紧逼钢铁工业淘汰落后加快步伐 国家发改委认为,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将在近期重点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同时,在年初已安排113亿元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又增加10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 据悉,下半年,有关部门将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平板玻璃和钢铁(第二批)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分解到相关地区和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对电力、钢铁行业“上大压小”要求和其他政策规定,确定时限要求,确保完成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此前,中钢协消息称,高耗能行业利润成倍增长,这一现象值得关注.预期下半年国家可能出台一系列针对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调控政策,以及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下半年高耗能行业、资源性行业和部分出口型行业利润将受到一定影响.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后炼铁高炉要按期淘汰,禁止转产铁合金;同时要举一反三,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禁止落后生产设备转产. 通知指出,目前我国高炉铁合金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为逃避淘汰将3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盲目转产铁合金.由于这些高炉多达300多座,如全部转产可增加铁合金生产能力1000多万吨,将进一步加剧铁合金产能过剩的矛盾. 此外,一些地区以铁合金项目的名义盲目新建或改建了一批镍铬生铁高炉,有些地区还准备新建.这些镍铬生铁高炉装备比较落后,“三废”排放严重超标,热能利用效率低.同时由于该种高炉本质上就是炼铁高炉,以铁合金项目而不是炼铁项目要求建设实际上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国家发改委表示,上述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将加剧铁合金产能过剩矛盾,严重冲击铁合金企业生产,影响落后炼铁高炉的淘汰进度,不利于钢铁行业和铁合金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 通知要求,各地落后炼铁高炉要按期淘汰,禁止转产铁合金,淘汰以炉体及风机、烧结、烟囱等设备设施拆除和生产场地平整为标准;对新建、拟建铁合金高炉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和备案,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现有300立方米以下的镍铬生铁高炉按照炼铁高炉的要求限期淘汰,新建镍铬生铁高炉应严格按炼铁项目进行管理. 此外,对改变用途冶炼生铁的,按照炼铁高炉要求重新进行审核.其中,属于2005年8月以后建设的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定,应予以停产;属于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应予以淘汰.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对淘汰的落后高炉转产铁合金的情况以及在建铁合金高炉项目认真进行清理,并将处理结果于9月底前报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 通知还表示,各地区要“举一反三”,关注其他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情况,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禁止落后生产设备转产. 山西钢铁企业到2010年由370多家减至60家左右 近日,山西省政府公布了《山西省冶金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钢铁企业由370多家减少到60家左右. 根据该规划,“十一五”期间该省冶金工业将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2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通过产能置换,企业联合重组,建设一批符合国家准入条件的钢铁项目,使全省钢铁企业由目前的370多家减少为60家左右,形成若干个5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优特钢生产基地,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基本实现铁、钢、材综合配套. 同时,山西省将优化钢种结构,加大钢种结构的调整,发展硅钢、新型建筑结构钢、优质合结钢、汽车用钢等品种. 四川下半年将重点淘汰349户落后产能. 27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2007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方案》,规划下半年重点淘汰的349户企业落后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焦化、铁合金等7个高耗能行业,预计实现节能148万吨标准煤,对下半年工业节能目标的贡献率为53.8%,对全年目标的贡献率为33.9%.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月1日至9月10日期间,协助各市(州)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和确定淘汰进度;9月11日至10月30日期间为第二阶段,指导和督促各市(州)政府在9月30日以前完成工艺设备淘汰,10月30日以前完成企业关闭或整合关闭工作. 山东焦炭要淘汰430万吨落后产能 28日,山东省在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现场会提出,从明年开始到2010年,山东焦炭要淘汰落后产能430万吨,全省焦炭产能控制在3000万吨左右;重点发展2—3户销售收入过50亿元、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培育1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吨焦耗洗精煤低于1.33吨,耗新水低于3.5吨. 目前山东省焦化行业突出存在着“三低一重”的问题.一是工艺装备水平低,全省将淘汰的高度低于4.3米的小焦炉还有64座,占山东全部焦炉的43%;二是资源利用率低,部分企业产品开发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生产集中度低;四是污染比较严重. 记者从“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的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已经为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任务列出具体时间表. 按照到“十一五”期末,央企要确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总体目标,结合中央企业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2007至2009年钢铁业节能减排分解目标是: 2009年,钢铁行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企业的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3%. 四、钢铁业重组浪潮汹涌民营钢企急谋资本突围 近日,钢铁业的并购消息频传,不仅有宝邯共建、宝钢与包钢的战略合作,宝钢收购八一钢铁,还有武钢战略重组昆钢的重大事件,同时还传出武钢推进与攀钢战略合作的消息. 日前,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我国钢铁行业的跨地区合并重组,应该形成以鞍钢—本钢为核心的东北钢铁工业基地、以首钢—唐钢为核心的华北钢铁基地、以宝钢—马钢为核心的华东钢铁基地和以武钢—攀钢为核心的中西南钢铁工业基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中国钢铁领域跨区域并购浪潮开始蔓延,这种并购浪潮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 据统计,全球炼钢产能在未来三年内的增量合计大约为1亿吨.国内的粗钢产量的增速在2005年达到顶峰之后,已经开始逐渐回落,预计未来供给增速将不断减缓.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将不断改善.未来钢材出口的趋势不可扭转,钢材的出口将进一步改善国内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性的钢铁并购已经展开.钢铁并购将改变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的充分竞争格局,最终将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有利于钢铁行业提高对上游以及下游企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钢铁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将大大提高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 评级机构惠誉发表评论称,中国政府应鼓励更多市场化的行业并购重组,以便更好地利用目前钢价的上升周期;该机构认为,如果中国钢铁行业不进行更多市场化的收购和整合,大多钢企可能仍将以国内市场为主,并且暴露於国际钢铁业的景气周期和波动之中.而对于钢铁行业整合,中国钢铁企业似乎更倾向於战略联盟,而不是并购,这对于改善仍然高度分散化的产业结构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们现在与一家美国资本达成了初步协议,计划明年初在美国上市.”江苏一家不愿透露身份的民营钢铁企业的许姓厂长告诉记者,他们企业与美国的这家公司签定了对赌协议,如果到期不能完成协议所规定的盈利目标,对方将成为他们公司的大股东. 许厂长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现在中国的众多民营钢铁企业都在寻求资本的运营,“数量至少30%以上,只是许多企业由于自身原因,没找到合适的对象.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华北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由于开放得较迟,意识相对落后,西部的钢铁企业在寻求外资合作方面也比较落后,资本运营基本上没有”. 许厂长的话并不乏事实印证. 8月20日,刚刚在香港上市的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的复星国际宣布,其与海南钢铁订立合资经营合同,总投资15亿元,成立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从事海内外开采及加工铁矿石等业务.这也是该公司上市后的第一笔收购.目前复星系已经参控股南钢、宁钢、建龙钢铁等诸多企业,有媒体甚至称,复星要把它的钢铁业打造成为“中国的米塔尔”. “吸引外资是纯粹的企业行为,国家有钢铁产业政策,对吸引外资有相关的审批制度,民营钢铁企业吸引外资也都需要通过审批.”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无论是国有钢铁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将在公平的竞争舞台上进行竞争. 重组浪潮来袭 对中国众多民营钢铁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国家的钢铁产业政策和国内钢铁业的重组浪潮. 今年以来,国内钢铁龙头老大宝钢集团掀起了一阵阵的并购整合潮.宝钢先后与新疆的八一钢铁、河北的邯郸钢铁及内蒙古的包头钢铁达成并购、重组、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这只不过是宝钢并购中国钢铁企业的开始,国家发改委对宝钢的积极支持,加上宝钢迅速发展规模的需要,今后的并购举动应该会更频繁. 另一大钢铁巨头武钢集团也不甘人后.8月1日刚刚并购了云南昆明钢铁,不日将并购攀钢集团的消息也流传甚久.武钢股份董秘赵浩表示,收购昆钢是该公司的扩张战略之一,未来还将并购更多公司,获取矿石来源并拓展东南亚市场,目前双方的合并还在集团层面,对上市公司还没有影响.但分析人士指出,这块资产不排除在未来装入上市公司. “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的联合重组在下半年将有实质突破.”前不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向媒体表示. 罗冰生认为,2006年全国产钢超过4亿吨,高居世界第一位,有钢铁生产企业760多家,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21家,没有世界级钢铁企业,因此,从增强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考虑,应该组建几个年产量近亿吨的跨地区钢铁集团. 很明显,在中国钢铁企业的重组规划中,众多民营企业将处于被淘汰的地位. 30%以上民企或被淘汰 “虽然现在民营钢铁企业活得还不错,但3-5年之后,至少有30%以上的企业将被淘汰.”许厂长预测说,剩下70%的企业将会苦苦支撑,其中真正能剩下的,或许还会是30%. 许厂长表示,近年来,由于国际上对粗钢的生产要求不断变严,再加上国内外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中国许多民营钢铁企业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但是这种企业的规模很小,技术工艺水平根本达不到环保要求,只要国家的产业政策落到实处,这些企业所能等待的,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同样,在政策上,国家有关方面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将不再实行单一的行政措施.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制定了产能退出机制初步方案,将采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推动落后产能淘汰. 据悉,山东、湖南等省份已陆续开始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政府设立政府补偿资金,用来支持关停并转被淘汰企业.(大山Mysteel.com资讯部) 。

  •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趋紧,但这种紧缩政策对工程机械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这是因为,这次紧缩政策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钢铁、汽车等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同时,国家仍会加大对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而使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尽管宏观调控让工程机械行业遇到了10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刹车,但工程机械行业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未来2-5年内,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上海世博、北京奥运等重大工程相继进入建设高峰期,振兴东北、开发西北、加大农业投入等也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极大带动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

  •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趋紧,但这种紧缩政策对工程机械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这是因为,这次紧缩政策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钢铁、汽车等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同时,国家仍会加大对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而使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尽管宏观调控让工程机械行业遇到了10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刹车,但工程机械行业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未来2-5年内,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上海世博、北京奥运等重大工程相继进入建设高峰期,振兴东北、开发西北、加大农业投入等也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极大带动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

  • 我国机械前景趋于乐观

    目前,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趋紧,但这种紧缩政策对工程机械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这是因为,这次紧缩政策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钢铁、汽车等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同时,国家仍会加大对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而使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尽管宏观调控让工程机械行业遇到了10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刹车,但工程机械行业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未来2—5年内,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上海世博、北京奥运等重大工程相继进入建设高峰期,振兴东北、开发西北、加大农业投入等也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极大带动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

  • 机械前景趋乐观

    目前,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趋紧,但这种紧缩政策对工程机械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这是因为,这次紧缩政策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钢铁、汽车等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同时,国家仍会加大对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而使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尽管宏观调控让工程机械行业遇到了10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刹车,但工程机械行业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未来2—5年内,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上海世博、北京奥运等重大工程相继进入建设高峰期,振兴东北、开发西北、加大农业投入等也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极大带动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