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煤炭涨价动图

更新时间:2024-04-30

快讯播报

煤炭涨价动图快讯

2023-11-10 09:42

11月10日鄂尔多斯市场力煤小幅震荡运行。区域内多数煤矿保持正常生产,煤炭供应基本稳定。气温骤降叠加港口成交重心继续上探,市场情绪受此提振,部分煤矿出货速度加快,上调煤价矿山增多,幅度为5-25元/吨。但由于港口库存依旧偏高,少数贸易商认为本次涨价难以持续,仍需谨慎操作。(2023中国国际煤炭贸易年会--福建厦门期待您的到来,详情致电18536619985)

2024-04-30 09:32

4月30日鄂尔多斯市场力煤以稳为主。月末部分煤矿完成生产任务停产检修,整体煤炭供应略有缩减。当前冶金、化工企业维持刚需采购,矿区整体销售一般,受近日港口报价转涨影响,部分贸易商拉运有所好转,少数中低卡矿区、性价比较高的煤矿拉煤车增多,矿价小幅上涨5-10元/吨,但未形成联涨势,坑口价格整体以稳为主。

2024-04-29 09:46

4月29日鄂尔多斯市场力煤暂稳运行。主产区多数煤矿生产销售保持常态化,以长协发运为主。个别煤矿完成生产任务停产检修,整体煤炭供应略有缩减。随着港口报价小幅上探,产地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部分销售较好的煤种价格小幅上调5-10元/吨。但现阶段终端需求释放缺乏连续性和集中性,对煤价上涨支撑力度不足,预计短期内煤价或将小幅震荡运行,后市需关注港口市场情况及下游实际存耗情况。

2024-04-29 09:32

4月29日俄罗斯政府当地时间4月28日表示,决定在今年5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取消力煤和无烟煤的出口关税。该决定旨在支持国内煤炭工业企业。 此前俄罗斯政府决定自3月1日起,实施具有弹性的煤炭出口措施,税率范围设定在4%-7%之间,具体实施税率取决于本国货币的汇率。

2024-04-29 07:28

【Mysteel早读:部分钢企经济运行座谈会召开,俄罗斯取消部分煤炭出口关税】4月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一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来自中国宝武、鞍钢集团等18家钢企的有关负责人参与交流。对于后市,大家普遍认为,我国钢材供强需弱态势将长期存在,要做好长期过“紧日子”准备。同时建议,尽快尽早出台产量控制政策,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抑制进口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非理性大幅度上涨,共同维护钢铁行业平稳健康有序运行;俄罗斯政府当地时间4月28日表示,决定在2024年5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取消力煤和无烟煤的出口关税。该决定旨在支持国内煤炭工业企业。

煤炭涨价动图相关资讯

  • [隆众聚焦]:LNG需求略有增加 本周成交价格涨后回落

    2 2022-2023年国产与进口LNG供应情况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需求方面:本周普货运输陆续恢复,车用需求稍有增加,LNG需求增加 山西晋中、内蒙等地普货物流稍有好转,煤炭运输状况有所改善,带车辆周转率的提升,当地加气站反馈气站销量环比上涨,在途车队流量增加,LNG车用需求呈现上行;同时,山西、河南等地有储备库开启补库操作,虽然补库用量并不庞大,但仍然带来了一部分下游用户需求增量;工业及点供需求变化不大,主要源于本周市场大面涨价,部分工业用户开始有转而使用管道气的倾向。

  • 百年建筑周报:部分加气块重点市场迎来“金九银十”(9.2-9.9)

    2可知,原材料粉煤灰自8月以来,市场行情偶有波,相应的市场需求的回升以及原材料煤炭以及水泥等相关建材涨价的带,未来短时间内粉煤灰的市场价格行情将有所上涨 四、加气块供需分析 1.供应情况分析 华东浙江沪一带加气块市场,厂家供应量逐步上升。

  • Mysteel节后预测:辽宁电熔镁砂市场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进入九月份以来,辽宁地区镁砂市场销售情况好转受成本推,上游价格上涨逐步向下游传导,部分厂家试探性上调报价,但涨幅有限月底,受限电、环保、煤炭涨价等因素影响,镁砂价格开始大幅上涨 由上所示,今年年初电熔镁砂开始陆续下调,截至3月份价格止跌企稳,96品位MgO≥95.5%的普通电熔镁砂价格维持在2900元/吨,97品位MgO≥96.5%的普通电熔镁砂价格维持在3450元/吨,以上为出厂含税价格。

  • 百年建筑网:节后重庆、贵州、四川水泥价格逆势上涨30-50元/吨

    1、西南地区P.O42.5散装水泥均价走势(元/吨) 数据来源:百年建筑网 二 成本上升拉水泥价格上涨 西南地区水泥厂家生产水泥需从外省购买大量煤炭做燃料,而去年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一路上涨,涨幅较大的地区煤炭价格几乎翻倍,影响熟料成本50元/吨以上,因此厂家涨价意愿强烈,虽然春节前后处于季节性淡季,缺依然选择上涨价格;另外重庆、贵州、四川地区水泥企业一季度均有错峰生产计划,停窑时间30-35天,因此熟料产量大幅下降,库存处于中位水平,而今年下游企业几乎不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恢复预期较好,对水泥价格上涨起到一定支撑。

  • MRI:经济延续走弱态势,后期下行压力仍大【实体经济观察:2019年8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8月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原油、煤炭、钢铁行业均呈下降趋势据测算,在8月份0.8%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的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 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MRI 。

  • Mysteel:5月份力煤市场以稳为主 煤价上涨力欠缺

    7:全国火力及水力发电单位:亿千瓦时 七、力煤市场预测 四月中下旬以来,力煤延续跌势戛然而止,市场行情突现反转,从港口传导至坑口,煤价止跌反弹,市场情绪转眼间发生改变,涨价、限价、进口政策等消息频出,以下是对5月份煤价走势小小看法: 利多方面:进口煤政策继续收紧,沿海地区限制进口煤的政策开始实施后,极大的改善了内贸市场,到环渤海港口拉煤的船舶开始增多,港口库存快速回落,煤炭吞吐量逐步增加,海运变得繁忙,煤价企稳止跌;下游水泥、建材、化工等行业用煤需求释放和部分中小型终端用户加大了对市场煤的采购力度;其次一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8%,较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回升2.9和4.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加能有效带电厂发电积极性,从而间接促使煤炭消费需求。

  • 陈延庆:染料暴涨的背后,织造企业“春天”何在?

    近期江苏南京制定出台了《南京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2018年工作计划》,强力推进“263”专项行根据工作计划,2018年南京定下的目标是,煤炭消费量比2017年削减250万吨以上;关停化工企业40家;完成42家铸造等行业企业专项整治,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染料疯狂上涨 1:2017年分散染料涨价趋势1可以看出,2017年分散染料涨价频率比较频繁,全年染料价格共提价5次,平均每两个半月就上调一次。

  • 煤炭单价贱过白菜 煤企强行提价难改煤弱电强格局

    随着一年一度的煤电衔接会的来临,神华集团昨日宣布将下水力煤价格再度上调15元/吨,市场预计其他国有煤企也将会跟进涨价,煤价有望重回550元/吨尽管全球能源价格仍在加速下跌,神华集团等国有煤炭企业逆势大幅提高售价的意,逼迫火电厂接受高煤价 根据神华集团的最新价格函显示,12月1日起,神混1(5500大卡)煤价上调至539元/吨,较11月上涨15元/吨,其余各煤种价格也均上涨15元/吨,同时之前的优惠措施仍然执行。

  • 钢企重新面临燃料成本压力

    近期,受下游钢厂冬储需求拉影响,山西省内炼焦煤市场有所回暖,吕梁、长治地区部分企业煤价出现小幅探涨势头,幅度为10元/吨~20元/吨 在经历了此前三季度的持续下跌之后,煤炭企业此时积极涨价,除了政策利好之外,还有几点原因:第一,随着港口库存不断下降,部分贸易商看涨情绪回升,焦煤价格短期易涨难跌;第二,第四季度进入采暖季,用煤需求增加;第三,临近2015年签订煤炭供销中长期协议合同的时间,煤炭企业试通过涨价来获取谈判资本。

  • 超八成煤炭上市公司利润下滑 神华上调煤价

    煤炭市场正在开始限产以试实现保价的目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全国煤炭产业已达成下半年减产10%的共识,各地的减产潮将逐步拉开 刚刚进入9月份,煤炭救市效果初显9月1日,神华公布了9月份的下水力煤长协基准价格,价格较8月各卡数力煤价格均上涨5元/吨 一位与神华签订了长协合同的下游用户表示,神华9月份涨价,除了是受近期国家出台的煤炭脱困措施影响之外,神华旗下黄骅港最近库存偏低,部分卡数煤种偏紧,也是此次神华涨价的原因。

  • 地方政府助推煤价上涨 煤电僵局难解

    从国家实施煤电联的意来看,化解煤炭涨价压力的同时,并不希望电价上涨后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但是仅仅依靠国家补贴,这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林伯强表示,电价每提高一分钱,需要的补贴就达400亿元,两分就是800亿元,而这还不一定就能消化发电企业因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 其建议是,可以将矛盾集中于电网,由政府对电网进行补贴。

  • 地方政府助推煤价上涨 煤电僵局难解

      自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具有代表性的秦皇岛山西优混5500大卡煤炭价格,从2003年底的275元/吨已上涨到2011年10月底的850元/吨以上,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00%,而销售电价涨幅还不到40%   从国家实施煤电联的意来看,化解煤炭涨价压力的同时,并不希望电价上涨后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但是仅仅依靠国家补贴,这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林伯强表示,电价每提高一分钱,需要的补贴就达400亿元,两分就是800亿元,而这还不一定就能消化发电企业因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

  • 电力危机或迫使中国咽下通胀黄莲

    中国在应对严峻且不断升级的电力危机之时陷入两难境地:要麽允许电力管制,要麽咽下通胀的黄莲. 电力缺口已令政府削减了大型用电企业可用电量,并推出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许多经济学家及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是可避免的,也在意料之中. 中国并非缺乏足够发电能力来满足需求.相反,分析师却指出政府为了令制造商能尽享廉价电力、因而控制电力企业涨价这一不均衡现象. 电厂为了达成收支平衡而限制产出,从而导致了这场七年来最严重的电力短缺.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增加,而此时恰逢旱情令水力发电受创,缺电情况料将恶化. "加上电力企业正面临亏钱发电,这次情形会很严重,"瑞信经济学家陶冬表示."这对经济成长而言十分棘手,同样会令通胀压力增加." 政府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上调电价,给电厂增加生产的力,然後抽紧银根,防止通胀渗入经济. 中国国家电网表示,夏季用电高峰期时的电力缺口可能超30-40GW. 这麽一来,即使阿根廷所有电厂生产的电都供应给中国,也难以补足这一缺口. 欲浏览电力缺口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bex69r) 旱情也令中国部分水力发电量最大的地区水位降至警戒水平,而此时的发电量恰应处于峰值.去年5-10月期间,中国总发电量中,有五分之一来自水力发电. 有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严重程度将足以令中国经济成长减缓.去年中国经济成长率突破10%. 其他人则认为没有影响,因经济料将于下半年减速,缓解电力供求失衡的状况. "电力短缺将令第二季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令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减少0.2个百分点,"中国安信证券驻北京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 兴业证券则称,若6-8月期间持续出现30GW的缺口,给全年经济成长带来的拖累可能是预估的两倍,达0.4个百分点.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对此危机作出的反应是对铝冶炼厂及钢厂等用电大户的电力供应进行限制. 中国已禁止柴油出口并增加天然气进口来向电厂提供原材料,特别是在旱情令水力发电量严重受创的情况下.政府也将在受冲击最大的地区紧急建立新输电线. 能源消耗巨大的上海正考虑关闭一些大商场,为夏季保留电力. 最终,政府希望树立一个能有效管理供电并有效定价的智能电网典型. 中国将增加低碳发电,并以超高压电线输送大部分煤炭电力,以避开长期制约该行业的运输瓶颈问题. 但这些都不能治本.分析师指出,电价还是太便宜了.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中国长期面临电力不足的威胁,因此近两次电荒仅相隔六个月,并没有让分析师感到意外. 与2004年电荒不同的是,这次并非产能不足,而是发电意愿不足.而2004年之所以出现上个10年里最大一次电力危机,是因为供电跟不上需求.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WangJin表示,"这次,只要发电厂有足够的力,就有能力提高发电量,涨价就是这样一个力." 瑞士信贷的陶冬称,必须提高电价."事实是供电公司不想发电.电力不足对制造商而言很糟糕,但对电力公司就还好.上调电价是合理的." **提电价** 香港三星证券GaryChiu表示,中国有一半多的电厂目前处于亏损境地,这是他们要求涨价的强有力的筹码. 部分投资者也抱有同样看法.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公司华润电力(0836.HK:行情)自4月底以来涨逾5%.发电设备生产商东方电气(1072.HK:行情)涨逾13%.恒生指数同期下跌2.5%. 媒体报导暗示,部分省份可能在准备提高上网电价,但这或许依然不够. 尽管此举可以鼓励煤炭生产商,但副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多年来试关闭的小矿商又会死灰复燃.并且,此举只是权宜之计,一旦煤炭价格随之上涨,则全盘皆输. 电力短缺或许可以给政府增添取缔小炼厂的力.政府可以将这些金属冶炼厂和钢厂作为首批限电企业,促使其退出市场. 花旗集团提出另一个解决电力短缺办法,即政府提高上网电价,但不将这块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是由政府和电网公司分摊,由此避免消费者物价指数受到影响. 许多分析师认为,更持久的解决方案肯定会让终端用户支付的价格上涨,这也符合政府将电价市场化的计划,如此一来,煤炭成本也将转到终端用户头上. 无论如何,需求增长势头不会减弱,电网会承受更多成本. 但是,提高终端用户支付的价格,就关系到通胀这个让中国政府牵肠挂肚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宣布今年首要任务就是控制通胀. 瑞穗首席分析师沈建光在客户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等到下半年通胀压力减弱後再开始提高终端用户电价,以避免进一步推高通胀...不过,提价可能妨碍下半年通胀降温,货币政策紧缩时间也将不得不长于预期.我们认为目前局面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政府将面临推高通胀和降低产量的两难境地.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案将是致力于问题根源."(完) 。

  • 电力危机或迫使中国咽下通胀黄莲

    中国在应对严峻且不断升级的电力危机之时陷入两难境地:要麽允许电力管制,要麽咽下通胀的黄莲.   电力缺口已令政府削减了大型用电企业可用电量,并推出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许多经济学家及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是可避免的,也在意料之中.   中国并非缺乏足够发电能力来满足需求.相反,分析师却指出政府为了令制造商能尽享廉价电力、因而控制电力企业涨价这一不均衡现象.   电厂为了达成收支平衡而限制产出,从而导致了这场七年来最严重的电力短缺.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增加,而此时恰逢旱情令水力发电受创,缺电情况料将恶化.   "加上电力企业正面临亏钱发电,这次情形会很严重,"瑞信经济学家陶冬表示."这对经济成长而言十分棘手,同样会令通胀压力增加."   政府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上调电价,给电厂增加生产的力,然後抽紧银根,防止通胀渗入经济.   中国国家电网表示,夏季用电高峰期时的电力缺口可能超30-40GW.   这麽一来,即使阿根廷所有电厂生产的电都供应给中国,也难以补足这一缺口.   旱情也令中国部分水力发电量最大的地区水位降至警戒水平,而此时的发电量恰应处于峰值.去年5-10月期间,中国总发电量中,有五分之一来自水力发电.   有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严重程度将足以令中国经济成长减缓.去年中国经济成长率突破10%.   其他人则认为没有影响,因经济料将于下半年减速,缓解电力供求失衡的状况.   "电力短缺将令第二季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令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减少0.2个百分点,"中国安信证券驻北京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   兴业证券则称,若6-8月期间持续出现30GW的缺口,给全年经济成长带来的拖累可能是预估的两倍,达0.4个百分点.   **追根溯源**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对此危机作出的反应是对铝冶炼厂及钢厂等用电大户的电力供应进行限制.   中国已禁止柴油出口并增加天然气进口来向电厂提供原材料,特别是在旱情令水力发电量严重受创的情况下.政府也将在受冲击最大的地区紧急建立新输电线.   能源消耗巨大的上海正考虑关闭一些大商场,为夏季保留电力.   最终,政府希望树立一个能有效管理供电并有效定价的智能电网典型.   中国将增加低碳发电,并以超高压电线输送大部分煤炭电力,以避开长期制约该行业的运输瓶颈问题.   但这些都不能治本.分析师指出,电价还是太便宜了.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中国长期面临电力不足的威胁,因此近两次电荒仅相隔六个月,并没有让分析师感到意外.   与2004年电荒不同的是,这次并非产能不足,而是发电意愿不足.而2004年之所以出现上个10年里最大一次电力危机,是因为供电跟不上需求.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Wang Jin表示,"这次,只要发电厂有足够的力,就有能力提高发电量,涨价就是这样一个力."   瑞士信贷的陶冬称,必须提高电价."事实是供电公司不想发电.电力不足对制造商而言很糟糕,但对电力公司就还好.上调电价是合理的."   **提电价**   香港三星证券Gary Chiu表示,中国有一半多的电厂目前处于亏损境地,这是他们要求涨价的强有力的筹码.   部分投资者也抱有同样看法.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公司华润电力(0836.HK: 行情)自4月底以来涨逾5%.发电设备生产商东方电气(1072.HK: 行情)涨逾13%.恒生指数同期下跌2.5%.   媒体报导暗示,部分省份可能在准备提高上网电价,但这或许依然不够.   尽管此举可以鼓励煤炭生产商,但副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多年来试关闭的小矿商又会死灰复燃.并且,此举只是权宜之计,一旦煤炭价格随之上涨,则全盘皆输.   电力短缺或许可以给政府增添取缔小炼厂的力.政府可以将这些金属冶炼厂和钢厂作为首批限电企业,促使其退出市场.   花旗集团提出另一个解决电力短缺办法,即政府提高上网电价,但不将这块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是由政府和电网公司分摊,由此避免消费者物价指数受到影响.   许多分析师认为,更持久的解决方案肯定会让终端用户支付的价格上涨,这也符合政府将电价市场化的计划,如此一来,煤炭成本也将转到终端用户头上.   无论如何,需求增长势头不会减弱,电网会承受更多成本.   但是,提高终端用户支付的价格,就关系到通胀这个让中国政府牵肠挂肚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宣布今年首要任务就是控制通胀.   瑞穗首席分析师沈建光在客户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等到下半年通胀压力减弱後再开始提高终端用户电价,以避免进一步推高通胀...不过,提价可能妨碍下半年通胀降温,货币政策紧缩时间也将不得不长于预期.我们认为目前局面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政府将面临推高通胀和降低产量的两难境地.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案将是致力于问题根源. 。

  • 电力危机或迫使中国咽下通胀黄莲

    *旱情伤及水力发电厂,加重电荒 *用电受限正影响大型工业 *电力短缺可能给经济带来影响 *中断柴油出口并增加天然气进口 *分析师表示,上调电价是唯一选择 记者KohGuiQing/AileenWang编译梁睿雪/程琳 路透北京5月27日电中国在应对严峻且不断升级的电力危机之时陷入两难境地:要麽允许电力管制,要麽咽下通胀的黄莲. 电力缺口已令政府削减了大型用电企业可用电量,并推出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许多经济学家及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是可避免的,也在意料之中. 中国并非缺乏足够发电能力来满足需求.相反,分析师却指出政府为了令制造商能尽享廉价电力、因而控制电力企业涨价这一不均衡现象. 电厂为了达成收支平衡而限制产出,从而导致了这场七年来最严重的电力短缺.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增加,而此时恰逢旱情令水力发电受创,缺电情况料将恶化. "加上电力企业正面临亏钱发电,这次情形会很严重,"瑞信经济学家陶冬表示."这对经济成长而言十分棘手,同样会令通胀压力增加." 政府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上调电价,给电厂增加生产的力,然後抽紧银根,防止通胀渗入经济. 中国国家电网表示,夏季用电高峰期时的电力缺口可能超30-40GW. 这麽一来,即使阿根廷所有电厂生产的电都供应给中国,也难以补足这一缺口. 旱情也令中国部分水力发电量最大的地区水位降至警戒水平,而此时的发电量恰应处于峰值.去年5-10月期间,中国总发电量中,有五分之一来自水力发电. 有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严重程度将足以令中国经济成长减缓.去年中国经济成长率突破10%. 其他人则认为没有影响,因经济料将于下半年减速,缓解电力供求失衡的状况. "电力短缺将令第二季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令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减少0.2个百分点,"中国安信证券驻北京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 兴业证券则称,若6-8月期间持续出现30GW的缺口,给全年经济成长带来的拖累可能是预估的两倍,达0.4个百分点. **追根溯源**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对此危机作出的反应是对铝冶炼厂及钢厂等用电大户的电力供应进行限制. 中国已禁止柴油出口并增加天然气进口来向电厂提供原材料,特别是在旱情令水力发电量严重受创的情况下.政府也将在受冲击最大的地区紧急建立新输电线. 能源消耗巨大的上海正考虑关闭一些大商场,为夏季保留电力. 最终,政府希望树立一个能有效管理供电并有效定价的智能电网典型. 中国将增加低碳发电,并以超高压电线输送大部分煤炭电力,以避开长期制约该行业的运输瓶颈问题. 但这些都不能治本.分析师指出,电价还是太便宜了.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中国长期面临电力不足的威胁,因此近两次电荒仅相隔六个月,并没有让分析师感到意外. 与2004年电荒不同的是,这次并非产能不足,而是发电意愿不足.而2004年之所以出现上个10年里最大一次电力危机,是因为供电跟不上需求.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WangJin表示,"这次,只要发电厂有足够的力,就有能力提高发电量,涨价就是这样一个力." 瑞士信贷的陶冬称,必须提高电价."事实是供电公司不想发电.电力不足对制造商而言很糟糕,但对电力公司就还好.上调电价是合理的." **提电价** 香港三星证券GaryChiu表示,中国有一半多的电厂目前处于亏损境地,这是他们要求涨价的强有力的筹码. 部分投资者也抱有同样看法.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公司华润电力(0836.HK:行情)自4月底以来涨逾5%.发电设备生产商东方电气(1072.HK:行情)涨逾13%.恒生指数同期下跌2.5%. 媒体报导暗示,部分省份可能在准备提高上网电价,但这或许依然不够. 尽管此举可以鼓励煤炭生产商,但副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多年来试关闭的小矿商又会死灰复燃.并且,此举只是权宜之计,一旦煤炭价格随之上涨,则全盘皆输. 电力短缺或许可以给政府增添取缔小炼厂的力.政府可以将这些金属冶炼厂和钢厂作为首批限电企业,促使其退出市场. 花旗集团提出另一个解决电力短缺办法,即政府提高上网电价,但不将这块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是由政府和电网公司分摊,由此避免消费者物价指数受到影响. 许多分析师认为,更持久的解决方案肯定会让终端用户支付的价格上涨,这也符合政府将电价市场化的计划,如此一来,煤炭成本也将转到终端用户头上. 无论如何,需求增长势头不会减弱,电网会承受更多成本. 但是,提高终端用户支付的价格,就关系到通胀这个让中国政府牵肠挂肚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宣布今年首要任务就是控制通胀. 瑞穗首席分析师沈建光在客户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等到下半年通胀压力减弱後再开始提高终端用户电价,以避免进一步推高通胀...不过,提价可能妨碍下半年通胀降温,货币政策紧缩时间也将不得不长于预期.我们认为目前局面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政府将面临推高通胀和降低产量的两难境地.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案将是致力于问题根源." 。

  • 中国通胀压力料贯穿至明年中--调查

    *中国今年CPI涨幅料达4.5%,明年年中前季度CPI保持在3.5%上方 *预计今明两年GDP增速分别为9.5%和9.0% *贸易顺差继续收窄,今年料为1,400亿美元 路透北京5月4日电---路透最新季度调查显示,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形可能一直延续到明年年中,而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料适度放缓,但仍会保持9%以上的较高水平,将为对抗通胀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空间. 19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9.5%,稍高于前次调查的9.3%;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今年馀下三个季度保持在9.4%,明年上半年稍有回落. 调查结果并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于今年二季度达到高点,但在明年年中以前,季度CPI涨幅都将保持在3.5%上方.今年全年CPI料达4.5%,较上期调查上升0.2个百分点,明年全年CPI亦料同比上涨3.9%.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称,"海外经济复苏带出口持续增长,国内投资跟上、消费平稳增长,整个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担忧.倒是通胀问题的确有点麻烦." 他并补充称,国内监管层用"约谈"等行政力量压制市场化的价格上涨,可能使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之後延续,"高点以後能否回落、回落幅度有多大,这些都要继续观察." 而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伟杰认为,除去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由食品过渡到非食品,并呈现刚性上涨的特征;在资源上依赖国外市场、又缺乏定价权,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又导致物价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对抗通胀的调控政策和行政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值得怀疑. 他并称,国外粮食和食品价格仍存在新一轮上涨风险,煤炭涨价导致钢铁、化工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石油价格的波仍然是2011年经济增长和周期波的核心风险之一;国内市场利率低位徘徊趋势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面相对宽松,都将成为通胀压力的来源. 为对抗通胀,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达到20.5%的高位.且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为配合调整经济结构,中国政府此前已将十二五(2011-2015)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7%和8%.此次路透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5%和9.0%,仍然明显高于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适度放缓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化解通胀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等提供必要的腾挪空间;而从经济增长的体质来看,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均无大碍.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认为,虽然货币紧缩、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令新开工项目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速回调,但对此无需太担心.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不错,通胀风险过去後政策将进入稳定期,十二五项目陆续开工等都会促进经济向上. 刘铁军称,在房地产行业调控下商业地产投资虽然下降,但国家对于保障房方面的投资可以对冲;出口订单需求旺盛令制造业有利可也会带投资;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带来的自发性投资需求也部分抵消了信贷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 而世界银行于近日上调2011年中国增长预估,但敦促中国进一步收紧宏观政策,"中国应该让宏观政策彻底回归正常,以化解通胀和房地产方面的宏观风险". 另外,中国政府已从国家战略层面摈弃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中国已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过高的贸易顺差将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每月顺差逐步收窄乃至小幅逆差将成为常态. 本次路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贸易顺差额将收窄至1,400亿美元,较上期调查的1,800亿美元下降;而明年亦将保持在1,350亿美元的水平,亦低于上期预估的1,600亿美元. 这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计相符,其并预测中国2011年进口总额可能增长约25%,超过出口20%的增幅.若此将意味着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3.1%进一步下滑至2%,或缓解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压力. --调查结果: -----年度预测----- 2011全年2012全年2010全年2009全年GDP9.59.010.39.2CPI4.53.93.3-0.7 贸易顺差1,4001,3501,8311,960.7 ---2011年季度预测-------2012年季度预测---- 11Q211Q311Q412Q112Q212Q3GDP9.49.49.49.39.19.4CPI5.24.63.63.73.53.3贸易顺差336450550100352275 (注:GDP和CPI是指同比增幅,单位%;贸易顺差的单位是亿美元.)(完) 。

  • 中国通胀压力料贯穿至明年中--调查

    路透最新季度调查显示,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形可能一直延续到明年年中,而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料适度放缓,但仍会保持9%以上的较高水平,将为对抗通胀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空间. 19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9.5%,稍高于前次调查的9.3%;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今年馀下三个季度保持在9.4%,明年上半年稍有回落. 调查结果并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于今年二季度达到高点,但在明年年中以前,季度CPI涨幅都将保持在3.5%上方.今年全年CPI料达4.5%,较上期调查上升0.2个百分点,明年全年CPI亦料同比上涨3.9%.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称,"海外经济复苏带出口持续增长,国内投资跟上、消费平稳增长,整个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担忧.倒是通胀问题的确有点麻烦." 他并补充称,国内监管层用"约谈"等行政力量压制市场化的价格上涨,可能使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之後延续,"高点以後能否回落、回落幅度有多大,这些都要继续观察." 而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伟杰认为,除去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由食品过渡到非食品,并呈现刚性上涨的特征;在资源上依赖国外市场、又缺乏定价权,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又导致物价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对抗通胀的调控政策和行政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值得怀疑. 他并称,国外粮食和食品价格仍存在新一轮上涨风险,煤炭涨价导致钢铁、化工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石油价格的波仍然是2011年经济增长和周期波的核心风险之一;国内市场利率低位徘徊趋势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面相对宽松,都将成为通胀压力的来源. 为对抗通胀,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达到20.5%的高位.且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为配合调整经济结构,中国政府此前已将十二五(2011-2015)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7%和8%.此次路透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5%和9.0%,仍然明显高于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适度放缓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化解通胀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等提供必要的腾挪空间;而从经济增长的体质来看,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均无大碍.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认为,虽然货币紧缩、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令新开工项目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速回调,但对此无需太担心.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不错,通胀风险过去後政策将进入稳定期,十二五项目陆续开工等都会促进经济向上. 刘铁军称,在房地产行业调控下商业地产投资虽然下降,但国家对于保障房方面的投资可以对冲;出口订单需求旺盛令制造业有利可也会带投资;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带来的自发性投资需求也部分抵消了信贷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 而世界银行于近日上调2011年中国增长预估,但敦促中国进一步收紧宏观政策,"中国应该让宏观政策彻底回归正常,以化解通胀和房地产方面的宏观风险". 另外,中国政府已从国家战略层面摈弃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中国已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过高的贸易顺差将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每月顺差逐步收窄乃至小幅逆差将成为常态. 本次路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贸易顺差额将收窄至1,400亿美元,较上期调查的1,800亿美元下降;而明年亦将保持在1,350亿美元的水平,亦低于上期预估的1,600亿美元. 这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计相符,其并预测中国2011年进口总额可能增长约25%,超过出口20%的增幅.若此将意味着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3.1%进一步下滑至2%,或缓解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压力. --调查结果: -----年度预测----- 2011全年2012全年2010全年2009全年GDP9.59.010.39.2CPI4.53.93.3-0.7 贸易顺差1,4001,3501,8311,960.7 ---2011年季度预测-------2012年季度预测---- 11Q211Q311Q412Q112Q212Q3GDP9.49.49.49.39.19.4CPI5.24.63.63.73.53.3贸易顺差336450550100352275 (注:GDP和CPI是指同比增幅,单位%;贸易顺差的单位是亿美元.) 。

  • 调查:中国通胀压力贯穿至明年年中

    *中国今年CPI涨幅料达4.5%,明年年中前季度CPI保持在3.2%上方 *预计今明两年GDP增速分别为9.25%和9.0% *贸易顺差继续收窄,今明两年均料为1,400亿美元 路透北京4月29日电---路透最新季度调查显示,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形可能一直延续到明年年中,而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料适度放缓,但仍会保持9%以上的较高水平,将为对抗通胀和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空间. 14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预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9.25%,稍低于前次调查的9.3%;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三季度的9.4%见顶,明年二季度回落至9.0%. 调查结果并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于今年二季度达到高点,但在明年年中以前,季度CPI涨幅都将保持在3.2%上方.今年全年CPI料达4.5%,较上期调查上升0.2个百分点,明年全年CPI亦料同比上涨3.8%.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称,"海外经济复苏带出口持续增长,国内投资跟上、消费平稳增长,整个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担忧.倒是通胀问题的确有点麻烦." 他并补充称,国内监管层用"约谈"等行政力量压制市场化的价格上涨,可能使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之後延续,"高点以後能否回落、回落幅度有多大,这些都要继续观察." 而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伟杰认为,除去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由食品过渡到非食品,并呈现刚性上涨的特征;在资源上依赖国外市场、又缺乏定价权,国内价格形成机制又导致物价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对抗通胀的调控政策和行政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值得怀疑. 他并称,国外粮食和食品价格仍存在新一轮上涨风险,煤炭涨价导致钢铁、化工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石油价格的波仍然是2011年经济增长和周期波的核心风险之一;国内市场利率低位徘徊趋势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面相对宽松,都将成为通胀压力的来源. 为对抗通胀,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四次加息,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达到20.5%的高位.且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 为配合调整经济结构,中国政府此前已将十二五(2011-2015)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下调至7%和8%.此次路透调查显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25%和9.0%,仍然明显高于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适度放缓有利于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化解通胀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等提供必要的腾挪空间;而从经济增长的体质来看,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均无大碍. 申银万国最新报告认为,虽然货币紧缩、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令新开工项目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速回调,但对此无需太担心.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不错,通胀风险过去後政策将进入稳定期,十二五项目陆续开工等都会促进经济向上. 刘铁军称,在房地产行业调控下商业地产投资虽然下降,但国家对于保障房方面的投资可以对冲;出口订单需求旺盛令制造业有利可也会带投资;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带来的自发性投资需求也部分抵消了信贷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 而世界银行于近日上调2011年中国增长预估,但敦促中国进一步收紧宏观政策,"中国应该让宏观政策彻底回归正常,以化解通胀和房地产方面的宏观风险". 另外,中国政府已从国家战略层面摈弃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中国已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过高的贸易顺差将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每月顺差逐步收窄乃至小幅逆差将成为常态. 本次路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贸易顺差额将收窄至1,400亿美元,较上期调查的1,800亿美元下降;而明年亦将保持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亦低于上期预估的1,600亿美元. 这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计相符,其并预测中国2011年进口总额可能增长约25%,超过出口20%的增幅.若此将意味着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去年的3.1%进一步下滑至2%,或缓解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压力. --调查结果: -----年度预测----- 2011全年2012全年2010全年2009全年GDP9.259.010.39.2CPI4.53.83.3-0.7贸易顺差1,4001,4001,8311,960.7 ---2011年季度预测-------2012年季度预测---- 11Q211Q311Q412Q112Q212Q3GDP9.359.49.39.259.09.2CPI5.154.53.553.23.452.9贸易顺差340450575100370275 (注:GDP和CPI是指同比增幅,单位%;贸易顺差的单位是亿美元.) 。

  • 分析:大宗商品解不了中国储备过多之忧

    你了解那种兜里装着3万亿美元外汇而很想花出去的迫切心情吧.但买什麽好呢?金山?油田?还是一堆债券呢? 中国选择了最後一种,尤以美国公债为重.但中国央行行长本周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已经超出合理需求,当地媒体亦报导称,政府正考虑成立能源和贵金属投资基金,再次掀起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用途的各种猜想.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得惊人,仅今年前三个月就增长1,970亿美元,达到3.05万亿美元. 乍一看,投资黄金或石油都在情理之中.金价正处于纪录高位,油价月线也连涨八个月. 黄金的保值性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曾把石油当做一种分散外汇储备的手段,各国仅把石油当成一种战略资源,已应对战争或灾难的发生. 个中原因很简单,与黄金可以无限期存储的特性不同,石油自被开采出地面後其价值就在衰减.一桶原油经过20年後,基本就没什麽价值了. 即使仅将中国大部分以美国公债形式投资中的10%投向大宗商品,这也会激起巨大的涟漪,且有可能助燃北京目前的难题--通胀. "规模非常大,但中国又如何能在进入这些市场的同时,又不至于把市场价位推到难以置信的高度呢?他们(中国)真正这麽做的任何一个举都会把价格推上天,"CommodityBrokingServices驻悉尼总经理JonathanBarratt说. 浏览全球主要国家外汇储备情况相关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dak98r) 浏览中国自2000年以来前20大并购交易相关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ryc39r) 浏览中国海外矿业和金属领域并购交易相关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fab59q) (外汇储备的)10%或3,000亿美元能够买到2亿盎司或6,400吨黄金,是全球每年开采数量的两倍还多.若要购买石油,则可以买到26.8亿桶,这足以让全世界用一个月. 相比可能会给普通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直接影响的做法,北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给黄金市场造成荡风险. Barratt说,"在中国,通胀被视为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实质性威胁.任何可能推高物价,尤其是食品和能源等必需品价格的风险,都无法容忍." "基本需求标准在黄金上行不通,当局可能会对金市的超级牛市睁只眼闭只眼." 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约1,054吨黄金,不到其外汇储备的1.6%.而作为全球最大黄金储备国的美国,其黄金储备量超过8,100吨,相当于于其外汇储备的75%. 像大多数其它大宗商品那样,黄金市场走势对中国的用意也高度敏感. 去年2月,一俄罗斯网站"Rough&Polished"报导称,中国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近200吨黄金,尽管消息来源很不可靠,但还是令金价跳涨. 最後报导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不过任何有关中国或如何扩大黄金储备的官方评论,都将会令金价大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LuFeng表示:"外汇储备多元化当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想法." "不过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这种尝试可能会很艰难,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此庞大,以至于对任何资产表现出投资兴趣,该资产的价格都会上涨." 他表示,即便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大宗商品取得成功,但商品价格上涨也意味着,此举最後可能会比持有外汇资产遭受更大的损失. **扩大投资范围** 想要成功分散储备,人行就不能让思路局限于能源和贵金属. 中国外汇管理局2月曾警告过投资太多大宗商品的风险. 外管局局长易纲发表演讲称,有些人主张购买石油、黄金、铁矿石,甚至是收购公司和土地,但实际操作起来要困难得多. 中国在追求资源类公司投资机会上一直很活跃. 最近,中国五矿资源(1208.HK:行情)竞购业务集中在非洲的铜矿商Equinox(EQN.TO:行情)未果,中国铝业(601600.SS:行情)收购力拓(RIO.L:行情)(RIO.L:行情)9%的股份.此外在石油和煤炭领域也能见到中国的活跃身影. 安泰科分析师石和清指出,问题是要购买原材料,还是要投资资源领域.如果政府想的是前者,就可能抬高价格,从而起到反作用.更合理的方式可能是入股资源类公司,不过不一定是收购多数股权. 但是,由于摩拳擦掌寻求并购的国企和私企,以及规模3,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都亟需保障供应和对冲大宗商品涨价风险的办法,可能发生多种投资工具争抢同一资产的风险.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从投资结构的角度看,未来30-50年,应当建立投资能源和贵金属的基金. 其并称,有3万亿美元在手,中国应当投资每一种可能的资产.甚至可以每种资产都投入2,000-3,000亿美元,无论如何都强于购买美国公债.(完) 。

  • 12月炼焦煤市场以稳为主 力煤市场小幅上扬

    十一月份月初部分国有煤矿上调炼焦煤价格,后来稳定;力煤市场在十一月也是月初涨价明显,后半月部分地区热度有所下降 一、国际煤炭市场 1:2008年至今澳大利亚BJ力煤价格(单位:美元) 11月份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月均价格指数107美元/吨,较10月份的97.34美元/吨上涨近10%;11月份南非理查德力煤均价指数103.44美元/吨,较10月份91.14美元/吨上涨13%;11月份欧洲三港力煤均价指数106.53美元/吨,较10月份的99.48美元/吨上涨7%。

点击加载更多
分类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 符号

收起